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知道老杨大概是三五年前了,当时观看上海财经卫视著名的《头脑风暴》节目,老杨沙哑而充满磁性的声音立马吸引了我,当时老杨给我的感觉是充满自信,对数据很有研究,对大趋势敢于做预判,在众多嘉宾中独树一帜。
今年开始才知道老杨有开通微博,慢慢关注老杨的微博,同时结合自己买房的经验与教训,觉得老杨是众多学者中,既有大趋势判断又有具体实战经验指导的靠谱专家,值得粉。
下面说说本人的背景以及购房经验与教训。
本人80后,2007年名校硕士毕业,毕业后就落户上海,之后一直在上海张江工作,典型的工科男,上海人眼里的新上海人。
刚毕业时,事业刚刚开始,在职场是个新人,对未来充满迷茫,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在工作上提高。当时房价还比较低,觉得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工作积攒首付后再买房,因此买房没提上过日程。
2008 年,迎来了全球经济危机,那阵子明显感觉到房价下降(唯一一次上海房价下降这么明显)。当时住在浦东北蔡,最低的时候印象中,老房子降到了1万左右,比较 好的新房比如附近的大华锦绣华城大概1.2万,首付7折利率。即便如此,由于缺乏买房的见识,也仅仅是看看而已,总觉得买房离自己还很远,当时想的是攒更 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
2009年,刚过完春节回到上海,好像一刹那的时间,房地产市场就从寒冬转换到了炎炎夏日,直接表现在各个中介店人满为患,甚至店门口都挤满了看房者。现在想想,那时的很多人,大部分是有经验的购房者,当时已经嗅到了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气息,都在排队加紧入市。
自己呢,当时还是太嫩,后知后觉,只是看热闹却没有行动。等回过头来看到房价蹭蹭蹭上去了才如梦方醒,悔之晚矣!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的一次房地产市场从寒冬到夏日的转变,也犯下了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错误,代价很大,回头想想仍然心痛不已。
眼看房价步步高升,心理能不着急吗?于是买房提上日程。由于刚毕业不久,积蓄有限,同时和很多外地人到上海发展的新上海人一样,家里能提供的支持非常少,基本上就只能靠自己。
所以从现实出发,想着在北蔡买个老房子。接下来联系中介,开始四处看房,说实话,第一次去看房心里都有点胆怯,毕竟买房的钱对当时的我而言真是一笔巨款,自己都缺乏信心。
看了几套房子之后,总觉得不满意,那时候房价处于上升通道,稍微犹豫犹豫房子就卖掉了,记得当时有一套96平米精装修的三房总价120万左右可谈,中介让我当天考虑清楚,说三天内必卖,但自己不以为然,结果当天下午这套房子就被别人下定了。
杨评:作为购房者,在楼市低迷期,轻易不要相信中介;但在房价快速上涨期,中介的话,多数是真的。作为卖房者,则反之。
错过以上购房时机的主要问题是,当时的自己还没有做好买房的心理准备,尤其是对老房子认识不足,看不上眼,表面看的是老房子,内心却总想买个环境好的次新房,但是首付又不够,所谓心比天高钱比纸薄。
就这样,心态的不成熟以及不切实际,导致自己犯了这第二个错误。目送房价节节攀升,很快房价就翻倍了,当时的感觉真的糟透了,辛辛苦苦工作,拼命的攒钱,奈何收入的增长在房价飙升面前就好比三轮车追汽车,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2010年,眼看自己驾着三轮车,和汽车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可避免的失望颓废了一阵,中间有半年时间没去看房。《蜗居》热播,记得当年上海两会俞正声书记接受记者采访,就谈到了对《蜗居》的看法,谈到了要对房价过快上涨进行抑制,于是又开始关注房地产。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渐长,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逐渐提上日程,没有自己的房子,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没有归属感吧。于是鼓足勇气再次看房。这一次,北蔡是不敢想了,老房子已经超出自己的预算。
只 能去外环外了,于是转战川沙,周浦,康桥。经过了前两次错误,这次变得比较理性,也对房地产市场有了一些了解,最终看上了周浦的印象春城。当时印象春城在 卖一手房,等我们排好队一组组进去挑房时被告知房子已经售罄,要等第二年的下一批了,可是外面的中介店里却有大量的房源,叫做一手更名房,除了要收取 10w更名费外,和一手房几无区别。
杨评:楼市火爆时,就是房地产销售员、开发商员工捞外快的时候。不必眼红,不必火大,行行皆有潜规则。多少女明星,不都得过导演那一关。
无 非就是当时一些内部关系户或者有门路的投资者,空手套白狼赚赚取更名费。没办法,这次不敢等,选择了对现实低头,决定从中介手里买。由于更名费是首付外的 额外现金支付,对本已经捉襟见肘的我来说是一额外负担,没办法,最终靠父母以及朋友借到几万,七拼八凑竭尽所能终于把房子买了,88平140w的样子。
2013年,自从2010年买了房如释重负,于是接下来几年和大多人一样生活步入正轨,结婚生子,房屋装修,搬进新房。因为觉得自己买了房,对当年那波房价上涨倒没有太多感觉,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2014 年,突然意识到孩子快到上学年龄了,慢慢意识到外环外的教育资源很难说满意,于是内心萌发了买一套学区房的想法。这几年工作慢慢的步入正轨,收入相比有了 大幅度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积蓄。2014年房地产市场总体比较惨淡,但是有了之前几次失败的教训,平时自己仍会时不时对房地产相关政策资讯进行关注(这个 时候还不知道老杨开通微博了,总是盼望《头脑风暴》再来一期房地产的内容,但是一直没有)。
杨评:头脑风暴,每期给老杨的镜头太少了,太不尊重靠谱专家了,罢工,哈哈。现在,终于找到组织了。恭喜!
