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当下,在国力的较量与经济的角逐背后,国际竞争呈现出更为突出的文化博弈趋势。而中国梦的前提即是超强的文化自信,并以此为核心驱动力,在全球经济舞台绽放异彩。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诸多产业领域都走到了发展的临界点,转型与升级成为最热门同时也最多困惑的话题。
那么,瓷砖产业到了怎样的临界点?如何升级?陶瓷产业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多年以来,在陶瓷行业里面,大家一提到瓷器觉得它挺高大上,一提到瓷砖就只是一个建材的概念,互联网年轻一代更是以“搬砖”自嘲。为什么做瓷砖的就注定给人以“干粗活”的印象?为什么陶瓷行业不能像做高端瓷器一样,是一个时尚活?这个跟我们产业发展这么多年的模式有关。我们自己把自己定位成是干技术、干制造的行业,顶多再带一点设计,让产品做出来漂亮一点,但仅仅这样显然不能够烘托一个行业的文化内涵。设计只是一个形式,没有思想文化,以设计作为艺术内涵的支撑点显然不够,更达不到价值点。
在这种背景下,人文瓷砖也许是未来一个新方向,但是这个新方向并非把所有瓷砖定义成人文瓷砖。如何给陶瓷行业创造新机遇?如何定义人文瓷砖?
2017年10月19日上午9点,由红蜘蛛瓷砖发起、独家赞助支持筹办,知行智库、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汉字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人文瓷砖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首届中国人文瓷砖高峰论坛”的主题叫“临界点”,这个临界点是基于目前的世界时代大趋势而确定的一个话题。
陶瓷行业同样处于这个大趋势、以及新的临界点,而这个临界点实际上意味着重大或者回归历史。在这个临界点中,也就是说千年的中华文明,到了现在可能又要重新评估中西方文明的历史影响和国际地位,这是一个大的临界点,包括中国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
现在,中国的发展模式,以及相关产业化模式都在发生了相应变化,现在各个产业所质变的层面不一样,这个临界点表现的就是产业发展的变化。
比如:这两三年,瓷砖一直高速增长发展很快,出口以前是增长的,但是现在处于下跌状态,一年下跌30%,很明显这条路走不太通。我们过去常常提环保,但是大家没有真正去实行,而这两年确实有所行动。这说明产业发展模式到了新的“临界点”。
终端消费现在也是到了一个“新临界点”。现在80、90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占领市场消费高地。现在,有的80后也即将奔四,他们的历程、教育经历不一样,以前惯用的一些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以及一些服务营销的手法可能不一定适应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面对这些“临界点”,陶瓷行业必须有好的思路去突破它。
以下为由人文瓷砖开创者红蜘蛛瓷砖发起筹办的“首届中国人文瓷砖高峰论坛”诸位行业专家、艺术家的精彩思想。
姚若晗:我们现在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世界技术和经济背景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李新良:刚刚召开的十九大,习大大提出了“新时代”这个概念,实际上本次论坛所提的“临界点”,跟这个“新时代”很契合。
为什么国家要提出“新时代”的概念?为什么说陶瓷产业进入了“新时代”?实际上,从市场的需求变化变可知个中道理。过去陶瓷行业生产何种产品肯定都能卖出去,现在不是生产什么都卖得出去,现在的市场在选择消费,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在信息化时代,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多,其中的核心点是消费从过去单纯的满足生活的一般需求,到现在消费开始升级,已经到了一种渴望精神满足的阶段,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产品的功能需求等基本需求。
十年前买瓷砖,需求比较模糊。现在买瓷砖,需要挑剔,不仅姚把砖贴上去,还要追求美观,以及消费体验感。瓷砖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也升级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是消费的核心点,是一个新的时代。这是消费的核心点,是一个新的时代。现在一些企业盲目做砖,盲目扩厂,我觉得这是厂家思维对消费者理解需求不够所致,这更是临界点的开始。
鲍杰军:人文瓷砖这个话题,是存在我们行业人心里面非常久远一个话题。
30多年以来,我们行业一直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我们关起门来自娱自乐,野蛮人总会一脚把门踢开,而我们现在要多思考外面的世界,如何跟外面合作。所以理解这个”临界点”,对于我们行业来说,应该把这个“临界点”理解行业的“重构点”,值得我们行业每一个人去思考。
濮列平:谈到“人文瓷砖”这个话题,我想我想谈谈刚刚开幕的东莞艺术与制造展。
这个展会,邀请了两个瓷砖品牌,一个是马***,还有一个就是红蜘蛛瓷砖。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去对比一下,马***的展区,没有告诉人们瓷砖跟人和空间的关系,这就涉及到刚才鲍工提到四化的问题。
东莞艺术与制造展的观众,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陶瓷行业生产再好的瓷砖,它不仅仅是一块砖,瓷砖作为一种家居产品,跟人的生存空间有很大关系。
去年李克强总理去德国参加工业4.0会议,提出制造业的流水线如何跟艺术家合作这个问题。我刚刚还在与鲍工讨论,3D打印能不能进入流水线,以及大数据中心,和每一个流水线之间的数控关系,这就是我们进入工业4.0时代,为什么当初李克强总理参加会议后就提到了德国和美国的流水线。德国的流水线最好,美国的信息技术最好,中国则需求最大,但都还没有设计到艺术。
现在,在制造业上,中国的“大数据”做得最好最好,3D打印以前是英国最好,现在也是中国最好,临界点的到来都要求我们伸手科技,临界点的到来一定离不开科技的参与。
罗智林(红蜘蛛瓷砖[企业总经理]):“临界点”这个话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和深度的思考价值的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临界点?这就值得我们行业思考。临界点顾名思义就是从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刚才李总讲的,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的消费者今天已经从一个基础生存消费到了一个精神层面的消费。
