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面对学术行为,特别是人文艺术类方面,基于学术评判的主观性与多极化特征,往往更多需要凭藉学者个人的学术诚信与良知,在短期内难以有简单清晰的求证。致使越来越多的机会主义者,借用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保护伞,大胆学术腐败,乃至黑化,从而满足了多层面急功近利之心。
很难说清,是社会的急功近利侵蚀了大学的圣神与求是精神,还是大学的急功近利导致社会道德水准滑坡?
但,知识界与教育界的存在,无疑对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起着引领与规范作用,大学更是肩负知识传承与道德建构的社会使命。
本文笔者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近三十年,通过近距离观察,所见存在于一些地方性综合大学,尤其是理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之中,艺术与设计学科近五至十年中的现状。相对整体高等教学而言,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片段,想必亦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一、急功近利,自上而下
急功近利,是近年来各行各业司空见惯的常态。“大跃进”式的思维,反复轮回,有其产生的必然土壤。
受制于急功近利之心的驱动,在高教系统的上层设计思维中,产生了众多的指标、考绩、排名……。从而导致在学术上走向标签崇拜化、数值偶像化的形式主义与教条机制。如:“双一流”大学的口号;如形式主义的人事职称评审;又如学科评估及科研考核的教条式量化;还有永远没完没了重复的表格……。这些均耗费了全国高校老师日常工作的绝大多数时间精力。而且,此类工作除对数值指标的对应满足外,几乎越来越脱离了具体学科方向的专业特征,使自上而下的官僚作风与深层次专业外行相接应,催生出凡事一刀切的铁律,全然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与务实精神,进而在大学中,为科研、教学、排名等大跃进作风,开启评估机制上的保障。
二、急功近利,自下而上
有自上而下的急功近利,必有自下而上迎合反应。
在基层大学中,为满足各项指标、标签、数值的考核,开始公开挑战求真务实的学术底线,大面积造假欺骗:从“学科评估”、“学位申报”、“一流建设”、“科研考核”、“经费申请”、“项目评审”、“经费报销”、“校企合作”等 ,全面形成了一张腐败的网链,以此满足表面光鲜的表格式成果,继而绑定了基层官员的仕途升迁,本质上是在满足急功近利之下的,个人利之主义与机会主义的表现。
如此滚雪球般的效应,最终使急功近利之心被投机钻营者降服,其事例不胜枚举。
比如,就国际情况而言,恰如《环球时报——环球网》最近发表的文章,标题为:《韩国大学成中国“博士学历工厂”》。文中指出:“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分析,中国政府目前正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政策,‘拿博士学位’自然成为目标,这种需求正好让苦于找不到生源,收入捉襟见肘的韩国大学看到希望,双方一拍即合,出现众多中国大学老师来韩‘读博’”。同时,文章又指出:“一些韩国大学开设的博士课程和论文审核被揭违规操作,招来中国驻韩国使馆抗议,质问韩国大学的文凭还能让人相信吗” ?但是,不论中国使馆如何质疑,一些大学依然以人材引进为由,重金调入韩国“博士”。据悉,都是因为学校“学位申报”与“评估对标”之需。
又譬如,就国内情况而言,一些院校中在科研任务中,出现“横向经费”的要求,“横向经费”原本是为了反映学校科研创新所能为社会提供的价值,并以校方实际入帐的合同经费为指标。而在现实中,却成了按不同职称,摊派相应经费数目给每位老师的考核指标,从几十万至上百万不等,并导致不少老师为完成“横向经费”自掏腰包,甚至举债完成学校下达的“横向科研经费”。其目的就是借科研之名,汇积全校老师共同上交的巨额经费数值,以作为校方政绩体现和高校排名之用。以至于有一年底,因短期内学校科研帐号猛增大量经费的异常情况,引起市审计部门关注而一时帐号被关。
三、不合理的评审机制
