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主营开发业务逐年萎靡,“开发商”这个身份已经不是房企趋之若鹜的方向。
6月16日晚间,“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恒大集团”。一周前,远洋地产则正式更名远洋集团。
有着23年历史的远洋地产见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远洋集团总裁李明回忆称,1993年刚成立时,远洋地产资产只有一个亿。如今公司有正式员工接近1万人,进入了20个城市,拥有的土地储备规模超过2000多万平米,在北京开发过的项目就有40个。
不再追逐开发商身份
恒大公告显示,公司的业务于近年来已变得更为多元化,现时业务包括地产、金融、互联网、文化旅游、健康、农牧等。尽管地产仍然为核心主业,但变更名 称将可更好地反映公司多元化业务发展战略及公司身份。据了解,目前恒大系已拥有中国恒大、恒大健康、恒腾网络、嘉凯城、恒大淘宝、 恒大文化等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远洋也是希望借助更名支撑其多元化业务格局。
据远洋透露,品牌架构方面,更名前,集团及下属业务共用“远洋地产”品牌,更名后改变为以母品牌“远洋”为核心,集团、业务与产品三级品牌架构,集 团品牌发展“远洋集团”和业务品牌像“远洋地产”、“远洋商业”等品牌组合群。与现有战略及业务格局更加匹配,为“远洋”发展打开格局。
李明称远洋地产仍然是远洋最主要的业务,也是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石,它始终将会成为远洋集团规模增长的核动力;远洋商业则以写字楼和综合体作为主要内 容进行发展;远洋服务目前主要业务是养老、医疗、社区O2O的客户服务,还有相关的一些产业,是远洋战略转型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的重要纽带;而未来几年, 远洋每一年都可能有过百亿的销售额,其中相当多来自远洋资本,李明透露,远洋资本今天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300亿;远洋营造未来可能开始关注中国本土以外 的市场,以及地产相关的公司,比如类似于we work这样的公司。
开发商开始试图多元化发展时,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比如,李明称,“从2014年年底,我们制定完战略以后,2015年是我们战略的元年。我们按照 新的业务方向去实践,但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穿插在所有业务当中的链条核心是什么?而我们原来的品牌,无论从形象还是战略,还是从架构,都有了挑战。这时 候我们必须有一个全新的品牌架构和形象,来支撑这些基于房地产实业展开的各项业务。”
主营业务增长乏力
开发商积极改变的背后,是房企主营业务增长困难。
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琳总结称,业绩差、行业超额利润消失是地产股转型动力。按照地产股转型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对外投资及并购等形式拓展主 业,其特点是现有房地产开发业务尚有盈利能力及成长性,包括滨江、泰禾、中天城投等。二是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构成重大资产 重组或借壳,其特点是实现主营业务的完全蜕变,如绿景控股、万家文化等;三是通过更名、更换股东等方式未来有望实现主业变更,如财 信发展(原名国兴地产)、海航创新(原名九龙山)等。相对其他行业,资产变现性好、资金相对丰富、政商关系 是地产股转型的相对优势。
据平安证券统计,转型后的地产股,在资本市场普遍表现不错。2015年彻底转型公司,平均涨幅达174.4%;地产+X的转型房企平均涨幅亦达到94.5%;壳公司因存在转型预期亦取得88.8%的平均涨幅,均高于传统房企 58.7%的上涨幅度。
近年来,远洋就一直饱受低利润的困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15年,远洋营业额308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下降 21%;毛利63.5亿元,较2014年下降24%;净利润为23.8亿元,更是较2014年下降48%;每股基本盈利为0.284元人民币,而前一年则 是0.59元。
事实上,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李明从2012年就开始在内部进行管理架构的调整,并逐渐开始进行多元化转型。2015年年报披露,远洋将坚持“全产业视角”要求,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重点打造“四元业务”格局。
中金公司分析师宁静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房企更名是个好现象,说明房企已经意识到规模化地产已经走到头。相关知识
“更名”与“更换身份”:房企不再只想做开发商
转型维艰:房企巨量再融资后模式依旧
降低住宅业务比重 房企不再是“单纯的开发商”
雅居乐地产更名雅居乐集团 房企多元化布局突显
博鳌特稿 赵驹:房企洗牌不会很快发生
评论:房企买银行“一石三鸟”
冯国亮:房企联合拍地将成潮流和趋势
杭州发改委:房企降价需通报系误读 目前仅建议
金蝶:房企移动互联网管理先行者
叶檀:房企发债跟房价上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