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特别是在二季度出现一定的积极变化,笔者预计下半年经济走势延续缓中趋稳基本态势,其基本特征是,经济走势底部形态初步形成,下行空间缩小;波动仍难避免,但波动幅度减小;回升动能正在蓄积,经济走势区间整理。宏观调控要积极推进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同时配合需求侧管理,着重于巩固基础、强化动力、增强活力。巩固基础,重点是稳步推进改革,着力改善市场环境;强化动力,重点是开拓市场需求,稳投资、扩消费;增强活力,重点是加快供给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经济走势底部形态初步形成 从制造业PMI来看,去年7月份回落到50%,之后一直到今年2月份,连续7个月位于50%以下,在1个百分点内小幅波动。3月份回升到50.2%,最近两月一直保持在50.1%。最近三个月,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保持在50%偏上。从调查来看,去年下半年,市场订单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企业反映较为强烈,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比重平均为57.1%,今年1-5月平均为54.1%,下降3个百分点。从PMI来看,市场需求有所改善,经济走势基本见底,虽然上升目前仍有阻力,但下行空间已经明显缩窄。
相关统计数据也支持上述基本判断。从投资来看,进入今年以来,增速持续回落的势头有所遏制,在10%左右呈稳定态势。消费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速保持在10%左右。工业生产增速基本稳住在6%左右。PPI虽然仍在下降,但连续5个月降幅收窄,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各月利润都保持增长,改变了2015年利润下降局面。
经济运行整体企稳,也并不意味着就要走直线,不发生波动。经济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有趋势性决定因素,也有短期的偶然性因素、季节性因素和外部输入性因素。另外,经济在持续回落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惯性,同时行业分化、结构调整正在加快进行当中,这就决定经济运行整体企稳过程中仍难免会出现波动,这月数据高一点,下月数据低一点,只要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间内波动,都属正常现象,不改变经济走势整体企稳的基本判断。
要正视经济运行中的小波动,但不要忽视大波动,要防止出现大的波动导致经济形势逆转。从当前来看,经济运行当中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仍然较大。从最近两月情况来看,随着市场形势有所转好,传统行业过剩产能释放,生产加快,供给压力加大,市场供需矛盾又有所突出。5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7%,下降0.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差距又见扩大,扩大到1.6个百点。受此影响,购进价格指数下降,企业预期有所回落。购进价格指数为55.3%,下降2.3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虽然仍处在相对高位,保持在55%以上,但回落也较为明显,回落4.4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就是代表之一,3、4月份市场需求持续回升,价格由升转降,市场形势转好,4月份钢铁行业PMI指数一度回升至57%以上,创2012年以来难得一见的高水平。但随之而来产能释放加快,产量创出新高,市场供需关系恶化,5月份行业形势急转直下,市场价格大幅回落,降至回升前的起点以下,行业悲观情绪再度兴起。5月份,钢铁行业PMI指数较上月回落6个百分点以上,回落到略高于50%,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超过17个百分点。我国经济结构中,传统行业居多,传统行业普遍产能过剩,市场紧缩行业普遍困难,市场转好产能加快释放,很快将回升打回原点,甚至是进一退二,进一退三,不下决心解决产能过剩矛盾,改善供给机构,经济形势不可能走向稳定。
二是房地产行业回升可持续性有待观察。房地产行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调整,成为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今年出现了积极变化,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均高速增长,呈量价齐升的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加快,先行指标也大幅回升。
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4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6.2个百分点,呈现明显的快速回升走势。但从相关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回升之势仍有不确定性。从非制造业PMI来看,5月份,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呈现连续两个月回落走势,指数均在50%以下,显示市场供需两端均显疲弱。在供需疲弱的影响下,房地产业销售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企业预期也有所降温,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维持在51%左右,环比回落近3个百分点。从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5月份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均有所回落。1-5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8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2%,增速比1-4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46万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虽然有所升温,但难掩三四线城市库存较大的压力。据悉,目前一些银行已经开始注重防范、控制楼市风险,部分银行已经调整中长期开发贷款为短期开发贷款。
三是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外需改善不确定性较大。从外部来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较为脆弱,增长低于预期,前段时间世行又一次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从JP Morgan发布的全球制造业PMI来看,5月份下降至50%。产出及新订单增速进一步放缓至接近停滞,分别由4月份的50.4%和50.3%,下降至50.1%和50.2%。世界贸易低迷。5月份全球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由49.2%降至48.9%,连续四个月收缩。世界总体分化格局也没有变化,政策步调也不一致,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欧洲和日本仍在量化宽松。
从外部来看,有几件事值得关注:美国加息如箭在弦。虽然,美联储最近发布的6月份FOMC决议,声明维持联邦基准利率在0.25%-0.5%不变,但不能排除下半年不加息,多数机构预测美国在下半年至少加息一次。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汇率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带来重大影响。要提防美元加息,引起我国资本外流,增加流动性紧张矛盾。
6月23日,英国举行退欧公投。作为全球最发达国家之一的英国如果退出欧盟,势将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英国若退出欧盟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IMF将英国可能退欧列入全球经济未来一年面临的七个重大风险之一。英国公投若做出退出欧盟的决定,将会打乱全球经济现有的贸易关系,在区域和国际层面造成严重破坏,此后相关安排的磋商也可能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这样一来高度不确定性的影响长期持续,使信心和投资都承受重压,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今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产能围追堵截、阻挠中国产品出品,同以往相比更尤为甚。以钢铁行业为例,今年1-4月份,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我国钢材产品发起了一共15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反规避等等,而去年同期只有8起,接近于翻倍增长。
四是实体经济回升动力仍显不足。从经济景气状况来看,制造业PMI从3月份以来虽然回升到50%以上,但仅仅是略高于50%,保持在50.1%附近。从市场主体来看,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多数企业仍未摆脱困境,波动性较大。从不同类型的企业PMI指数来看,大型企业PMI指数保持在50%以上,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呈波动性回落,4、5两月连续下降;中型企业PMI指数自去年8月份以来一直在50%以下,最近3月有所回升,5月份回升到略高于50%以上水平;小型企业PMI指数一直在50%以下,走势很不稳定,时升时降。从金融数据来看,5月份,M2增速继续下滑至11.8%,较上月末低1.0个百分点。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与一季度相比仍在收缩。从投资来看,民间投资增速回落。1-5月份,民间投资增长3.9%,较1-4月回落1.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反映出实体经济回升动力仍显不足。