所有不合理的评审机制,几乎都缘起于各层急功近利与机会投机的双重联姻,并全面存在于“日常教学”、“人材认定”、“科研任务”等方面。如此评审机制中的不合理性,不仅严重扭曲、背离了教学与科研内容本身,反而为求取评审的表面化、形式化、买卖化,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一大批伪劣科研,假冒专家被贴上各类光鲜的头衔和标签,同时却湮没、排除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对象与内容。
此类不合理的评审现状,不但针对每一个在校的个体层面:如教师职称评定、科研任务考核;同样亦针对教学、学校层面:如学科申报与本硕评估、学校间的科研排名、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申报等。
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各类评审,明显存在一个问题:评估无视学术成果本身,无视学科差异化和多样性。人为预设一系列指标,通常是极不合理的指标,在评审中强行将不同的成果绑定在统一预设的指标上套用。凡是能够套用成功,则可算为成果;反之,则一概排除,不予认可。如此形式主义的做法,虽说方便了评审,却漠视了鲜活的专业成果与差异;进而更回避了对评审“专家”自身学术判断力的考验。
在此,仅以教授职称评审为例,即可窥见存在于评审机制中的不合理现象。
在近年来,尤其是近五年内,艺术设计类的职称评定,同样是预先设定了几个申报前提:第一,近五年内在“核心期刊”发表三篇论文;第二,横向科研经费到校帐号100万以上、或纵向科研经费,即国家基金到校帐号30万以上。如果缺少其中一项或不满数量要求,则不具备参加申报的资格。
那么,所谓的“核心期刊”又是什么回事?难道能够真正肩负起面向全国艺术设计类众多专业方向的权威使命吗!回答无疑是否定的。
首先,仅有的几本艺术与设计类的“核心期刊”基本出自几所艺术院校的校刊,且往往同纯艺术门类合在一起,内容之广杂,无专业针对性,且缺乏足够的专业深度与影响力,基本无法代表中国目前的设计水准。比如: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即是如此。虽然全国目前开设环艺设计的高校达1500所,中国环艺设计师已成世界上最大的设计师群体,但,至今仍无一本该专业的核心期刊,因此国内外一些真正重量级作品及文章,鲜有在此类“核心期刊”上出现。
其次,这些艺术类“核心期刊”,依仗着众多全国艺术类老师申报职称时,所必备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规定,长期以来公开进行论文发表买卖,并且明码标价,每篇从一万飙升到四万,还需常年排队,买卖供不应求,排队时间一至三年不等,甚至还出现只要加钱,文章亦可由核心期刊代劳配送。如今,有更多院校研究生学位答辩的前提条件,也同时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至三篇不等。如此,全国在此门类所涉及到人数之庞大、腐败规模之广、作恶方式之公然,令人惊愕!而且论文的公开买卖,在高校的职称评审与科研考核中,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如此情况还能出具发票,由申报人所在单位专款报销,成为制度化管理,从而形成论文买卖一条链的怪象。
同时,另一职称申报条件,在美其明曰“横向科研”的托辞中,同样明码标价,要求教师必须到款校科研帐户一百万人民币以上。但许多从事人文类、基础类、艺术类研究的老师,并不是混迹于社会商家与大学校园之间的业务员。面对此项规定,最终自掏腰包,忍气吞声,自觉杜撰一份虚假的科研合同,提交校方科技处,典型的逼良为娼。
而纵向“国家艺术基金”等申请,笔者认为,完全仰仗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能力与个人道德底线。大量国家财政的支出,是否值得与必须,在此暂不多议。
上述不论是有关核心期刊的论文发表,抑或科研经费的签约到帐,这些申报职称的首要条件,这些年在大学中均直接与金钱买卖挂钩。而其它能反映学术成果的重要方式,一概遭到拒绝。比如:正式由国家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则不在必备条件,那怕申报人著作等身,亦进不了第一轮评审;又如:在全国性的专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获奖者,包括金奖获得者,同样挤不进入门的条件资格;甚至实际竣工完成的社会项目,并且获得业内及社会的认可与欢迎,只因没入校方帐号,合同签署方不在校科研处名下,这样的成果同样亦一概不计入项目科研工作的认可之中。
