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智能门锁成为家居产品中的新宠。但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过的《关于智能门锁质量安全消费警示》指出,智能门锁产品在远程开锁和人脸识别方面风险较高,在感应卡识别开锁方面隐患较多,在密码逻辑安全、抗电磁干扰、指纹识别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毋庸置疑,指纹识别、手机开锁、1秒开门……凭借设计与功能的科技感和便捷性,智能家居产品逐渐走入普通人家庭,而且被智能门锁“锁住”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但是诚如上述,其能够锁住安全也令人生疑。尤其是,在黑科技无处不在的当下,智能门锁更很有可能成为智能安全漏洞,给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梳理报道,智能安全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远程攻击开锁的可能;二是智能锁智能功能失灵后的安全隐患,如果发生火灾等极端情况,而用户手里智能功能失灵就会被困住;三是人脸解锁也是一大安全隐患,人脸解锁大多使用的是2D图像比对算法,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不够丰富,且无法进行活体识别,防假能力较弱。
由此可见,智能门锁要真正“锁住”安全,其一,安全标准的完善是首位。据悉,目前在智能门锁行业有三项标准,分别是《GA 374-2001电子防盗锁标准》;《GA 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JG/T 394-2012建筑智能锁通用技术条件》等三项智能锁标准。但与智能门锁行业技术的发展相比,标准的滞后性须引起重视与改善。
其二,从技术层面讲,生产厂家应将智能门锁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置。毕竟,智能门锁处于家庭安全第一卫士的重要位置,安全性是其不言而喻的核心。对此,一方面应通过不断革新技术,筑牢智能门锁安全基石;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也应谨防不实宣传,有必要对相关安全风险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以切实对消费者负起责任。
其三,消费者在使用智能门锁时,也不应只图便捷忽视安全。比如,一款智能门锁可能收集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身份信息、精准定位、密码以及指纹等,就应该想到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同时,诚如专家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智能门锁的远程开锁功能,应尽量使用密码+指纹等组合验证的开锁方式,以确保安全。等等。
据全国制锁行业信息中心预测,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智能门锁的总需求量将超过3000万套,总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大关。市场的向好自然是好事,但是作为“门锁”无论是何种智能形式的,“安全”才是核心。因此,对于智能门锁就不能只停留于“多重防护,安全护家”宣传层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安全技术的不断升级,真正将安全锁住。
(转载来源:东方网)
相关知识
家用智能门锁选购时别让智能变成麻烦
凯迪仕智能锁 智能技术锁住安全
三星智能门锁 拓展家居安全的意义
智能门锁“锁不牢”,消费者如何选择?
智能门锁“锁不牢”,消费者如何选择?
智能门锁普及难 安全问题受关注
京东发布《智能门锁通用技术条件》破解安全隐患
智能门锁平台标准升级 京东《智能门锁通用技术条件》破解安全
京东发布智能门锁“新团标”破解安全隐患 9家品牌率先通过标准检测
玥玛智能门锁安全更安心 超C级锁芯加持可视监控智能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