在这个“临界点”上,我们就要思考:虽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转变属于市场的必然性,但是为什么这个转变发生在现在呢?为什么说我们今天要思考这个临界点?欧神诺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企业,他很多年以前为这个问题做出思考。其实我们中国一路下来都是文明大国,里面包含了很多的文化成分,我们的文化呈现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最重要的是它突出在生活文化和艺术上面。一直以来,中国就引领世界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虽然曾经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有很多新的文化呈现,但是不代表我们中国的出现,就能够抹杀掉我们最近一两百年的文化发展,就像刚姚工说的,文化的发展要符合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1949年开始成立新中国以后,我们还在非常努力地摆脱贫困的生活,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闲暇去细想文化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有这个文化基因,群体有群体基因,而群体基因就是我们千百年的文化基因,永远流淌在我们心里,但是我们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以前,文化的发展跟不上来。当我们的国家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并非我们的人均GDP比国外都高,而是我们整体来说高,整体来说,因为它有一个相当大部分的高消费,高文化水平的人。
这些高文化人怎么会出现?这就和“临界点”有关系。30多岁的人,如果从80后算起,这些人怎么成长起来,我们的奶奶、爷爷那一代人,以及爸爸妈妈那一代人,教育我们一定要听话,所以我们老是跟我们朋友说,你的孩子怎么样,我的孩子怎么样?但是,80后开始,我们作为父母,教育方式开始转变了,我们是以朋友身份跟这些孩子交往,所以今天我们都讲我们是跟孩子做朋友,我们再也不是对立的关系,我们要做思考沟通,以及交流。
这些孩子,如果是从小这样培养起来,那么他们的思想一定跟我们非常不同,他们肯定会呈现多元化,从小就对知识、文化,有非常好的涵养。随着经济发展的兴起,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不需要只为了基础的生存需求而寻找生活的家居环境,必定是从小引入到他们脑海里面的知识文化,催生新的消费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临界点”悄然发生在全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中。显然,这个过程已经有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很多海归派回来的时候,他们也带来了新的知识。他们所追求的和传统、基础生存需求不一样。综上两方面,我们都可以清晰看到临界点的来临。
于立:在我印象当中,佛山就是武术之乡,汇聚英雄豪杰。比如:黄飞鸿,佛山也是出人才之地。今天论坛主题谈论“临界点”,其实我知道凡是修行的高僧和道士,一定需要出现在临界点。
中国现在面临的并不是生产的能力和技术的问题,或者说这种能量、这种规模,都到了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到世界最牛的国家呢?因为我们缺乏思想,所有企业都在投资规模,都在打造产业,但没有一个企业思考:我要为思想买单。佛山处于什么临界点,就是这些企业家,愿不愿意拿钱来买思想,这种购买不是征集,不是大家找一个会议来探讨,有思想的人都不跟你探讨,思想都是拿来卖。我相信很多企业家,有思想的年轻人,他们有能力来创造。我相信下一步佛山的企业家会多拿出一些金钱向年轻人购买思想,这个时候佛山才能真正出现转型的开始,临界点和转折时期的来临。
李新良:今天,我们作为行业代表来探讨临界点,到底我们的行业哪几个方面处于临界点,笼统来讲,整个产业发展是临界,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讲述。
第一,我们的研发思路、研发方向,我认为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为什么这么讲?大家整个行业的设计公司,发现意大利设计生意越来越好,都在忙设计,并且设计师都挺贵。意大利现在已经开始做设计的经营。他们的与中国差不多的的图纸拿出来,价值优惠一点卖给中国企业,所以我们整个行业,在产品研发方面完全是拿来主义。
第二,产业链条临界点。我现在的一个合作伙伴是做上游的企业。到现在为止,每投一一笔钱现金都比较困难,收的期票很多。跟上游企业打交道以后,发现其实好陶瓷企业都是上游企业搞出来,这也是一个临界点。我觉得我们行业要做真正的世界投资强国,这个链条的临界点不通过,靠一些上游的企业,能拖就拖,反正陶瓷企业是具体落实的一环,这也是一个临界点。
第三,就是我们的营销模式。我认为行业现在的产品销售模式也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第一代卖陶瓷的人是经营商,现在都在想办法能不做就不做,特别有少数大经营商在努力,现在你要经营商干掉他,肯定要跟你拼命,他们认为,没有苦劳也有功劳,我们现在盲目地推高经销的销售模式,往上大的增长,我觉得这个不可能,这种销售模式顶多到100亿,我认为这是一个临界点。
第四,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陶瓷人,不是说没有优秀人才。关键在于引入人才。我们的人才流通都是在一个行业跳来跳去,都是从这个企业跳到另外一个企业。在中国,这么大的企业为什么上不了市,因为我们的对接人是有限的。总的来讲,这个“临界点”的核心点是什么?我认为我们的行业太实在,太实用主义,所谓东西看眼前,没有太长战略,所以我们今天的支撑点,我觉得中国未来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两千年的文化。
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应该思考,意大利的砖为什么卖得好?因为人家说意大利是设计之国。有一个经济学家说过,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真正走向世界要靠文化,只有中国把文化挖掘出来,我们行业的“临界点”就可以突破。当然,行业的这个突破,很高兴看到红蜘蛛瓷砖主打的人文瓷砖,但是这种战略需要坚持。
中国的瓷砖都是打这个设计那个设计,这种实用主义是对的,但是缺乏战略。
在探讨瓷砖企业的战略的时候吗,我们还是要回归消费者。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包括自己的生活方式跟以往发生的变化,每一个年代的人,生活方式都明显不同。这种生活变化带来不同的需求,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更好地去满足这些产品需求,这是相关联的问题。带出来一个话题就是人文瓷砖属于人文产品,也是满足人文需求内涵的一种产品,这种需求怎么去体现,瓷砖跟人文怎么建立关系,最终用一句话概括,人文瓷砖应该如何定义?