回升动能正在蓄积 从目前来看,经济回升态势虽然尚未从根本上形成,但回升的动能正在蓄积,主要表现在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孕育。从制造业PMI来看,装备制造业PMI二季度以来持续回升,消费品行业和高技术产业PMI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PMI指数整体水平,走势也较为稳定,显示创新驱动、消费拉动作用持续增强。从统计数据来看,高技术产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在明显加快,比重也在持续提高。比如,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5%,1-5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12.1%,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8个百分点。5月份,装备制造业增长8.5%,1-5月份占工业比重为32.5%,提升1.3个百分点。1-5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6%,比全部投资增长速度高了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围绕简政放权、降税减费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措施。比如积极推进营改增,是今年税收改革的重头戏。今年5月1日起,在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面推开营改增,并要确保所有行业总体税负只减不增。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加速新经济发展和新动能培育。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支持创业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对促进创业创新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从统计数据来看,市场创新主体继续保持大幅增加。5月份新增企业主体48万家左右,每天新增加约1.6万家,这对推动创新和推动就业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总的来看,当前仍处在新旧增长动力转换过程中,传统增长动力在调整中下降,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成长。但由于新兴行业、新兴业态份量小,尚不足以发挥强有力的整体带动作用,经济走势短期来看很难表现出明显回升,整体趋稳,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间来波动,将是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笔者判断,全年制造业PMI平均水平可能保持在49.8%左右,从PMI同经济增长的对应关系来看,与之对应经济增速保持在6.7%-6.8%左右。
加快推进结构性供给侧改革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供给端约束伴有阶段性需求不足。供给端约束主要是不能根据市场形势变化提供有效供给,需求已经饱和的一般性供给过多,但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满足新兴需求的供给过少。近年来,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行业竞争加剧,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产品销售不畅,价格持续下滑,企业效益较差,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看似问题在需求端,实际在供给端,是供给端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通过改善供给,能够创造需求,实现市场供需再平衡。
宏观调控要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坚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方向。通过推进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供给侧约束,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提升要素生产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基础上的市场再平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做好加法和减法,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减法主要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淘汰僵尸企业。加法主要是补短板,通过改革措施,消除市场约束,加速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尽快完成新旧增长动力转换。
推进供给侧改革,重点是在供给端发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促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并在新台阶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并不是不要需求端管理。要结合经济运行的表现,配合需求端管理,熨平经济运行的短期波动,为推进供给侧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宏观调控政策工具,要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慎用产业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在推进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更加注意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税收、转移支付、补贴、设立专项资金等手段,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支持供给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要适度宽松,以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但不能大水漫灌,增加杠杆,加剧金融风险,要多用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要慎用产业政策。目前中国的产业政策仍能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但很难进行逆周期操作,因为很多大型项目的周期比普通经济周期还要长,这导致调控的外在时滞太长。产业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难以判断和政治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扭曲市场的自然发展规律及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政策还容易带来寻租和腐败等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很少将之作为常规宏观调控手段。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一方面需要看大势、把握基本面,坚定经济发展信心;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认识经济环境复杂性,积极推进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同时配合需求侧管理,着重于巩固基础、强化动力、增强活力。巩固基础,重点是稳步推进改革,着力改善市场环境;强化动力,重点是开拓市场需求,稳投资、扩消费;增强活力,重点是加快供给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 陈中涛)
相关知识
经济学家:下半年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态势
连平:下半年经济将缓中趋稳 存款准备金率或有1-2次下调
李克强:二季度经济缓中趋稳 有效提振了各方信心
纺织行业:去年缓中趋稳 今年前稳后高
一季度北京个贷增长较快 房地产贷款缓中趋稳
一季度北京房地产开发贷款缓中趋稳
北京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款缓中趋稳
央行专家:下半年经济存下行压力 房地产市场或回头
6月CPI同比涨幅料持平 下半年趋于回落
家电业:迎难而上增效益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经济学家:下半年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态势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65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