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以“筑巢设计,人居之美”为主题的第七届筑巢奖发布会在天津市棉3创意园区1921展厅成功举办。活动期间,各位设计师、教授纷纷对筑巢奖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中国空间设计有着日益凸显的引领作用。接受新浪家居采访时,几位设计界专家、学者都对活动有着很高的评价,舒适、方便、人文关怀成为各位设计师的共同追求,更加深了参与者对设计与生活关系的了解和认识,更融合了此次活动主题,用心体会设计,用设计创造多彩生活。以下是易简装饰首席设计师武建国的采访实录。
易简装饰首席设计师 武建国
新浪家居:今年筑巢奖采用国际惯用的“组委会制”,不再由单方主办,并与国际建筑及室内设计师联盟(IFI)合作,对于这些变化,您的看法是什么?
武建国:由以往的一家举办调整成现在的多家联盟,个人觉得这样的形式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了,越来越规范了,有很多设计师都愿意参与其中。以前的形式有可能会有知名设计师、企业影响到筑巢奖的决策权;新形式就不会有这样的状况发生了,多方联盟举办、评选,公平公正,设计师也更加信任筑巢奖了。现在国际建筑的加入推动室内设计走向国际化,而不像以前只是室内设计单方向沟通,扩大设计师视野,可以全面学习。
新浪家居:筑巢奖、筑巢论坛等等,今年新变化是主要助推中国青年原创设计力量,您作为青年设计师,认为什么样的设计活动对您的职业发展有提升作用?
武建国:类似今天的这种讲座我觉得很好,请到国内外知名设计师、教授,听他们讲过往经历以及设计经验,给予年轻一辈设计师设计方向和思路,我觉得这是对天津设计师是受益匪浅的,希望多搞些这样的活动。
新浪家居:本届筑巢奖我们只征集工程类作品,您对这一作品征集规则的变化有什么看法?
武建国:其实有很多设计师都比较倾向工程类作品,因为它更直观,太抽象的作品类型往往体现不了作品真实的设计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有些设计思想实现不了,则可以通过征集工程类作品的实景照片、实际案例,或评委走进样板间实地验房、评分,这样就可以把设计理念全方位体现,作品也更有说服力、影响力。当一套作品从只有灵感、到投入施工、再到过程中的调整和设计,最后成品呈现,看到自己团队一路走来付出辛勤的汗水,看到业主满意的回馈,我们感到很欣慰也很感慨,同时别人看到我们的经历和作品是很有说服力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新浪家居:从您的从业经历出发,您认为青年设计师成长最需要的是什么?
武建国:希望老一辈设计师给予关怀与鼓励,这是作为一名学生也可以说是一名刚起步青年设计师的期盼。不同成长阶段的设计师经验分享,学习对方的设计理念,每位设计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并与自己原有的理念相碰撞,一定会摩擦出新的设计火花。同时,也应该多参加一些课程,我曾经参加过米兰理工大学游学活动,也就是说,不同城市的设计师、不同国家的设计师应该聚到一起多交流沟通,了解不同地域的设计特色,将新设计理念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只从网上搜索图片远远不够,更要走出去设身处地的感受不同地域文化气息,这样,尤其对我们天津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向会大有帮助。
相关知识
筑巢奖现场采访·武建国:开阔视野 设身处地感受设计
筑巢奖现场采访·陈小勇:见多识广 稳步前行
筑巢奖现场采访·张俊: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对设计的执着
2014“筑巢奖”参赛设计师及其作品:山西山大艺典装饰有限公司
2014“筑巢奖”参赛设计师及其作品:王俊红
筑巢奖现场采访·孙立明:半亩方塘一鉴开
筑巢奖现场采访·陈润刚:设计师要有目标感
2014“筑巢奖”参赛设计师及其作品:柏武俊
2014“筑巢奖”参赛设计师及其作品:秦菱
2014“筑巢奖”参赛设计师及其作品:石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