关于人文瓷砖的概念,我再谈谈个人的感受和理解。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人文瓷砖。我先说下概念,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定义,才更准确。
大家都知道,瓷砖行业所有产品都有一个最高目标——仿石材。包括意大利人也如此。现在什么都可以仿,且长期保持这种趋势。我们会发现一些不足,你很难在这种趋势中找到内容,人的创造力维度不能出现。我认为意大利设计比中国人强很多,但是他们的局限性很大,他们仿石头很牛。另一方面,他们不如中国人,中国人敢于挑战自然的东西,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因为人本来也是这样的部分。
行业里有一些企业,实际上他们的系统性,人文内涵不如前者,因为仿石材比较简单,包括马可波罗做的一些雕刻砖,也是人文瓷砖这个概念。如果说很多瓷片上面用了很多人文题材,搞一个场景等,严格来说,它根本没有达到原创的状态,我们必须探讨人文瓷砖到底应该如何定义它。
鲍杰军:刚刚新良阐述了行业的产业链和人才,谈到一个现实,但是现实就是没有办法,因为我刚才讲到,行业不光是关起门来自己玩。我们还受到外界影响,谈到供应链问题,上游同样是一年付款,我们面对一个新的世界,其实临界点已经开始,大家看看新的首富是谁大家就明白了。
包括人才,我们这个行业一定是开放合作,意大利设计在现阶段是最好的,为什么不跟他们合作?为什么不请他们?为什么不付钱给他们?我觉得好东西应该要学习,临界点没有到达自封的阶段,我们发展很好的话也可以请意大利人一起来思考和设计,可能我们会给他一点思想,包括人才,所以刚刚我谈到书院,我觉得这就是,人才除了可以引进来,还可以自己培养,我们算老一辈了,老一辈如何培养?70后在一线主导这个行业,还有80、90后,如何培养一代代去传承?
我人文瓷砖如何定义?谈到人文瓷砖,我最大的感受是人文瓷砖的人文内涵并不是单纯地表现在产品上,把我们所谓人文艺术的作品放上去,包括濮老师汉字艺术类的画放在瓷砖上,就叫人文瓷砖。刚刚老姚有提到,欧神诺当时就做了一个人文瓷砖的产品系列,很探索性地去实践了人文瓷砖这个概念。我们在东莞还做了一个馆,但是市场反映并不热烈,太超前。超前意味着什么?其实反思一下,对我影响非常大。当时,我主导整个设计、创意,包括最后制作、展示,
市场表现不热烈的原因在哪里呢?我反思得到一个结果,原因还在于需求。我们所有的产品既然成为一个商品,我们在实验室没有关系,我们做样品都没有问题,只要你出去面对市场就是商品,商品创造价值一定是跟消费者需求产生对接匹配的东西,这是我们反思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后面我们做一系列宝玉、玉系列的产品,意大利专家到我们公司,他们说我们的宝玉系列是最美的瓷砖。当时我们的宝玉系列也热卖了很多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玉是中国文化人文的最高象征,一个手镯十几万,都有人戴出去,为什么这么高的价值,宝玉可以一直做下去,因为玉文化传承几千年,很多人很喜欢,那为什么不能做下去,因为现在整个系列的产品,已经完成摆脱了宝玉的影子,需求正在发生改变。
现在瓷砖都在谈黑白灰,因为在85、90、00后这种审美影响下,宝玉谁喜欢?60后、70后这些消费者发生迭代之后,我们的产品一定要跟着这个需求走,不是以我们所谓行业、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的所谓意志为转移,这是我能感受到的,我们如何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就像我们濮老师在景德镇做所谓的生活陶瓷,你把仿古瓷,拿到今天都不会有人喜欢,但是人文瓷砖有没有前景?我认为有前景。所以瓷砖未来方向在哪里?一个是功能,功能性的瓷砖未来肯定有前途。第二就是人文,自然化一直会往这个方向,未来路还远,前景还非常广泛,人文瓷砖一定是有前途的。
什么是人文瓷砖?如何定义?绝对不是把中国画、各种中国文化、濮老师的画复制到瓷砖上,就可以做出具有中国人文的瓷砖,这个绝对没有办法表达,这也是上次做都市温情带来一个教训,一定要转变,所以濮老师在这里,我也有一个强烈的建议,千万别把我们所谓艺术直接复制到瓷砖上。无论构图、色彩、空间感也好。我的博学学得很差,老姚出口成章,我就很崇拜他,我一直生活在中国,受到文化熏陶,带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就是中国文化对我造成的最大影响。我学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包括管理学都来自西方,实际上,受到中国文化,以及老姚的熏陶,所以这个人文瓷砖是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当然,我们谈人文瓷砖不是简单的中国文化、人文,文化是全世界,人文也代表全世界,就像我们这次去意大利一样,我们去参观它的文化,寻找美食。我回来专门写了一篇日记《这个世界的颠倒》。我们去意大利采访都是背着方便面和榨菜去的,好不容易找一个中餐厅还是红烧肉,我们现在去意大利找最好的米其林餐厅,品意大利的红酒,为什么?我们能够接受他的文化了,我们讲所谓人文瓷砖不要想着说。把所谓中国的文化、艺术往瓷砖上一拷贝和复制,就变成人文瓷砖,我觉得人文瓷砖应该代表一种人文艺术,且站在全球的视野上。
