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2018保鲜冰箱选购指南Top3:海尔、西门子、容声

2018保鲜冰箱选购指南Top3:海尔、西门子、容声

https://m.biud.com.cn 2018年01月08日17:40 家居装修知识网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冰箱行业创新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智能、节能、保鲜、大容量、设计等都是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然而,回归到消费者购买冰箱产品的本质需求,仍然要落在保鲜上。也正因如此,各大品牌在近年来陆续推动保鲜技术的迭代升级,提供健康、安全的食材保鲜方案。基于这样的行业背景,2018年冰箱选购指南中,小编将保鲜技术当做了最主要的选购依据,并按照2017年最后一周的中怡康排名前十的十大品牌,来综合分析各品牌的保鲜技术优势。

  第1名:海尔冰箱

  海尔冰箱作为27年中国第一,全球第一10连冠的品牌,2017年中怡康最后一周数据显示,海尔冰箱+卡萨帝冰箱累计份额占到35%,排名第一。在保鲜科技创新方面,海尔冰箱不仅发明了干湿分储技术,首次实现干湿分区。今年还发明了全空间保鲜科技,是首个关注冷冻恒温保鲜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品牌。而且,海尔冰箱凭借干湿分储技术主导了国际首个IEC冰箱保鲜标准制定工作,也就是说冰箱行业未来在保鲜技术上的创新,都要以海尔冰箱为标准,其科技实力可见一斑。

  第2名:西门子冰箱

  西门子冰箱作为德国最强的传统冰箱品牌之一,对冰箱的保鲜技术创新也非常重视,2017年最后一周中怡康份额占比12.25%。西门子创新了零度保鲜技术,让食物温度保持在无限接近零度却不低于零度的状态。2017年,西门子冰箱升级Plus技术的零度保鲜冰箱中,还采用了革新的风冷技术和风路设计,也加强了零度保鲜的稳定性。

  第3名:容声冰箱

  容声冰箱以10.79%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三,在保鲜技术方面,容声冰箱在2017年提出了一个“生态养鲜”的概念。具体的保鲜技术其实还是以其VC养鲜魔宝作为基础的,增加了空气净化仓和纳米水雾技术,食物在保鲜的过程中实现被动补水,避免风干等现象产生,从而实现自身的保鲜效果。

  第4名:美的冰箱

  近年来,美的冰箱主推温湿精控冰箱产品,冷藏室设有独立变温抽屉,多个立体感温探头全时全方位检测冷藏室温度,实现温度精控,提供不同的温湿度组合空间。搭配独立气候舱,舱内配搭调湿搁架,从而达到精细调节湿度、有效延长食材保鲜期的目的。

  第5名:美菱冰箱

  美菱冰箱在保鲜方面的招牌是“呼吸增鲜”和“水分子激活保鲜”,概念很新颖,最近推出的M鲜生冰箱就属于这一类。其实就是通过共振力改变水分子的结合形式,将水分保留在食品中,减少汁液流失。

  第6名:三星冰箱

  韩企的产品格局和功能发展的都比较成熟了,所以三星冰箱近几年的创新点主要都是外观设计方面。其实在保鲜方面,三星冰箱也有一定的创新,除了创新金属匀冷技术之外,在隔热材料上也有所革新。

  第7名:博世冰箱

  博世家电是欧洲著名品牌,经历发展百余年。在保鲜技术方面,博世重点打造了带有“主动增湿”技术的博世·保湿鲜生代产品。冰箱中内置“水养鲜空间”,搭载主动增湿模块,让内部的果蔬保持鲜湿状态,令保鲜更加长久。

  第8名:松下冰箱

  虽然松下冰箱的声音越来越少,可是市场份额依然是有的。在技术研发方面,技术迭代速度相对缓慢。目前在保鲜方面,松下冰箱主打的是银离子杀菌除味功能和微冻保鲜功能。

  第9名:海信冰箱

  海信冰箱在中怡康排行榜中居第9位,发展步伐还是很稳健的。在保鲜技术方面,海信冰箱拥有双离子除菌养鲜技术,并将SPA水离子保鲜与正负离子除菌技术整合起来,通过双离子科技装置实现“合二为一”的全新创新,给消费者提供了双重健康保障。

  第10名:伊莱克斯

  伊莱克斯作为瑞典知名品牌,在全球家电行业享受盛名,今年的全球品牌销量占比1.70%,外观设计仍是其最主要优势。在保鲜技术方面,伊莱克斯近几年的创新并不突出,功能点仍是以传统的风冷技术和复合生态养鲜系统为卖点,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保鲜需求。

相关知识

2018保鲜冰箱选购指南Top3:海尔、西门子、容声
风冷时代三门冰箱对决:海尔VS西门子
2019中国汰旧换优电视选购指南发布 海尔、华为、索尼等爆款入选
中怡康第45周冰箱数据出炉:海尔保持第一,西门子超容声
中怡康第45周冰箱数据出炉:海尔保持第一,西门子超容声
冰箱TOP3格局逆转:西门子反超,海尔仍第一
2013冰箱行业高峰论坛 海尔集团揽获10项大奖位居行业榜首
中怡康:冰箱洗牌?海尔第一、容声反超
高端冰箱选购指南:卡萨帝西门子等5大品牌受欢迎
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唯一获 “人民匠心产品奖”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2018保鲜冰箱选购指南Top3:海尔、西门子、容声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70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