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东莞吹响新一轮大招商冲锋号

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东莞吹响新一轮大招商冲锋号

https://m.biud.com.cn 2018年06月21日17:53 家居装修知识网  

今天,一场高标准的千人产业招商大会在东莞举行,这也是东莞“史上”规模最高、范围最广的招商引资会议,借此举全市之力掀起招商引资的新高潮。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近年来,东莞在多个领域同时实现新突破,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蝶变之路。当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吹来,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创新“大动脉”上,东莞以新一轮大招商推动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东莞进一步提出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制造中心”的定位,推动协同式全域创新,重塑面向全球化的开放格局,撑起大湾区的“制造脊梁”。图为东莞南城。孙俊杰摄

新机遇

大湾区和科创走廊机遇深度叠加  

今年5月底,“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交通枢纽——虎门二桥主桥全线顺利合龙,明年通车后从东莞往中山、珠海、澳门乃至往粤西城市将提速一倍,从南沙到东莞缩短10公里,从东莞到番禺则将缩短半小时车程;今年9月即将开通的广深港客运专线,使东莞到深圳福田的距离缩短为28分钟,到香港的距离缩短为33分钟;在建的穗莞深、佛莞惠城际轨道在东莞十字交汇,连接起广深惠三地的中心区;东莞10条规划中的地铁无缝对接广深……

东莞与广深港的“一小时都市圈”悄然提速,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发达交通网络,正成为东莞新时期参与城市竞合的“秘密武器”。

地处穗深港经济走廊的东莞,改革开放40年来,依靠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系吸纳来自全球的资源,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工厂”。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布局下,这块热土迎来新的时代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正从蓝图一步步走向现实,东莞日益成为大湾区东西两岸半小时经济圈交汇的核心区域;去年以来,广东省提出对标国际打造“中国硅谷”——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广深同为建设主体城市的东莞,迈出了向创新型一线城市进军的步伐。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在这两大历史机遇深度叠加的时刻,东莞进一步提出了要打造“国际制造之都宜居生态之城”这一新的城市定位,推动协同式全域创新,重塑面向全球化的开放格局,撑起大湾区的“制造脊梁”。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创新和转型,很可能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肖恩·伦道夫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兴盛于大量运作高效、触感敏锐的企业,最终形成强大的产业动能。

目前东莞集聚了超过100万户市场主体,8万多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6000家,先进制造业占比超过了50%。大湾区城市群中,香港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广深创新能力的攀升,再加上东莞的坚实制造业基础,三者要素和价值链的互补整合将迸发出巨大能量。

从深入实施“倍增计划”到积极构建智能制造全生态链;从牢牢抓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这一“牛鼻子”的“育苗造林”计划,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厚植质量和发展优势的“树标提质”行动;从着力培育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新兴产业,到打造知识产权强市……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嫁接强劲的创新驱动力,使强大制造业与创新力量正在深度融合,在粤港澳大湾区赶超世界级湾区的梦想中,东莞正以实干担当历史新使命。

新空间

推进产业空间腾挪升级

走进松山湖高新区,伫立“松湖花海”旁的“华为小镇”已经基本竣工,这个占地超过1900亩、湖光山色的集群欧式建筑,让人仿佛置身瑞士茵特拉根小镇。同时,松山湖加快了与大朗镇等周边地区的交通接驳工程,其中包括了从犀牛陂村修建接驳松山湖环湖路的佛凹一街,这条道路打通了犀牛陂村接驳松山湖华为终端的“最后一公里”,这里将为华为项目引进的上万名人才提供生活配套。

103平方公里的松山湖国家级高新区,拥有大学创新城、台湾高科技园、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平台,集聚了华为终端总部等龙头企业,正日益成为东莞强大的创新引擎。2017年,东莞作出园区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将松山湖与周边六镇组成松山湖片区,共建“大园区”,充分释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红利,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去年以来,松山湖片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园区统筹组团发展在各领域全面提速。

今年3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按期、高质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并通过了工艺鉴定和验收。这一全球第四大散裂中子源、我国迄今最大的科学装置正是坐落于松山湖片区的大朗镇。依托散裂中子源,东莞将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5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省材料实验室,积极引进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这里未来将成为新材料、微观粒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区。

距离松山湖20多公里,是镶嵌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的又一颗明珠——滨海湾新区。

2017年,由原长安新区重新定名、扩容、理顺机制后,滨海湾新区的面积从20平方公里扩大到包括海域面积在内的83.2平方公里,极大地破解了东莞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新区西接南沙自贸片区、东临深圳的大空港和前海自贸片区新区,形成了连接广深、港澳等创新高地区的有力联系纽带。

满载着东莞未来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希望,这片区域正成为投资者争相追逐的沃土。1000亿元的紫光集团芯云产业城项目于今日全市招商大会签约,将打造5G技术研究院产业中心、紫光云华南总部基地产业中心等,这也是东莞历年来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项目。同时签约的还有围绕人工智能的AI+未来产业园、欧菲光电影像产业项目、全球贴身衣物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品牌中心项目……此前,以vivo、OPPO手机为龙头的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也已落子新区。

东莞还将推进超过60万亩具备改造潜力的“三旧”改造项目,整合超过3万亩连片土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空间资源保障。

新政策

数十项重磅政策最高扶持近2亿元

在今天召开的2018东莞市产业招商大会上,都市丽人将和滨海湾新区签约。都市丽人将投资20亿元在滨海湾新区打造全球贴身衣物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品牌中心项目。公司副总裁杨志告诉笔者,作为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亚洲第二、全球第六的贴身衣物品牌,都市丽人将把滨海湾的项目打造成为供应链金融、并购、品牌以及研发中心,支撑都市丽人未来的发展。