最终如何把人文转化成消费者喜欢、接受的,真正满足需求的一种瓷砖,包括空间,才是真正我们需要创造的价值,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人文瓷砖。
姚若晗:鲍工刚才讲的很生动,人文瓷砖不止是中国人的文化艺术,而是全人类的。另外,包括强调人文瓷砖需要一定空间和速度,有消费体系的结合,这个观点表达很到位,我也赞同。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最终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定义人文瓷砖,大家可以补充,接下来请濮老师谈谈这个话题。
濮列平:鲍工刚刚从从他的市场经验角度展开的讨论,讲得很好,给了我很多启示。我是搞汉字艺术的,我做了32年汉字艺术工作,在大学教育,我做了13年,在北京大学带了几批学生,我们终极探索的就是人文概念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人文”两字,“人”就是我们自己。“文”古代对人的解释,文就是人的头、胸上有一个符号叫“文”,“人文”在现代概念里面,体现在瓷砖上,确实不是画一幅画贴在瓷砖上就变成人文瓷砖了,更不是把古代的文章弄上去就变成了人文瓷砖。什么叫人文瓷砖,这个话题和意大利提出的模仿创造是有区别的。
意大利模仿自然文化,那种纹样我们称之为原生态纹样,原生态纹样价值是巨大的,因为他是人在一个时间节点的需求,原生态音乐的发源就是人在模拟大自然。模拟大自然的风声就表示力量工具等等,所以最初的原生态音乐,你们做一个原生态音乐调整就会发现,现在的模仿就在基础上,可以向前发展,满足人类心理,以及各种情绪需求,再把这种纹样通过心理对各种纹样的发展,所以音乐出现了很大的系统交响乐,现在我们家里放音乐几乎不放原生态,而是现代音乐。
今天谈人文瓷砖,需要思考什么样的纹样跟心性符合的瓷砖设计。另外关于艺术家,大家觉得艺术家是不靠谱的群体,我自己做了30多年艺术家,我反复在我的工作中告诉社会,艺术家还是靠谱的,特别是比较先进的艺术家最靠谱,艺术家的概念,以前是哲学艺术。所以我们都是引进名词,中国以前没有艺术,就叫文化人,艺术家是引领人类美好生活方式的提供者,他有前瞻性,所以艺术家的生活很多人会羡慕。艺术家的生活是好,要模仿、学习,艺术家产生引领人类的思想,然后把这个思想还原成美好的形式提供给社会。
真正的艺术家特别靠谱,包括西方和中国的大艺术家都是靠谱的。我们更多接触的不是艺术家,她们会画画,装扮。艺术家给社会带来误解,所以我希望大家接触一些有思想,获得世界价值,具有中国文化情怀的艺术家。
我理解的人文瓷砖就是和心性需求密切相关联的具有设计理念的瓷砖,但是它又具有先锋性。刚才鲍工提到,欧神诺曾经涉及两款人文瓷砖,第一款失败了,原因就是我们选择的思想体系和艺术形态的问题。他跟社会人的关系,我们有没有做过论证,因为我做了这个艺术应该算中国最先锋的艺术系统,我也做了非常多的成功落地案例,包括酒店、会所、产品设计软件硬件都有,家居老百姓都很喜欢。鲍工提到的方向大家一定要警惕,我们必须研究90后需求的人文图样,简单来说就是图画形式和空间形式。
现在的年轻设计师特别保守,他们和你提人文,都是60后、50后的需求。他们自己就可能80后,他们并不知道90后的需求,所以供给侧就在这个方向。局限于现实的市场需求的老板,必定是落后的老板,没有前瞻性的老板。
罗智林(红蜘蛛瓷砖[企业总经理]):感谢刚才发言的几位嘉宾,他们描述的人文瓷砖,主要考虑几个方面。一些心得方向要注意。比如说我们一个商品,他究竟怎么才能流通,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企业家。商品除了能够流通之外,它能带给消费者的价值,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社会发展必然性会越来越快。刚才于老师说我们的文化或者修行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这也是一个必然性。但是我们要看得到的是,500年或者1000年前,我们的生活是怎样?那时,我们背一个锄头过一辈子,父母,以及我们的孩子同样都可以,好几代,十几代都可以这样下去,但是现在不可以。
