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红木资源匮乏,一边是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饥渴中的中国红木市场似乎面临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一些红木生产国,如印度、老挝、缅甸等国出台的珍贵木材保护措施,对原材料基本上靠进口的中国红木市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中国的红木市场该何去何从?
一边是红木资源匮乏,一边是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饥渴中的中国红木市场似乎面临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一些红木生产国,如印度、老挝、缅甸等国出台的珍贵木材保护措施,对原材料基本上靠进口的中国红木市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中国的红木市场该何去何从?
红木行业遭遇原料困境
由于精细的做工、考究的工艺、天然的材色以及特有的文化内涵,红木家具自明清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珍爱。特别是近几年来,红木家具更是备受青睐,其原材料价格也不断攀升,特别是一些稀有红木用材,如海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等,其价堪比黄金。
但红木生长周期长,成材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这样的成长速度远远跟不上红木家具市场的需求。事实上,很多稀有名贵木材逐年递减已成为事实。且不论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以作为海南黄花梨替代品的越南黄花梨为例,在21 世纪头两三年,每年约有2000 ~ 3000 吨材料进入内地市场,2008 年后降至每年不超过200 吨,上等老方料每吨卖到500 万元。酸枝木在明清硬木家具用材中的地位,历来仅次于黄花梨和小叶紫檀,如今市场上已难见大料,每吨卖价达15 万~ 20 万元。业内统计,目前国内有一万多家仿古家具企业,若有30%的企业以酸枝木为原料,按每家企业年均耗用50 ~ 100 吨的用量计算,每年需进口15万~ 30 万吨,而目前进口量远远满足不了这些企业的需求。
开发新材势在必行
一些红木业内专家认为,开发新的原材料对于当下红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红木》国标起草人杨家驹认为,开发和寻找红木替代树种是迟早的事。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也多次表示,红木家具的选材标准应该与时俱进,开放标准,红木家具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决定了其选材的可持续性。
开发新的原材料,既可以缓解传统红木原料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又可以使传统红木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很多红木家具生产企业已开始了新的原材料开发,以此来缓解传统红木货源紧缺的现状。
跟传统红木相比,一些新投入使用的木材,木性也很优质。以非洲花梨为例,它的纹理、颜色和硬度,与产自东南亚的传统名贵木材非常接近,其木质坚硬、散发清香,干燥后更是几乎不会发生开裂、变形现象;木材本身的条纹和交错纹理共同构成特殊的美丽花纹,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
用材紧张带来的新变化
随着红木市场的发展,一些以前不被看好的红木用材正逐步被消费者认可,并呈现价格上涨趋势。如微凹黄檀(俗称南美红酸枝),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归为红酸枝木类,早在1996 年就已经进入中国,直到2008 年采用该材料的企业还非常少,当时原材料的价格大约为每吨1.3 万元左右。但2010 年下半年以来,采用微凹黄檀的企业越来越多,其原木价格也已经涨到了2.3 万元左右每吨。再如阔叶黄檀(黑酸枝类),随着市面上黑酸枝家具增多,不少行家预测,三五年之后黑酸枝木的稀缺也许会如今天的海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
另外,一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红木用材,即并非《红木》国标范围的木材,如柚木、樟木、榆木等深色硬木,也慢慢进入红木家具市场,并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还有从非洲进口的铁力木以及从巴西进口的草花梨等,都是现今红木家具市场较普遍的用材。
相关知识
红木行业遭遇原料困境,开发新材料势在必行
卫浴行业遭遇三大“困境”
邦荻卫浴招商大会完满落幕 品牌引领新材料革命开启新篇章
红木满足不了需求 开发新材料成家具行业潮流
新晋红木缓解资源匮乏 企业积极开发抢市场
红木行业现寒潮 标杆企业练内功
红木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 亦迎新机遇
从2014到2015年1季度 看中国红木行业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是否能为红木行业带来新契机
游资再次进入红木行业 “土豪”玩转红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