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高奇志:环保绿色科技 GE纳滤膜技术发力净水行业

高奇志:环保绿色科技 GE纳滤膜技术发力净水行业

https://m.biud.com.cn 2017年06月16日18:40 家居装修知识网  

6月8日, GWPS2017全球净水市场峰会技术创新与应用大会在上海举行,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高级销售经理高奇志现场接受采访时指出,净水需求越发多元化,GE以绿色科技、健康科技的纳滤膜技术为核心,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饮水环境。

高奇志:环保绿色科技 GE纳滤膜技术发力净水行业

【记者】在本次展会上GE带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有哪些?

【高奇志】在这次我们的技术论坛上,GE带来两个比较先进的技术:

第一款可谓绿色科技,即AL大流量/超低压反渗透膜技术。这款黑科技膜术 突破了流量和脱盐率的规律曲线—流量增加,脱盐率降低的趋势,创造了流量增加50%而脱盐率同样优异的记录,将流量和脱盐率的的优势发挥了到最佳,它能够帮助客户在现有机器尺寸、水泵压力下实现400-1000GPD流量。膜片本身性能及元件尺寸的限制,是通量进一步增加的瓶颈。尽管提升压力可以增加通量,但泵负荷变大带来的噪音和体积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全行业…AL膜片大大提升了单位面积产水量,可谓小身材、大容量,在泵负荷、元件尺寸有限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地实现400-1000GPD的通量水平!    另一方面,卓越的膜片通量意味着低15-20%压力下 相同的产水量,也意味着为客户带来低压运行的舒适体验:稳定的运行和较低的噪音。使整个系统稳定性发挥到了极致。

第二款新的技术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健康科技,就是我们纳滤膜技术。大家知道,现在中国人追求健康生活,而这款纳滤膜是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过滤,它能够保持过滤水的原生态和“新鲜”,把对人体有利的矿物质成分保留下来,去除掉对身体有害的一些重金属等物质。GE的专有纳滤膜技术在工业上运用经验超过40年,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饮料、啤酒等行业,正因如此,我们能够快速的将纳滤膜技术移植到民用净水领域。

【记者】您刚才提到纳滤的技术,它在商用领域上的前景怎么样?

【高奇志】从目前客户的反馈来看,人们更加注重高品质的生活,净水需求也越发多元化。比如,人们每天是需要摄取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的,能否有个技术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鲜活水的原生态。从这个角度出发,纳滤膜技术应该是净水技术发展的下一个方向,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GE拥有40多年在纳滤膜方面的应用经验,我们将此先进技术和使用经验移植到生活领域,已经有很好的成功案例。另外,GE纳滤膜技术平台在全球领域属于领先水平,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纳滤膜提供给特定的人群,比如我们有一款纳滤膜不含双酚A,对特殊人群如孕期妇女和婴幼儿的健康都是很好的。

【记者】因为国内各个区域有各个区域的特征,也是蛮复杂,蛮多人的。我想知道GE水处理在国内市场上有哪些比较好一点的市场策略,跟我们分享一下?

【高奇志】 GE水处理是一个注重创新和技术革新的非常好的平台:我们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可以根据客户群体不同、应用条件不同、产品诉求不同,而量身定做出不同的方案。针对这些需求,我们不仅是产品供应商,我们更是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因此,在市场策略上,我们不仅提供丰富全面的产品, 我们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此来满足中国客户多元化需求。

【记者】现阶段我们线下渠道布点的情况是怎样子的?

【高奇志】现阶面向向净水市场,不论是反渗透、超滤还是纳滤的应用,我们都有相应的专业团队。不同的三种产品线都有相应服务的科技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服务于我们的客户。

【记者】现在做水处理的企业比较多,相对来说我们GE与其他品牌相比,有怎样的竞争力?

【高奇志】这主要体现在绿色和节能观念上。我们知道GE拥有先进的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水处理零排放的技术。我们一直将环保绿色科技作为奋斗目标,即高效、低能耗。对于净水市场我们还是坚持这点原则。即我们重视技术的绿色,强调低耗能,低废水率,并将这作为我们开发产品的重要目标。

云燕装修

更多

免费设计

免费提供多种设计方案

请输入您的称呼请输入手机号立即申请

相关知识

高奇志:环保绿色科技 GE纳滤膜技术发力净水行业
高奇志:GE领先膜技术绘写净水新天地
2019年纳滤膜产业联盟年度会议成功召开
GE高奇志:与中国品牌商合作,做安全绿色的净水核芯
碧水源品牌价值高居环保行业首位 纳滤科技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联邦高登:开启“绿色价值时代”
联邦·高登: 开启“绿色价值时代”
助力节能环保,碧水源纳滤净水机节水有妙招
碧水源亮相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纳滤科技彰显中国品牌魅力
碧水源D506纳滤净水机,顶尖科技,为水而生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高奇志:环保绿色科技 GE纳滤膜技术发力净水行业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67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