这个世界由于互联网而变得互通。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来得更实在。其实在互联网之前,有了印纸,纸张印刷之后已经给了人类很大的颠覆,他让我们的信息流通更快,让社会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快。
今天的互联网,有很多人以为是一种虚拟的世界,这个理解有点偏激。我认为一个虚拟的世界是你永远接触不到才是虚拟。在你构想里面才是虚拟,互联网它是你实实在在可以使用,接触的,它其实是一个新的沟通方式。从2013年开始们中国人已经在互联网上面领先于国际。
2013年之后,阿里巴巴引领的模式是世界上没有的,表面上来看和亚马逊一样,网上购物怎么样?网上购买,采购完后,再卖给广大的线上消费,阿里巴巴完全不是这种概念,阿里巴巴的概念是他给出一个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可以有创新能力,中国人的模式也是跟世界不同的。我们看到是表现好像一模一样,实际上的内涵不同,这个内涵是什么原因走出来的呢?我们的文化从来不是说一种拒绝性,侵略性的问题,而是包容。
我们必须要讲阴阳是否平衡。阴阳平衡不是中国人的文化,而是世界文化。天气冷了要不要穿衣服?这是正常人行为。你在家里面是不是老是黑着脸?不可能,这必须有平衡的东西,剿灭性是怎么样呢?我们拿中医来讲,剿灭性就是我们发明一些抗菌药物,吃了以后就打死,我们的细菌并没有死掉,只是换一种方式出现,让你的抗生素没有辨识它的存在。它升级比我们药物研究要快,所以它出现,大部分的抗菌药也出现。
我们这样讲不代表说,我们谁更伟大,更好。只不过我们有两种不同体系出现,这个也会让我们,特别是中国消费者会同时有两种文化思想在他的脑海里面。一方面,从小受到了一些西方元素的教育,我们都是想着西方比较好,其实我今天不是来讨论中西文化,只是我自己生长在国外,我的孩子也生长在国外,但是我特别喜欢中国文化,所以我来到中国,我要让中国文化传承到我的孩子身上。他接触到的世界是怎样,这也是我们未来消费者的想法,我让他看《西游记》我讲孙悟空的时候,他就问我,孙悟空翻更斗这么厉害,玉帝跟南天门的地方在哪里?我就说在地球外面,他说你要告诉我究竟是银河系还是太阳系,这不代表聪明,是我们从小给他的教育是什么?然后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然后他带着什么问题来思考。科学发达了,自然我们生活步伐也快速很多,我们也很多城镇化、城市化。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镇化不超过35%,到今天超过了55%,西方是80%左右,我们会看到我们的每一个村落,悄然而又巨大的变化。
这个让我们知道,现在你不可能用一种方式来判断他一辈子生活怎么样。鲍工说他之前做了很努力的创新,也有思考市场上消费者能否接受,又带来一种反思,我对鲍工非常尊敬,因为红蜘蛛瓷砖刚开始也做了很多尝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归根到底,成功是因为我们能够跟消费者很好对接,不成功就是缺了这些因素,我们要知道这些因素不会一成不变,他必然是与时俱进,而且这个变化它非常快速,我们可以看到它快速到什么程度。78年到现在才不过40年,从西方国家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到现在,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全世界人,文化差异并不大,基本上,我们接受了西方文化,但是我们要想到,我们也要知道西方人其实非常相信中国文化,这样说,并不是中国文化比西方更好。
而是这么多年过去,经济发达是在西方引领着。过去这么多年,不是5000年,而是过去200年,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之后,汉代、唐朝是我们的文化中心,那个时候我们包容,也可以互联互通,后来到了200年前左右,西方文化体系因为经济力量,军事力量,让很多中国人误以为他们是最好的,所以我们把西方文化全搬过来了。西方人寻找什么?寻找的是他现在的发展过程里面,到了他本来的那个瓶颈,他也找新的元素,而这新元素就存在中国文化内涵上面。
接下来的发展,我认为如果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一带一路”,这是人文瓷砖发展的方向。“一带一路”不代表一定是中国画,但是它必定是一个融合的过程。在融合的过程,就会发现很多新的火花,西方所需要的,我们中国也需要的。谢谢大家!