很快,9.30政策出台了,我潜意识里感觉房价要回暖。接下来几个月,对房价相关信息更加关注,开始做功课去了解浦东的学区房,同时盘算资金情况,有利与自己确定初步目标。
到2015年初,元旦左右,眼看政策越来越松,当时心里又开始出现忧虑,怕房价再涨一波自己将与学区房绝缘。于是赶紧行动开始看房,一个月内跑了金桥、梅园潍坊、世纪公园、洋泾,基本上每周末有空就出去看房。
最后结合自己的需求逐步缩小范围,把目标定在了洋泾,很快下定,买了一套2000年以前的两房,330w左右。下定前晚上,虽然同样无比纠结反复推演,但客观上这是我看房时间最短,做决定最快的一次,现在看也是最成功的一次。
杨评:确实大有进步。意识到新一轮房价正在上涨,抓紧时间看房,迅速锁定目标,虽然难免仍有点纠结,但最终仍快速出手!一场漂亮的歼灭战。鼓掌!
以上是我几次买房经历,刚开始接连犯错,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总结如下:
1、对房地产市场缺乏了解,没有从资产配置和增值的角度去理解房地产,这方面后来看了老杨的微博深有体会,觉得当时的自己真是太幼稚了。处在如今的社会,应当时时刻刻关注并了解房地产的大趋势,这也是目前老杨的文章我每篇必看的原因。
2、 心理不成熟,不切实际,预算有限,又一味排斥老房子追求新房子,结果就是错失机会。后来买了外环外的新房,从投资来看未必是赢家,因为如果当时买两套小面 积市内学区房,现在投资收益会大出很多(老杨说的没错,郊区房价相对会涨的慢,涨得少)。但是从解决居住需求的角度出发,我觉得买这个外环外的新房还不 错,毕竟这几年正是需要住大房子(老人,小孩),小孩需要有好的小区环境(新小区,绿化,游乐场等等)和充足的活动空间的几年,在郊区毕竟容易实现这样的 目标。
3、很庆幸自己搭上了学区房这波上涨的快车,如果当时没买,可能需要白白工作好多年,或许真的可能买不起市区的房子了,哪怕是2000年前的老房子。所以房地产市场和我们普通人息息相关,值得时刻关注。
杨评:这位网友,虽然只买过两次房。但其实经历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包括心态、思路、行动!而且文笔比较好,非常细致的描述了自己心态与思路,其实也是广大购房者朋友,都曾经或正在经历了事,大家一定会有共鸣。当然,要想成为水平更高的购房者,估计还需要十年左右时间,需要再有二三次交易经历。加油!
相关知识
一个80后购房者所经历的痛苦和喜悦
一个80后草根创业者的生意经
80后新人新居装修的理念
【人物】80后产品经理陈科宇和他的长虹CHiQ二代电视
解放80后主妇 给你的厨房换个心情吧
折叠北京的魔幻现实—— 一个“80后”眼中的阶层分化
“80后”的家纺情结:混搭 中性 自然 简约
80后婚礼的家纺情结:混搭 中性 自然 简约
80后准夫妻打造的婚房 晒浪漫白色装修案例
80后妈妈最爱的十款儿童房 公主也爱北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