上述显而易见的学术成果,为何均不予认可?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成果都不能作为大学排名的硬件指标,不能作为基层行政人员考绩的成果光环。而能对应套用预设指标的,首先就是所谓的核心期刊的论文发表及横向、纵向科研经费的数量。
一句话,算不算成果,不以成果内容本身而定,而以“成果”载体呈现的方式能否有助学校排名指标来决定。如此的评审机制,为不实之学术风气的盛行奠定了机制保障。职称评定实际上就是近120万之买卖代价。面对如此形式主义,一刀切的官僚做派,若想保持学者的尊严,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则需自动放弃此类申报。
四、唯论文之灾与系列关联性
学科专业不同,展示自身成果的方式亦应该不同,而非“一刀切”的“论文”所能反映。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常识。
论文,作为研究成果的呈现载体,最合适的方向是自然科学。对此,论文的表达形式在理工类学科中,具有无可挑战的权威性与唯一性。
但,对于人文、艺术等学科,同样亦具有自身呈现成果的方式,你不能同时要求画家、音乐家、建筑师等都以论文作为衡量其专业水平的唯一尺度,往往在艺术设计领域,作品才是终极硬道理!论文时常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处于从属性地位,其职能仅是对设计与艺术创造的解说,或是揭示。与直接创造表现作品的成果相比,完全不在同一水准层面,除了艺术、设计史论专业外。
难道世界也需要求达芬奇写一篇论文,才能体现他的艺术水平,而不是其创造的《蒙娜丽莎》吗?如果曹雪芹在世,也许当下连讲师都评不上。大学又怎么可以发展到如此僵化教条的地步呢?
盛行于当下高校中的论文制造,已然造成了唯论文评估机制之灾难。具体反映在:一、背离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埋没专业创造力,对学术成就的认定出现避重求次的简单化方式;二、相比作品的创造,论文方式相对抹平了专业水准的差异,使机会主义者借用一刀切的论文机制,巧取豪夺、混淆视听、骗取学术资格,从而诞生一大批掺水“人才”。所以学术骗子往往最喜欢“核心期刊”,因为他们只能在“核心期刊”的平台上,才能实现交易买卖。三、一刀切的论文机制,形成不良,甚至腐败的治学之风,伤害了真正的大学教育,为急功近利的形式主义与教条作风,大开方便之门;四、对论文的发表,但求数量、只认刊号、不重内容;从而成为论文生产大国、世界学界笑话、影响国际声誉。
唯论文,尤其是唯艺术类“核心期刊”论文的机制,正在毁掉一部分专业教学,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这么浅显的道理与事实,难道当下的专家教授、校长院长、行政官员会不明白吗?
当然不是!因为“专家”需要、官员喜欢、学术骗子更是如获晋升通道。
首先,维系“唯论文”的考评,可以方便模糊“干货”与“水货”的区别,回避直接暴露专业能力缺失的窘迫,是一种巧妙的合稀泥转移。其次,论文的买卖交易,刊登发表、单位报销、系列评审等过程,构成了一张以金钱为先导,个人升迁为回报的利益链。且此链之庞大,涉及人数之广,足够保障一部分成员从中牟取利益资本。这种无形的利益网呈现出多向多极特征,而非通常单一的利益传输形式。如此受益者可极大规避了法治的风险,更深奥的是寄腐败的偶然性于必然的利益关系中,最终的获益方式,亦同样打破单一的节点对应,使触角已然伸向其它形式的捆绑式利益链。至此,杂志出版人、专家评审人、规则制订人、论文购买人、学术官员等,皆大欢喜,各自从此链中均获一杯羹。如此,唯论文的评价方式,方便了学术官僚对标签化的解读与满足,和资深局内外行对形式主义的追求与快感。当然,如此大面积公开的买卖,也许只存在于艺术与设计类的核心期刊。
论文情况是如此,其余问题难道就不是这样吗?
从教学到科研、论文到人事、在形式主义掩护下,造假成本越来越低。能轻松获得的,又何尝还需含辛茹苦、孜孜以求呢?
其实,大学之内,一切皆心知肚明!