于立:各位老师讲得都特别专业,特别好。这个行业很务实,只要有发展的行业必须有一个人务实,别人说这叫空想、冥想也好,你得去想问题。印度为什么思考佛山,因为他专门有一个阶层叫菠萝门。我觉得佛山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个佛教,是有思想的地方,也许下一步不管人文的在哪里,人文瓷砖怎么进入未来,首先要有一帮人去务实,去思考问题,而不单是企业家去思考,企业家创造力量,他们应该要和一些务虚的人去交流,凡是有务虚的地方就能够达到思想的临界点。我觉得这是所有企业和中国所有面临的问题。刚才提到很多去意大利学习、研究,因为意大利文化是欧洲文化,他们的瓷砖仿大理石。
如果中国人研究这个,不一定能够适用市场。中国除了传统的东西,还有经典的东西,比如说,日本有一个天皇级的收藏是非常现代的,我相信现代很多年轻人喜欢,因为它代表人文精神,人类的最高追求,我觉得这些东西需要弘扬并深挖,可以向经典靠近,但是欧洲经典就是接近大自然,我觉得那个时代可能过去,迎接新时代。
新时代是85后到90后这一群人的消费,他们想要什么?只要把握住他们的想法才会迎来陶瓷再次的兴起。
李新良:我还是补充一下,刚才几位嘉宾讲的。第一点,鲍工说设计要开放,这个可能我刚才没有讲清楚,我并不反对把人家东西拿过来,而是搬过来。第二,懂了以后想办法吸收消化,我非常欣赏把人家东西搬过来,再去消化吸收按照自己企业定位发展,结合中国文化,应用好的艺术工艺,再把自己的东西加上,这是一个发展方向。
刚才老姚提到人文瓷砖怎么定义,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应该是有自己语言的瓷砖。概括为四句话,第一个是充满人性关怀。第二,具备人文内涵,要有文化内涵,文化内涵刚才老鲍讲的非常好,并不是把汉字印在上面。第三,性格特征明显,第四,气质形象,任何东西都有气质。我是湖南人,老姚是文化人,对博学研究很深,他穿唐装更像。我觉得我们很多人做砖的时候就强行套砖,他本是农民,你非要说他是文化人,这肯定不行。第四点,形象气质要清晰。
人文瓷砖怎么进入市场?我认为单片砖进入市场很难,应该是一种新生活方式。怎么样的生活才是人文方式,现代风、工业风就是市场需求。现在80、90后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对于如何把进口砖卖好,我觉得人文瓷砖进入市场,不断把自己的语言、性格,有自己特征表达出来,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人文瓷砖如果用一种实用主义去仿,要创造一个空间,可能找很多艺术家,把人文空间生活方式很好的呈现出来。
濮列平:我们谈到人文瓷砖其实不需要去定义。大家都懂,现在瓷砖方向基本在人们的审美上接近自然,不断去模仿自然,但是人文瓷砖其实还涉及很多设计,人文瓷砖不能停留在层面上,做自然瓷砖设计感都很强,为什么我们喜欢意大利设计,他的理念是天然的东西经过设计转化,包括它的纹理经过了修饰,色彩经过了调整。实际上,我认为人文瓷砖不单停留在设计,更深层次到了艺术、生活方式。在这个层面上,我觉得有区别。比如:在人文瓷砖上印一个铜钱在上面,但是这个现在已经不行了,因为审美已经发生了转变。
我想我们谈人文瓷砖大家都懂,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可能不是简单把铜钱印上去。
1
姚若晗:刚才大家对如何定义了解人文瓷砖,我做补充一点。我印象比较深刻是于老师说的问题。发展前进的行业应该有一些务虚的东西,有一些企业家参与务虚的事,就是在务虚和务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观点比较有吸引力。他说,很多大的单向很有前瞻性。
我认为,人文瓷砖首先应该基于满足人心灵需求这是出发点,通过设计和技术的系统呈现。在设计层面上,首先要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然后你要有技术支持,这个系统呈现不是搬一块砖,最重要达到核心标准就是说,于心灵产生共鸣的瓷砖,我们看很多东西没有产生相应的感觉,觉得仅仅是视觉上好看而已,这是不够,因为他打动不了你。
最后一个问题,大家不要说太长,每一个人不要超过两分钟。我们如何看待人文瓷砖未来趋势,这个未来趋势大概是三个点。1、什么时候在行业兴起;2、它会持续多长时间;3、多大的力度,产生多少影响,或者这个行业处于什么定位。从这几个维度每一个人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李新良:我非常崇尚乔布斯的一句话。第一点,消费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第二点,战略是打出来。其实我们要做人文瓷砖,就是战略性的产品,或者是一个项目,一个产品,所以人文瓷砖市场能走多久,我觉得取决于谁当这个领头羊,做从0到1的事情,市场永远是存在的。
