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具建材行业分析报告了解到,大环境不景气,家居建材行业遭遇阵痛,家居卖场亦开始进入洗牌阶段。数量严重过剩,同行竞争加剧,再加上互联网的冲击,传统家居卖场已站在了转型的关口。2016年我国家居建材行业现状如何?
家居建材行业分析:2016年我国家居建材行业现状分析
“暴利时代”已成为过去式,企业利润正在不断缩水中,以一种平稳模式发展。家居建材行业锐减的利润去哪了?家居建材业将何去何从?
家居建材市场销量持续走低 利润锐减
事实上,据国家权威部门早前统计,家居建材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3%。鉴于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家居建材行业税收的不规范,让这一数据可能存在一定范围内的水分。但考虑到受近几年整体经济形势疲软、许多家居建材企业倒闭的现状,家居建材行业利润一直在走低,却也是谁都不可否认的。
而且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作为一个零门槛、零壁垒、零垄断、完全市场化的传统行业,会有暴利存在吗?答案显而易见。家居建材企业和经销商老在嚷嚷他们几乎不赚钱,根本无利可图。其实也不是在无病呻吟,博取同情的。这年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跪着挣钱的,能站着就站着,何况跪着也并不一定能挣到钱。
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家居建材生产成本价到市场零售价三四倍的价差,至少也是部分事实。很多企业利用市场不规范的漏洞,通过偷工减料、夸大宣传、税收不规范、非法用工等手段,也是能够曲折地实现“超额利润”的。当然这也不能代表整个家居建材行业当下的生存景况,同样也有无数家居建材人承受着外界的暴利指责而深感无奈,那暴利到底被谁赚去了呢?
家居建材行业利润“不翼而飞”
首先,是厂家生产成本上,家居建材的成本并不仅仅是原材料的钱。当家居建材产品出厂时,工厂在直接生产成本(包括生产材料,生产人工,车间制造费用)的基础上要加上28%间接费用(用于水电费2%、房租10%、机器损耗、辅助耗材3%、管理人员工资及招待、出差等管理费用10%,税费3%),加上12%的利润。另外,包装加固和运输环节的费用、环保认证费用也令家居建材行业毛利变得越来越小。当然那些廉价的产品,要么就是在材料上做了文章的,要么就是生产过程节约了成本的。
其次,品牌打造上也花钱不少。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对品牌实力越来越注重,必然需要投入不少的营销费用,同时也要追求家居建材本身的设计。此外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这也是需要品牌和价值去支撑的。此外,就是家居建材重复消费频次低,回头客少。这样也导致家居建材企业没办法通过规模经济去消化成本。
利润锐减背后 家居卖场销售或起重要推动作用
这些都是内因,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同样深深影响家居建材的利润,那就是大卖场的销售模式。都说卖场是“爷”,经销商是“孙子”;“孙子”经常埋怨“爷们”不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捆绑着自己全国到处开店。确实卖场的租金成本高居不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而近年来由于其他渠道削弱了卖场影响,卖场利润增长幅度普遍不够大,同时家居建材卖场的过剩又大大增加了家居建材行业的成本。
更深入一点思考,卖场到底对消费者有哪些潜在不利之处呢?首先是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多,短期行为多,竞争规则容易紊乱,消费者经常无从选择,利益得不到保障;二是低行业集中度也意味着低市场效率,企业很难通过垄断赚到超额利润,也很难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去消化成本,同样的家居建材产品,消费者往往可能要掏更多的钱去购买;最后是渠道商可能会趁机“越厨代疱”,不再安于流通的角色,甚至把自己打扮成品牌商,在家居建材产品的出厂价上,再狠狠地加一把价,让消费者口袋里的钱更加不值钱。
据最新2016-2021年家居建材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家居建材行业由“暴利”向“微利”过渡行业门槛低、投资要求不高,企业遍地开花。市场的过度膨胀引发了品牌间的无序竞争。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企业间互相压价,薄利多销成了唯一手段。业内人士表示,恶性竞争致使企业的销售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家居建材企业和经销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
相关知识
“暴利”变“微利” 2016年家居建材行业现状分析
2015年家居建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万亿
2016年广东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发布
集成灶十大品牌厨品乐出席2019年家居建材行业高峰论坛
2018年空气净化器行业现状分析
“大转折”:2011年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现状
2015年家居建材行业发展趋势曝光,“变”字当先
2015年家居建材行业“变”字当先
2016年家居建材市场发展趋势
2011年家居建材行业14项新国标正式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