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一期的嘉宾都是设计公司的运营者、决策者、大boss,同时他们的身份还是公司的设计总监,他们均有着十几年的设计经验,并有着设计公司经营的经验。和他们聊设计师的“商业价值”,他们应该非常有发言权。
不仅是设计专业技能,以及如何在设计行业获得客户和行业认可,这些经验都是值得年轻设计师学习。并通过他们对设计公司的商业运营,这些经验也值得即将创业的设计师学习。
设计沙龙嘉宾:
北京原色空间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 陈文勇
北京观度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韩在东
北京颐美寰家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徐能增
富安家装饰设计总监 陈克胜
北京极尚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岳 琳
北京清水空间室内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 汪 进
(从左至右:陈文勇、徐能增、韩在东、陈克胜、汪进、岳琳)
以下为采访文字实录>>>>>>>>
提升精神之美 人居之美不仅限于空间之美
记者:第七届筑巢奖此前在清华大学已经启动,主题为“筑巢设计•人居之美”,您怎么理解“人居之美”?
韩在东:居住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环节,“美”是通过在生活的过程当中,让人和居住的空间相互呼应,达到居住很舒服的境界。我的设计理念是“舒适”,住在这个房子里很舒服,功能比较完备,就像人的性格一样,能把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到里面,才能达到美的效果。
观度建筑设计总监 韩在东
徐能增:人居之美需要以人为本,给客户塑造一种舒适的功能化空间,另外,用“心”设计,去感动客户,这是基础。
岳琳:首先是人和环境的关系,设计师做的工作就是解决客户的居住环境,设计适合客户的一种生活方式。筑巢奖第七届的主题,提倡“人居之美”,我对这个定义的理解可能是跟当今的时代有些关系,比如说现在大的环境以及生态、环保,设计师的是责任能够主观地帮助业主改变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方式。另外,这个主题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精神层面的,在满足正常生活和基本温饱的基础上,挖掘业主艺术方面比如个性化产品的特殊要求。
汪进 :人居之美主要是从环境、空间或者人文层面来展开的,比如现在环保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环保,把所有的需求和空间环境以及人文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来并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陈克胜:美的体现关键应该体现文化之美,“人居之美”应该是如何把文化推广出去,能在国际市场体现中国之美,这才是真正的“人居之美”的一个概念。
陈文勇:第一个方面是硬装部分;二是软装部分;三是考虑到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生活方式的设计。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设计,达到人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记者:第七届筑巢奖将提供什么样的作品参加筑巢奖?
岳琳:我可能会提交一个新中式徽派建筑的作品,包括建筑景观和室内,还有一些其它别墅的作品以及文化类的空间,因为我以前文化空间做得比较多。
极尚空间装饰设计总监 岳琳
陈克胜:明年参加作品的内涵上会以文化和品味为主导,推广中式文化,并引领新潮以及时尚的概念。现在中国的装饰设计在不断地进步,我可能会在设计上多融入一些文化之美在里面。
汪进:我想做概念性的东西,比如概念性的酒店,区分于传统的酒店,甚至比五星级更高,它是一个全新的理念。现在中国很多传统的行业包括酒店,都太传统了,比如我做一个全新的概念性的酒店设计,它有一个很完善服务的配套,融合到家庭、办公、酒店、公寓一体化的融合进去的空间,一方面是酒店,另外一方面是办公,也是区别于传统的办公,这种办公环境非常好、非常舒服,很绿色、很环保,有游泳池、家庭影院、健身、咖啡厅、酒吧,我想做这种一体化的办公环境,多种功能把我们生活以及所有办公都结合在一起的概念性的东西。
清水空间室内设计总监 汪进
陈文勇:对,远郊的一个项目跟这个感觉很像。比如说一排都是公寓,公寓中间的部分,有类似的大堂,也不是纯粹的酒店大堂,不太大但有咖啡、有茶水,甚至还有公共的会议室。
韩在东:作为一个设计师,在北京生活十五年了,逐渐对北京这座城市有生活的积累和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我更愿意把北京文化嫁接到当今的生活当中,我们在国内做设计感觉到本土文化的挖掘逐渐地在兴起,北京属于三朝古都,但这座城市京派的文化,可能除了京剧以外,在设计上并没有过多的体现。我们是追在外国设计师、港台设计师的后面去做,当然这些设计师在技法上很纯熟,但在骨子里没有对生活文化,还有对自身生活状态的释放。
前两年北京市提出“北京精神”,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什么是“北京精神”,“北京精神”能不能融入到我们设计当中来?以前我们从明朝开始,家具比较俊秀,到清朝以后比较金碧辉煌、繁华,但我们的生活已经推到现在的节点,怎么把这些东西进行二次转换,又不失掉“北京精神”,让生活在北京的人居住在这个环境里有北京的特色。
徐能增:我想做一些自然的东西,也就是人跟自然的结合,从方式上来讲,做一些减法,希望更贴近自然一些,元素从自然摄取。
好的设计、合理的设计才带来价值
记者:设计在服务大众的同时,也要体现设计的价值,除了职业本身的社会责任的价值体现外,您怎么看设计师的“商业价值”?有关设计师服务费的问题,国内有哪些标准?又存在哪些弊端和问题?