到底有多少真实的科研;到底有多少有质量的论文;到底有多少务实的教学成果;到底有多少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只要这层窗户纸始终未被捅破,层层学官将继续装聋作哑!为何?因为各类教条化的考核标准,无形中绑定了各样的利益交换,自下而上的投其所好,是其间最重要的维系因素。那些短期内排名迅速上升的地方性院校,恰是掺水的典型证明。这样的考核评审,作为整个学院、学校的总体成绩,将直接与相应人员的仕途升迁与大学升格相关联。这已是当下大学官场中的潜规则。
而对于个别不愿出卖学格,不愿买卖交易的老师,往往相应的层面是有苦难言,忧闷在心。
五、关于“教授”
“教授”,素来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称号,是高学术水准的身份认可。
但,当下如此背离实际、追求表面形式的职称评审机制,使得如今“教授”这一称号的本意,产生严重的扭曲。
尤其是近五年中,艺术设计类方向所产出的“教授”,往往具备“双不高”特征。所谓“双不高”,即“学术”与“学品”均不高。
“双不高”教授的出现,是因为评审规则不与实际专业水平挂钩,反而鼓励虚假伪冒与金钱买卖,从而抹杀真正有学术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师。因此,当下评审中所提交的大堆过审材料,其实多半毫无价值;同时,通过如此大堆过审材料中所透射出来的,更是当下作为一个学者、知识分子在学术品格上的堕落。
大学中,那些真正有专业良知与实力的人,往往不愿出卖自身的学术人格,违背学者良知,并甘愿沉默。在我近距离范围内,即有一些这样的老师,因反感此类评审规则,至今拒绝申报职称,洁身自好。一批真正具有专业能力、学者品格的人,最终成为游离在此评审机制之外的人群。他(她)们平素低调、淡泊、却默默维系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底线,是执教队伍中的“稀缺资源”。
同样,越来越多的“双不高”教授也构成了大学教学与科研的新秩序,成为引领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和学科、科研评审的新决策者。在这样的氛围中,学术腐败开始得到“双不高”教授的捍卫与推动。
如前所述,因其艺术学所持有的多极化评判特质,敏锐的专业鉴别能力与高尚的学术人品,是成为唯一对专业评判可以信赖的因素。致使那些“双不高”专家教授们,从中领悟到“真诚”的学术态度是完全可被投机的“真谛”。凭借着院内学术委员会,抑或校外的专家评审团的权力与光环,这些新任“双不高”,极大的垄断了学术公正,在一些重要的评审过程中,形成一张黑色的网链,从以往学术造假,到走后门找人情的学术腐败,发展成结邦踩踏排斥利益圈之外的对象。如此,教授治校,在某些地方异化为利益帮治校,将学术腐败推向学术黑化。
同样的标签,不同的尺子。由于各地各校的差异,所评出的教授,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差距之大,令人惊愕。
与此同时,在各大学争夺“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本校、本地“双不高”教授的人数远远跟不上学校争一流的步伐,导致大量外省市的“双不高”教授被以“人才”引进为由,化巨资被调入上海高校。而这些所谓被引进的专家教授,除了满足一张标签外,实际专业水准与人品素养往往惊人的缺失,甚至难以完成本专业最基础的课程教学。日积月累,对大学的腐化、黑化起到加速作用。特别是个别来自某些充满狼性环境的“人才”,使近年来高等学府在人材引进方面蒙受欺骗与伤害。
越来越多的“双不高”,在充分享受社会所赋予“教授”这一光荣称号的同时,正在迅速抹黑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尊严。如此下去,“教授”则将成为被社会唾弃的对象。
六、来到的后果
大学的职能无非是教学与科研两大板块,而且此两大板块均是长期积累的系统工程。
但,急功近利的风气之下,又要求教学和科研快速见效,反复见效!如此立竿见影式的短期行为,显然与求真务实、长期投入的教学理念与科研精神背道而驰。
教学质量的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难以马上做出评估,甚至评估权本不应该仅仅归属于教育部门内部,正如对产品、品牌的评判权,并非来自其生产部门一样。可以看出许多成功的教学,是从每一位毕学生,从学校毕业后的成长历程中慢慢体现出来的,它是凭借专业教育,对人进行全面塑造的过程,是一个播种与收获的渐进过程。