鲍杰军:这个话题有不确定性,对于这个行业,今天的会议其实很重要。起码有一个引领作用,让大家真正去理解所谓人文瓷砖,以及我们所谓的人文自信,消费升级过程当中,他应该起一个作用。如果我们在这上面不断去探索,我觉得一定是有未来的,触动感情心里的东西,我觉得发起是艺术家,由设计师、工程师,包括这些企业家,市场营销的同仁们共同去推动这个事情。
濮列平:人文瓷砖时代已经到来,这是毫不疑问的,关键我们怎么去为它服务,谁为它服务。这个涉及到我们产品数控问题。其次,老姚刚才提到他的前瞻性市场,我自己也在写一篇文章,关于未来世界发展格局,下一篇文章是伊斯兰文化能否成为未来的引领者,其实我在谈中国文化有很多年,周期和信息革命的概率不会低于50年,今后过百年的年纪都不算什么东西,我们这一代能过百年了。关于人文瓷砖,我为什么要谈伊斯兰文化,穿越“一带一路”是在伊斯兰地区,伊斯兰和中国都是崇尚自然文化,所以伊斯兰教也是这样的。实际上,今年我在柬埔寨,做了一个项目,汉字艺术可以跟柬埔寨结合。
汉字艺术空间设计已经进入意大利品牌,所以世界是交融的。刚才鲍工提到自然,他们做了很多取舍,是技术严谨过度,这样的国度看到西方优化、写实文化,今天我们无非把这个系统和我们的系统做一种融合,我们系统做心性和自然融合,他们是要第一,同时我们的艺术和手法是心性艺术。
下一步,我写《再也不再用中国的钱去宣传美国》这篇文章,人文瓷砖路程非常光明,我们参与“一带一路”,瓷砖行业怎么样参与,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你要跟当地人文环境做结合。
罗智林(红蜘蛛瓷砖[企业总经理]):我其实非常同意濮老师刚刚讲的。人文瓷砖或者人文时代已经到来了。说直白一点,其实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喜欢人文这方面的东西,都有他的心性和情感,只是程度不同。每一个时期,生存基础需求的消费者可能是占比较大,像我们78年,甚至我们立国以来那个时候,生存是我们的需求,所以邓小平给我们讲先解决温饱。临界点出现,接下来能有多长时间。人类共同拥有文化结晶是亘古不变,它可以延续多久呢?我的看法是没有停止的一天,只不过他用一个什么方式再呈现出来,对应不同追求模式的消费者。
于立:我觉得人文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要紧抓下一个,刚才我说85后到95后的消费,这个十年到了蓬勃发展的转型,现在的消费和以前的观念有所颠覆,我看别的行业的东西,出现了业态技术。业态技术可以跨界做衣服,做其他的东西,跟金属没有关系。这个行业突破不一定说陶瓷突破,凡是重大突破都是跨界,重大突破,下一步,佛山人必须跨界交流,才能迎来人文时代的到来。
姚若晗:关于人文瓷砖议题的碰撞,第一个阶段结束。下面我们进入跟台下嘉宾互动探讨,可以指定哪个嘉宾回答你提的问题。
提问者一:各位嘉宾好,上个月,很多中国陶瓷人都到国外参观学习。似乎很多中国瓷砖在很多方面都赶不上国外,比如说生产,国外自动化比国内强,国内设计比不上意大利。人文瓷砖是中国瓷砖建立陶瓷自信心的开始,我想问鲍总您认为现在的瓷砖哪个方面比国外强一点,未来陶瓷能不能建立我们自己的自信。
鲍杰军:其实现在我们挺自信,去意大利旅游、访问、交流都是很正常。因为现在中国瓷砖行业,建筑陶瓷已经非常强大了,我们已经有上百亿平方米的产量,意大利才三亿。中国市场大,全球差不多50%市场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群体,为什么会没有自信,在生产方式上不断创新,装备研发上引领,包括在工艺上等。
说实话,现在不是和意大利打擂台,哪怕我们占了90%的优势,别人的10%我们还要去学。这恰恰是我们代表中国建陶行业的未来,我们的人那么谦虚、爱学习,我们每年都有大量人去意大利,这不是自信,是已经相当自信。所谓建筑陶瓷行业,我们和意大利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我觉得还要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共同发展。这就是习近平追求的全球命运共同体,所以刚才谈到“一带一路”问题,“一带一路”干什么?其实就是要建立打通通道,在全球、全世界建立所谓中国人创导命运共同体,对于中国陶瓷,现在我们很自信,但是还是要继续学习,谢谢!
提问者二:我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我们鲍总。博洛尼亚展刚结束,我们国内陶瓷展也正在举行。鲍总您作为我们行业资深代表,您觉得中国的陶瓷展对以后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
另外,作为参展意大利展,老板们去意大利,我表示理解,但是我们行业一大批人全部跑到意大利。刚鲍总也讲到我们很有自信,但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不能把世界风向,过去风向的搬到我们中国来?
