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红木家具被釜底抽薪
从明朝至今,红木家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中国特有的,成熟、繁荣的产业,但是,红木原材料的日益枯竭,使得它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致命冲击。明式家具学会秘书长李晓玲指出,中国古典家具偏爱使用质地硬,性能好的优质木材,但是这些木材的成长期长,出材率低,近些年来大量砍伐和使用,同时由于国际环保组织对稀缺木材的日益关注,许多木材出口国也减少了采伐量,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出口的措施,致使高档硬木原材料的供应越来越紧张,也导致了这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原材料资源枯竭,价格上涨,而传统家具行业竞争却越来越激烈,以致一些厂家在制作家具时利用硬木家具的材种不易分辨的特点,以较差木材制作的家具,混充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也有的厂商,产品的面材用好材料,底下则用其它次木充当,调色上漆后让人很难辨认,甚至还有个别厂家在普通木材制成的家具表面“贴皮子”,伪装成红木家具。这些,都给整个红木家具产业带来致命打击。
为红木家具寻找新木材资源枯竭,竞争激烈,中国红木家具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专家和企业家们的回答是不!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红木家具产业要把眼光放开点,不要在“红木”两个字上转不开。世界上本没有红木这种木材,“红木家具”本是一个文化范畴的概念,她的产生一部分原因是源于我们这个民族对红颜色的特殊热爱。另外,一些深色硬木在加工后也呈深红颜色,这才慢慢出现“红木家具”这个叫法,开始人为划了一个圈子。
陈宝光认为,红木家具业应积极开发新木材新树种,在新材料使用上进行创新。生产制造者要把眼光在这点上放开点,不要总盯着一两种木材上。艺术是最讲究个性的,而那些紫檀、黄花梨有什么个性?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木材才能找到自己的个性,才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
陈宝光还提出了自己的打算:在明年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个考察团到非洲或南美洲寻找新的木材,主要是寻找一些有充足来源保证、合乎审美标准的木材资源,使中国传统家具可以得到持续发展的保证。他说:“生产企业在材料上要放开点,不要总盯在一两种木材上,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木材才能找到自己的个性,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传统家具不一定非要用红木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作新从节约资源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只有使用容易获得的材料,红木家具才能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家具的材料经历了“就地取材”到运用进口木材阶段,当一种木材不够用时,不断开发新的材种,使用的材料都是“可轻易获得的资源”,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完全顺应资源。只要是一种顾客能接受的可轻易获得的资源,应用现代的科技,几乎大部分的木材都适合制作明式家具。
他说:“然而,为什么今天我们一直强调红木,甚至将红木与中国传统家具之间划上等号呢?我们有没有必要如此?2002年我对上海和新加坡的家具市场进行调查,发出了2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是,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并不认为中国传统家具一定要用红木,他们也能接受不用红木制作的中国传统家具,其实所谓“明式”的含义,并没有那么玄,我的理解是“明代的式样”。是明代到清代前期的家具式样,我们现在再生产这类家具款式,不管用什么材料也属于“明式”。我们不摘掉套在我们头上的这个紧箍咒,就没有我们祖先具有的、像今天的欧美具有的那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产业未来———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除了寻找新木材,专家们还为中国红木家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见解,明式家具学会会长陈增弼认为,中国红木家具产业要可持续发展,要有“四继承,四发展”:继承我国传统硬木家具的精品意识观,继承我国传统硬木家具的尊重材料的自然观,继承我国传统硬木家具的高层次的产品质量观,继承民族造型语汇观。在继承精华的同时,也要自我发展:大力发展对硬木家具的设计、研究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对特有的珍贵木材的珍惜使用教育,大力发展对硬木家具的特色的继承与创新,创造和发展有时代特色的当代中国硬木家具事业。他还为红木家具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条建议:企业与高校挂钩,培养红木家具设计人才。
陈宝光提出,红木家具应在艺术风格和使用方向上积极开拓,如果一味非清即明,一味的仿古只会带来退化,他衷心希望我们的企业家能够开阔眼界,使用人才,改变作坊式生产方式,向现代家具其它门类学习,认识到我们生活在21世纪,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从而走出一条
相关知识
红木家具跳出红木掌心
家具内销市场上演渠道大战
内销市场上演渠道大战 上半年家具呈3大趋势
家具内销市场上演渠道大战 呈三大趋势
选家具跳出三大误区
学习“苹果” 康宝家具VV沙发的时尚战略
本周末全球精品家具大礼空降成都红星美凯龙
十八大品牌助阵成都红星美凯龙 秒杀家居 炫钻之享
红木家具“四维空间” 超越经典跳出传统
天荣红木家具市场:老北京庭院文化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