陈文勇 :谈到商业价值,我们在做方案的时候,不仅会给客户带来非常好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商业价值,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比方说家具、建材方面,其它方面的一些附加价值包括人文精神、生活方式,可能有些东西是看不见的价值或者是商业背后的价值。
徐能增:优秀的设计应该给商业价值做一些附加值,通过设计来达到可持续的价值,让设计的空间更长久的使用,这是一种价值;商业跟文化是分不开的,商业是文化的基石,在商业空间当中融入文化的东西,增加商业价值的附加值,商业价值也更得于体现。
颐美寰家建筑装饰设计总监 徐能增
汪进:很简单,一句话:好的设计、合理的设计才带来价值。
陈克胜:设计是方方面面的,对一个设计师来说,并不只是考虑结构的设计、美化、颜色的设计,有价值的设计是考虑的非常细的,比如能耗设计,以及人的流线、动线设计,这些都属于有价值的设计。对一个有价值的设计师来说,它应该是非常全面的,不管人文也好,还是材料利用,包括里面的各种功能,一些能源甚至各种各样的设计都会考虑到,所以这样才是有商业价值的设计师。
岳琳:设计师的商业价值,其实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师用心做设计,一定会给企业或者业主带来一些附加值,这有可能也是商业性的。举一些例子,比如做餐饮空间、样板间空间本身就是商业空间,如果是开发商同样的地段、同样的资金实力、同样的户型,最后销售量的区别反映在设计师最后完成作品的程度好与坏。
国内的业主包括老百姓对设计费包括设计的价值,还是一个起步的认同阶段,起源于各个装饰公司的一些商业手段或者经营方式,比如免费设计,音对于大众有些误导,模糊了设计的价值,但是其实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东西。这个话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总是有人在破坏市场规律,导致有一些用心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往前进的步伐很难到达一个层面。
记者:作为资深设计师,除了工作时间及经验的积累以外,要做一个被业主以及业内认可的设计师,您是怎么做到的?
汪进:现在在中国有一个现象就是模仿,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山寨”,不仅仅是我们这个行业,而是涉及很多行业。但是,最终会发现在行业做的好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就是靠自己的原创作品最终得到行业认可和客户认可。
徐能增 :第一是人品,人品体现在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要对客户的需求负责,实现客户的需求。第二个是与客户保持平等的关系,是甲方和乙方的关系,而不是谁为谁服务的关系。第三是责任心,在设计过程当中,从最开始到中间的施工一直到后期的服务,都要对项目负责。
陈克胜 :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是积累。积累的过程,包括学习、交流以及能够多去各地走走,以及各种风格的内涵提取。我们在得到客户的认可的基础上,还需要自己去琢磨,得到更多的设计思路,然后越做越好。
富安家装饰设计总监 陈克胜
岳琳:设计师的成长的过程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会对设计会有影响,其实我们平时的生活都是在为做设计做准备,包括陪家人逛街,我可能会看看服装店里的装修材料怎么样。走到哪看哪,已经变成一种职业习惯,每年如果有时间都会去国外考察、去参观,我觉得这是设计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提高眼界,看到更高端、高级的空间场所,才能更好地为业主服务。比如国外设计公司,最普通的设计师如果是出国工作,最低标准也是住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如果是设计总监会点名商务舱往返包括超五星酒店。
韩在东:我觉得大家说的我比较赞成的是阅历,一个人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一定的事情以后,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做事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一个好的设计师要想出作品,肯定优势在服务上、细节上。
我们设计公司跟家装公司不一样,我们强调更多的是设计部分的工作更多,我们都基本上是为甲方定制,不管是餐饮还是酒店、家装,尤其针对家庭装修这块在装修设计里面单独成立一个分支,把人的行为还有一些生活细节全部都融入进去,要求我们做家装设计更有深度,不是简单地隔一下墙等。这样就需要设计师要有知识储备,要把东西方文化读懂,然后要多出去看看当地的风格,跟本土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考察能不能把这个风格在本土落地。假如设计一个地中海,就把蓝白酒店拿过来,首先业主的内涵不是很高,因为一个城市自主化要保持自我。包括设计欧式的,业主不可能穿一个中世纪的衣服在里面生活,所以经过自身的对文化、艺术上的理解以后,再根据业主的生活方式进行定制。
要做一个好的家装,在这个空间里面,要让客户感受到过去,享受现在,畅想未来,这样我们才能为每一个业主进行定制设计。
陈文勇 :做设计必须要有前瞻性,应该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必须登高望远才能做好一个好的设计。我们可以做一个老的艺术家,但不能做一个老的设计师,所谓老的设计师就是没有走在时代的前沿。我做了十几年设计,最近两三年有好多是我刚刚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回过头来找我的客户,我最初做设计的时候说希望内保持二十年不过时。做好设计,一定要把自己沉淀下来,一定要有兴趣做,把很多细节做得非常完美。
原色空间设计总监 陈文勇
参加世博团 学习欧洲设计并将中国设计推广出去
记者:今年参加IMOLA集团组织的千人游世博活动,十几天的时间,对设计师来说时间非常宝贵,是什么让您选择暂停国内的工作而去参加游学的?