鲍杰军:意大利展跟商业模式吻合,是通过展览会定单,所以他必须利用这个展览把全球经销商召回来,然后推出新产品,定单回去生产。为什么我们中国展览搞不起来,是因为我们没有这种需求,说实话,我们真正去意大利参观人能呆多久,以前看三天,一直呆在那个地方,一块砖一块砖看,现在去一天,上午看看,下午看看就走了,现在很多人都去旅游,去参观工作或者去搞合作,去吃美食,真正看展览大部分只有一天时间。
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去参观过,不是说展览没有价值,是没有这种需求。现在在中国跟经销商交流太频繁,每天他可以去,我们来,微信电话都可以,我们不是采取所谓定单制的模式,随时可以发货和下订单。
第二,关于瓷砖,今天刚刚收到一个信息,一个朋友在加拿大,他正在搞广交会,他说看到我们四个系列的产品,这个系列产品看了之后在加拿大很实用,他说看看能不能去推广一下,这是我们的改变。现在我们所谓新一代产品,包括我们国内很多新一代产品,他跟国内最现代的已经接轨了,我们以前做出口,欧神诺做5%都没有,因为之前我们国内大量做出口都是接受国外定单,帮他们生产,他们定10000方,我们要做15000方,所以5000方就废了,但是现在刚好又有一个机会,我们现在做的产品,跟我们的品牌影响力足够把这个东西往国外推,根本不需要他们的定单过来。我们的产品已经接轨了,非常国际化。品牌推广,我觉得这个时机又到来。
还是回到人文瓷砖,人文应该有国际人,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时候由艺术家发起,中国的艺术家所谓的一点艺术,带思想的东西进去之后,把它变得更能够触动心里,所以说人文瓷砖是有思想的瓷砖。
姚若晗:谢谢鲍工的回答。
提问者四:罗总我是《陶瓷资讯》报社记者吴丽娇,我想问您一个比较务实的问题,红蜘蛛瓷砖是首个提出人文瓷砖概念的企业,那么接下来如何落地?怎么用产品去表达文化?谢谢!
罗智林(红蜘蛛瓷砖[企业总经理]):非常感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今天能够画龙点睛问题。在我的心中,人文是一直以来存在的,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我们有思想,我们现在科学这么迷惑,特别是黑猩猩,他也有思考,计算的能力,甚至一些战略部署的能力,但是它是没有文化体系的,没有办法通过一个文化体系构建出一个巨大的群落居住能力。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大国,其实不是通过权利来建立这个大国。我说我喜欢中国文化,我可以看得到是什么?我们今天说炎黄子孙,一路都是讲文化,所以他才能统一中国。
欧洲是怎么样?欧洲文化从来都是四分五裂,这是大家体系很不同,欧洲讲公平公正,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个性思想,所以独立你看到他花了很大能量,想搞一个欧盟,欧盟从来没有成功过。接下来就是我们人类既有他的个性,同时他也有文化,这个文化,必须是在与时俱进的情况下。建立起来。我们这个文化体系里面有包括西方传统文化的,需要落实到我们的消费者层面,具体落地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我们以前所谓基础需求就是对一片瓷砖的需求。今天的基础需求是对一个整体空间家居空间的需求,这个还是基础需求。比如说我们自己的公司,我们的提倡开发产品,我们不再叫开发产品、研发产品,因为我们要彻底转变成空间设计思维,我们是空间设计的开发,不是产品层面开发,消费者他要的不再是产品,临界点到了没有?为什么临界点已经到了呢?因为陶瓷行业相对来说走得慢一点,在衣食住行里面相对慢一点。
无论是中国和国外,服装都没有仿天然这种设计,它是以人文设计为主的。饮食也在变化,我昨天还和我们公司的一位年轻高管沟通,他说他现在所有朋友出去旅游,有一些现象,老外做过一个调查,是怎么样呢?都是喜欢深度旅游,年轻人也喜欢深度旅游,他们喜欢住在比较好的酒店,那个比较好的不是说800块钱,而不是1500元钱,是有主题2000多元钱这样的文化气息里面,社会早就越过这个临界点,只不过在我们这个行业发展慢一些,不代表这些消费者没有这样的需求。
今天早上讨论很长时间就是要讲有没有这个需求,这个需求也是在快速变化当中,我们都注意到,这种需求是因为社会发展太快。大于我们过去200年,老外用200年时间,走完这个历程,我们用不到40年时间要走完这个历程,因为互联互通之下速度更快。200年前我们停留在一个分子结构,没有多久之前,我们是一个原子世界,到了今天是量子世界,量子世界就发生量子纠缠,通信发展,让我们沟通速度更快。量子作用之下,让我们神经原传递速度更快,你可以听到高山音乐,想象高山画面呈现在你面前,这就是为什么有高山流水,科学证明了它的存在,这种设计让消费者通过我们整体空间元素设计,产生一个美好的构图。
于老师刚才提到,某一些书法很简单,就是极简的状态,他把所有文化体征呈现在书法上面。书法没有太复杂的东西,你不需要很多技术上的支持,你只需要心想,呈现在白纸上面,所以我们说看这个字就能看出这个人,他跟人心灵共鸣。谢谢!
相关知识
红蜘蛛瓷砖发起“首届中国人文瓷砖高峰论坛”,陶业又诞生“人文瓷砖”新品类
首届中国舒适家居高峰论坛即将亮相国际暖通展
行业动态:首届中国锁具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首届中国泛家居高峰论坛暨中国家居行业赛艇联盟成立大会即将举办
公益行动助力绿色家居 首届中国环保家居发展论坛今日在京举行
2011年中国首届竹材装饰推广高峰论坛(图)
首届中国家具电商论坛5---家居电商创新
解密新常态 第五届中国家电发展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20届中国地板行业高峰论坛,久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恩玖论地板产业转型升级
第22届中国地板行业高峰论坛第1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