所以,那些形式主义的表格式评估,根本不能真正反映出真实的教学质量,终使教学质量的意识,从当下的教学中渐渐淡出。而维系教学质量的,仅仅是依靠部分老师的职业良知而已。所谓的教学评估,无非是为满足各种形式化指标之下的忽悠与欺骗。
同样,在科研工作方面,所有学科都采用理工学科的考评方式,本身就是反科研的学术表现,是典型的教条化作风。做学问,最基本的底线仍是实事求是。但流行于当下高校中的形式主义标签化一刀切机制,从根本上扼杀了对学术成果本身的尊重;更有甚者,那些每年一次,三年一度的科研考评,完全是外行化的急功近利表现。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哪有每年定期收割的道理!于是,如此的考核排名,只能是逼良为娼,在学术上造成大片不实的谎言,面对各个高校堆积如山的论文科研,只能成为一场时代的笑话。
结果,我们离求真务实越走越远,更忘却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传统。在形式主义的保护伞下,掩盖了对教学、科研品质的追求,使得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近年来在艺术设计教学领域,开始不断退化,迅速缩短与其它地区艺术类高校进步的距离,甚至出现落后于其它省市院校的发展情况。毕业生质量每况愈下,出现硕士不如本科、本科不如专科、专科不如高职等现象。肆虐在艺术教育中的形式主义最终放弃了教学质量,从而助长了教育工作中的务虚作风,培养出深谙投机,避重就轻的利己主义者。于此同时,国家每年化巨资对大学科研的财政支助,往往换来的是一片表面繁荣,实则满足了机会主义、喂饱了学界腐败,成为一些“双不高”频频试水的乐园。以至于作恶成本之低、胆量之大,真是空前绝后。
相对而言,目前那些传统老牌的美院,因始终游离于综合大学,尤其是工科大学的行政背景,而较少受制于教条化的影响,更多正视学科本身的自律性要求,更多尊重行业内的社会评价,与当下普遍存在于综合大学中的艺术教育现状拉开距离。每年一度向社会公开展示的毕业设计展,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是“作品是硬道理”的诠释。
也许,综合院校的艺术学科,对整个大学专业层次的多样性及校园文化与人材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为艺术类单科的自身发展,目前看来是制约大于帮助。
所有的后果,缘于急功近利的连锁反应,在急功近利的背景下,借势形式主义外衣,实为以圈内外行为前提的利己投机行为。倘若真以追求毕业生教学质量,及学术成果的真实水准为评价原则,恐怕当下的艺术设计类教学,至少被关闭一半以上。
七、假如……
假如,我们能控制一些急功近利之心,少一点“排名”、少一点“评估”、少一点“指标”、少一点“一流”、少一点“表格”、少一点“基金”;多一点“务实沉默”、多一点“实事求是”、多一点“真实诚信”、多一点“质量追求”……
那么,谎言与造假就会少一点、“双不高”教授少一点,学术腐败与黑化会少一点、机会主义会少一点,国家经费会少受糟蹋……
如此,在没有或适度考评要求之下的学术研究、在没有为获取更多经费驱动下的学术研究,才会带来诚实、真正的研究,才会诞生有学科价值的创造成果;而为了满足不切实际的教条形式,甚至用买卖交换而来的指标满足,只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纸面垃圾及满地谎言。
假如,如果仅仅只是一个假如。那么,形式主义、机会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将继续使大学的教育与科研,走向投机、造假、欺世、功利的学界腐败与黑化。(文/午后红茶)
相关知识
急功近利之下的高等学府
深耕一线抑或拓展二线 房企权衡利弊之下的智慧破局
莫干山板材进驻全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
直播: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 人居环境与健康学术论坛
金九银十亚运之下的家装市场或遭遇秋霜
占当今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
家具行业逆市之下的几枝独秀
天格地板实用铺装案例展播:如教科书一般的技术
流行风格设计 轻盈巴洛克与阳光之下的哥特
质朴之下的奢华 南非茅草屋的华丽变身(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