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重要会议上,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频频被提及,这无疑向外界释放出一个信号:楼市去库存已迫在眉睫,并将成为2015年甚至今后很长一段算时间内的楼市主题。
然而,与去库存呼声并存的却是11月以来土地市场一次次地王频出的猛料:一线城市以及二线重点城市已然进入了“供地密集期”,开发商面对“土地的诱惑”也开启了抢夺模式。不妨看看以下数据:北京截止到目前为止,合计成交100宗地,成交金额高达1920.77亿元,打破历史记录;上海在11月25日、26日于杨浦和北外滩分别拍出新帝王;11月30日,广州城市中心区推出10宗地块,最终全部成功出让,当日拦金163亿元……11月,一线城市成交65宗地块,土地出让金高达1061.83亿元,创造了历史记录。
那么问题来了:库存高企、去化呼声高涨的情况下,为何还频频推地?开发商又为何一改此前的“高冷”形象而频繁争地?
原因一:地方政府维稳经济不能舍弃的砝码
土地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土地收入占据财政总收入的50%左右,然而进入2015年,地方政府供地与房企拿地纷纷放缓。
2015年1-6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7835亿元,同比减少38%;40个大中城市中仅10个城市出让金同比增加;一线城市供地量、成交量、出让金同比降幅均超3成……2015年上半年供地减少,使北上广等10大重点城市的土地收入同比下降近50%,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受到极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年底一二线城市开始集中推地,尤其是11月份,土地市场的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北上广深11月土地成交额已达1060亿元,成为了历史上首个一线城市单月成交额破千亿元的月份。
原因二:一二线楼市库存缓解房企迎来补仓最佳时机
2015年上半年供地量的下滑,房企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拿地难、竞争激烈,很难依赖拿地来获取更多的利润。截止到目前,80家上市房企公布了前三季度的收入报表,数据显示这80家房企的利润率首次跌破个位数,仅为8%。对房企来说,增加土地储备、回笼资金迫在眉睫。
而如何合理拿地增加利润则成为关键。
从目前全国楼市库存格局来看,一二线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库存压力更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前三季度,一线城市的平均去化周期为9.1个月,去化压力已明显缓解;二线城市平均去化周期为13.1个月;而三四线城市平均去化周期则高达25.4个月。一二线楼市供求关系的趋于平衡,也让开发商意识到进入一二线楼市进行扩张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机。
破局:分化明显 推地与高库存矛盾何解
无论如何,高层喊话去库存,已经决定了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楼市的发展主基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地王频出似乎已成为与目前楼市主基调相悖的问题。而这一矛盾点也并非一夕可解。
但不管怎么说,所有解决问题的关键都要基于结构的合理性。从目前库存分化情况来看,去库存的任务应着重于三四线城市。而对于一二线城市,则应该合理推地、控制地价,防止高地价造成房价的不合理上涨。只有理性的看待土地市场与去库存之间的矛盾点,以全局为立足点,才能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知识
天量库存待解 一二线城市土地缘何频爆地王
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5月量价齐跌 10城地价降三成
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5月量价齐跌
楼市分化上演五十度灰 三四线逃亡一二线肉搏
房地产市场回暖 引一二线城市土地受到房企的积极争抢
密云一地块遭热抢 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升温
20城前5个月卖地5822亿元涨67% 二线城市拍出99个地王
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三高”常态化
标杆房企扫货一二线城市
20大企业年内拿地额超4400亿 标杆房企扫货一二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