都市丽人项目只是众多项目扎根东莞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大项目进入东莞,得益于东莞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力度空前的招商引资政策。

最近一个月来,东莞陆续对外发布了“招商引资重特大项目十条”“高质量利用外资十条”“促进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意见”“扶持企业上市发展”等系列招商政策。这些新发布的政策扶持力度大、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受到企业好评。

在扶持力度上,以“高质量利用外资十条”为例,该政策共涉及30项举措,其中有10项为财政资金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以拿到东莞扶持4500万元,如果加上省的扶持,每家企业的扶持最高可以达到2.5亿元。为兑现相关奖励承诺,东莞将三年安排10亿元。“促进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意见”提出对新迁入的综合型总部企业,最高奖励1亿元,新迁入的职能型总部企业最高给予5000万元奖励。而符合条件的新引进重特大项目,每家企业最高可获扶持近2亿元。

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东莞明辉服装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连汉森表示,“高质量利用外资十条”提出的企业最高可获得扶持资金2.5亿元,这个支持力度非常大。对提出的鼓励外商参与智能制造关键领域突破、推动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化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观点则非常认同。

在涉及面上,最近陆续出台的政策涵盖了招商方向、平台搭建、创新招商方式等多个方面,涉及招商的各个方面。如在招商方向上,东莞提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五大领域,分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终端、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池、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十大产业上取得突破。在平台搭建上,东莞将建设招商信息化平台,及时发布、收集和反馈招商信息,宣传东莞招商政策和营商环境。

目前,东莞正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创走廊两个重大战略机遇,因此在此次出台的系列政策中,东莞提出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主动承接深圳、广州、香港等城市优质产业转移,吸引更多企业来莞投资。在招商地域上,提出加强对欧美发达国家及北上广等的招商交流,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一批优质企业和央企地区总部。对引进的重大项目、特大项目给予效益贡献奖励、固定资产投资奖励、贷款贴息、用地支持等优惠。

新品质

“高颜值”塑造城市新竞争力  

“双飞燕杨柳风轻如杏雨,流水画桥西,山外红楼倚……”一湾河水从村中穿过,小龙船停靠埠头,座座凉棚依水而建,悠扬的粤韵从祠堂里传出。近年来,麻涌镇投资1900万元,对麻一村等三个村落进行改造提升,连片再现古梅乡韵的岭南水乡风情。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城市改造,如今的东莞,岭南的文化、风貌和底蕴不断被挖掘和包装,城市“颜值”刷出新的高度,外界印象中的这座传统工业城市,逐渐变得温暖而柔软。

在谢岗镇西北部的银山湿地周围,碧水蓝天相映衬,水禽在碧野田间相嬉戏,呈现一派绝美的山水画卷。不远处的银瓶湖湿地内,水沼相连,各种水鸟穿梭其中,景观秀丽优美。

东莞拥有上千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22个森林公园、14个湿地公园、6个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7.4%,拥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花园城市”和国家级森林城市等“绿色标签”。“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香处处春”成为东莞的真实写照。

2016年底以来,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多条流域由污变治,再现水乡风光。根据行动规划,“十三五”期间,东莞将投入338亿元治水,力争在4年内新建2800公里截污管网,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市截污治水一体化格局,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新景致。蓝天保卫战和净土防御战也在积极推进,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

同时,东莞还大力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进一步提高社会安全指数,促进文化繁荣兴盛……一批批规划新建的公办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在全市“次第开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日益完善。

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人才。2018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聚焦“美丽东莞”建设,提出用3年时间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力争以3—5年上万亿的投资,打造中国工业城市绿色发展样本和典范。

“第一次到松山湖考察时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天蓝水绿,跟我们在国外工作的环境很相像。我来东莞生活后,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2016年,英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实验室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张书彦举家回国,来到松山湖担任东莞材料基因等理工研究院院长。东莞城市品质和内涵的全方位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像张书彦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

莞邑大地掀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浪潮,全市上下正以锐意创新的理念,只争朝夕的精神,立说立行的作风,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强烈共鸣与合力在同一个方向凝聚、升腾。

东莞城市名片

数据

7582亿

2017年东莞生产总值7582亿元。

12264亿

2017年东莞进出口总额达12264亿元。

5000亿

过去三年,全市新引进项目超过1万宗,协议投资总额接近5000亿元,实际投资金额约2600亿元。

49家

目前东莞已吸引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投资,累计利用外资924.8亿美元,4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东莞投资项目近100个。

15万家

东莞拥有市场主体超100万户,工业企业超15万家。

4058家

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58家、上市企业44家,千亿级企业3家,百亿级企业12家。

相关知识

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东莞吹响新一轮大招商冲锋号
谭柱辉:东莞楼宇经济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橱柜企业发展定制模式 寻求新一轮再扩张
橱柜企业深入发展定制化 寻求新一轮扩张
新一轮消费升级启动,老板电器等高端厨电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面临新一轮调整 海尔商城促使电商平台转型
家居行业整体遇冷,企业开启新一轮开店争霸战
海南家具业发展步履艰难 面临新一轮洗牌或倒闭
房企进入新一轮调整亟待加速转型
长沙调整购房公积金,蓝色海岸掀新一轮购房热潮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东莞吹响新一轮大招商冲锋号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72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