陈文勇 :中西方的空间设计风格可以很好的融合,包括宗教、文化、人文、科技,现在整个地球不再距离那么远,是一个地球村,设计师应该经常多出去走走,多读书,多接触事物,这很重要,要了解设计背后的东西,去反思为什么欧洲做的那么精致,肯定下了很多精力、很多功夫,通过这种琢磨、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把我们的东西很好地带给客户、带给社会,包括我们自己得到一种很好的提升。
陈克胜:IMOLA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和平台,这次的主题是世博会,因为世博会是五年一届,每举行一届的时候会带来非常新鲜的东西,不管从设计方面、文化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包括科技的进步都有,这对我最大的吸引。
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与欧洲的交流,将来我们中国的设计也能引起外国人的朝拜,我们要把我们先进的东西和好的东西,推广给他们。
汪进 :确实因为平时都太忙,这次机会很难得。IMOLA这次的活动,和其他设计师交流的同时看看西方国家目前室内设计行业的变化,同时我们中国的东西在国外的体现,也是想看一看最近几年中国的设计理念,包括中国所有的东西在国外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中国有一句老古话“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是去学习的。
岳琳:世博会五年一次,正好IMOLA提供这个平台,我们把手头的工作能放一下就放一下,因为机会很难得。这次行程最特别的地方,一批专业的设计师一起去,我们大家也因此私下成为朋友,在看世博的过程,我们这些设计师来讲可以交流互动,如果是学习效率来讲,肯定含金量更高一些。我们国内的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是把国内的文化发扬光大甚至传播到国外,现在中国经济强大之后,设计领域其实同步都在提升,我们也希望将来将我们五千年文化沉淀的元素运用到国际设计当中。
徐能增:有机会出去学习并感受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我们这次走的线不一样,更偏自然风光一些,更能深切感受当地民众的生活。另外,通过这次行程,认识了更多的设计师朋友,一路上一起交流,一起互相照顾,感觉特别好。
韩在东:感谢IMOLA给我们这次机会,认识很多专业的同行,变成朋友在一起交流。上海世博会当时我们大家都去过,去参观米兰世博会,是想考察一下建筑空间跟上一届的时候有什么区别。人和馆之间的互动比以前更加紧密,通过一些高科技的手法互动让参观者感受更好,更有粘性,这届世博会在空间转换上已经超越上届,但从规模上肯定不如上海的。
日本馆非常好,它除互动还有空间之外,又加上商业运作,通过空间的错落和引导性,直接把观光者引导到餐厅去,而且餐厅做得非常棒,跟建筑融合到一起。我简单的预估,日本馆通过卖餐已经能把投资场馆的钱赚回来,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推动了商业运作,这个我觉得更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
相关知识
新地李艳红:联合采购要做“汤圆” 做实才有更好的发展
新浪设计沙龙:好的设计、合理的设计才有价值
Unilin:我们的产品注重环保、质量与设计
德国当代御用设计师Sieger:身心的充电桩 未来卫浴设计的人文关怀
名雕装饰廖兴华:好的材料能让设计空间锦上添花
新浪家居采访:火星人厨具市场部部长李治
民基电器谢经理:用更好的产品回馈客户
科太郎潘国江:好的产品即是最高的营销
和新浪家居一起参观样板间,你准备好了吗?
可罗雅江苏泰兴专卖店负责人崔陈云:缘牵新浪家居 情定可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