尽管央行数次降息降准,国内融资渠道审批趋向宽松,企业融资成本大为降低,但大部分房企发债目的并非积极再生产,大部分为拿新还旧,降低资金成本。
尽管央行数次降息降准,国内融资渠道审批趋向宽松,企业融资成本大为降低,但大部分房企发债目的并非积极再生产,大部分为拿新还旧,降低资金成本。
海通证券的数据显示,今年初至10月23日,地产债发行总额为4000多亿元,是2014年的1.8倍、2013年的近7倍,其中地产公司债(含私募债)发行量为2500多亿元、占公司债总量的49%,较去年大增。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仅10月就有12家上市房企发布内地公司债或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额达到了470亿。其中包括荣盛、北京城建、华夏幸福、金地、旭辉、金隅、远洋、泰禾等多家知名房企。
例如10月16日,泰禾集团发布两则公告称,公司第二次非公开发行30亿元公司债全部发行完毕,同时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5 亿元公司债券。金地集团(600383)10月18日下午公告称,公司2015年(第一期)公司债发行工作已于10月16日结束,实际发行规模为30亿元,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已经有超过60家上市房企(包括港股)在内地已经通过公司债融资预期融资高达1700亿以上,而在2014年全年只有15家融资成功,金额只有235亿。
一方面是地产公司债发行井喷,企业融资环境大为改善,另一方面是受地产330新政和央行多次降息影响,今年以来楼市逐渐回暖,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量价齐涨。但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增速却不断走低。
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也是2014年起,连续21个月呈下降趋势,并创下了2013年以来新低,而8、9月单月投资甚至由正转负。
在土地市场,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8月份扩大1.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4916亿元,下降27.5%,降幅扩大2.9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尽管楼市在不断回暖,但真正交易比较好的也就是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总共不会超过20个城市,土地市场火爆的也集中在这些城市。但这20个城市的份额占全国市场的比例毕竟还是比较小的,他们的回暖和火爆也不足以改变整个市场库存偏高的格局,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的时间还没有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更倾向于将融资用于置换此前成本较高的负债、而非上马新项目。
海通证券分析,今年 1~10月地产债(不包括企业债)的资金用途中,偿还银行贷款占近7成、较去年增加2%,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8%、也较2014年微增,而项目投资占比仅为4%、较2014年下降。地产债融资主要用于偿还贷款,项目投资占比很小。
广州一家房企财务经理李女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国内融资渠道审批的宽松程度大大增加,由于公司债的利率较低,因此开发商都想通过发债来替换掉旧债,以降低融资成本,减轻经营压力。“因为之前发行的信托产品和贷款利率比较高,刚好借此可以替换掉。”
张大伟分析,对于房企来说,公司债的目前平均融资票面成本在4%,相比其他融资渠道,成本明显降低。因此先置换掉之前的高利率资金,降低融资成本,这样后续也才会有投资的实力和意愿。
相关知识
地产企业债发行井喷 投资增速为何创新低
地产发债井喷 投资增速却创新低
地产企业债发行出现井喷 投资增速却为何创新低?
最近16个月地产公司债发行超万亿元 利率低至3%
前10个月投资近2万亿 城投债年末“井喷”
房地产拖累投资增速创13年来新低 降准更显迫切
发改委解析企业债新政:企业债定调“稳增长”
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连创年内新低引担忧 明年初或有好转
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连创年内新低引担忧
城投债年末井喷卷土重来:10月规模170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