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家居知识 你知道谁是“中国藏獒之父吗?

你知道谁是“中国藏獒之父吗? 2011-04-24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4月24日07:59 家居装修知识网  


  

  

慢慢辛苦寻獒路


  

    藏獒,藏语称它为“多启”,意为“拴起来养的狗”,传说中跟随二郎神的“哮天犬”,就是一条喜马拉雅藏獒。藏獒性格凶猛,一头成年藏獒可战胜三匹狼。它智商高,判断能力强,记忆力惊人,能预知地震、雪崩等自然灾害。它对陌生人布满敌意,对主人却俯首贴耳,有“东方神犬”之美誉,被我国民间称为“国犬”。世界很多大型犬均有藏獒的血统,故藏獒也有“大型猛犬鼻祖”之称。 
 

王占奎老师王占奎老师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这种犬种正面临灭亡的危险。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位河南人为了藏獒的保护、繁衍和优化,20年来先后75次奔赴青藏高原,脚印几乎踏遍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阿坝、甘孜等州的每一个角落。他的中原藏獒研究中心,也发展成为全国起步最早、品质最好的藏獒繁育基地。他就是王占奎,中国第一个研究、保护藏獒的人,人们亲热地称他为“藏獒之父”。 
  上世纪80年代,王占奎就是巩义市涉村镇的能人,他的“涉村犬场”是当时全国三大犬场之一。1986年初,王占奎第一次从一位华侨口中听到了藏獒的奇特传说,并产生了浓厚的爱好。几个月后,他踏上了远赴青藏高原寻找纯种藏獒的艰难历程。 
  对于第一次到青藏高原的人来说,除了要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高原反应。王占奎克服重重困难,白天租车深化牧民住地寻找藏獒,夜晚就租住在一家闲置的冷库里。经过多天的搜寻,他带着第一批20多条藏獒回到河南,其中符合繁育要求的优良藏獒只有5条。为了优化繁育,王占奎一次次进藏,其间翻越了多少高山,穿越了多少峡谷,跨过了多少河流,遭遇到多少次暴风雪,他都记不清了。王占奎说:“为了藏獒,我差点把命都搭上!” 
  1986年4月,王占奎和业务经理翟彩虹等一起到青海唐古拉山寻找纯种藏獒。那里海拔4800多米,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一会儿阳光普照,一会儿就漫天飞雪。他们经常被冻得浑身打颤,但一听说哪里有藏獒,就疯了一般赶过去,饥饿、寒冷,就统统都忘了。 
  1994年11月,在翻越海拔4800多米的大格拉山时,王占奎的吉普车陷进了冰河里。当时的气温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王占奎不顾寒冷,卸下鞋子下来推车,却怎么也推不动。刚刚艰难地走上岸踏在石头上时,双脚已被牢牢粘住。当他迈开脚,想要重新站回水里时,脚底的肉皮已被粘掉一层。由于车里的废气排不出去,坐在车里的人已经昏迷,生命危在旦夕。所幸后来当地牧民及时发现了他们,他们才得以脱险。 

优化提纯 还藏獒原始面貌


  

 据专家考证,藏獒是濒危物种,现存的也已严重退化。从生物学角度讲,藏獒的灭亡,无异于老虎和熊猫的灭亡。濒危意味着还有希望,所以不仅要保护、挽救这个物种,还要利用已退化的个体,优化提纯,让藏獒重新展示昔日高大威猛的形象。 
    为了优化提纯,延续好藏獒品种,王占奎贷款上百万元。他一方面四处拜访繁育学、遗传学专家,另一方面连续深化藏区寻找所剩无几的较为优秀的藏獒个体。从1986年开始,用了近10年的工夫,先后从牧区找回了“长江”“黄河”“家根”“天龙”“苏莽”“狮王”“野狼”“冠军”等十几条较为优秀的个体,将其作为父本,与众多无血缘关系的母犬进行交配,一年一代,逐年观察基因是否稳定,同时做了大量的血统搭配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又经过7年的工夫,一批令人称道、品相出众的种公獒展示在獒友面前,“红豆”“宁宁”“小黑”“巴顿”“奥妙”“金龙”“银龙”“中原”等,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研究成果是可喜的,可上百万的贷款花光了,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困难,于是他们四处筹钱,让狗吃肉喝奶,人却以红薯、面汤、咸菜充饥。他们那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干劲儿,是很少有人能比的。业务经理翟彩虹感动地对记者说:“我是一个女人,可我把女人该做的事都忘了,只记得藏獒!” 

    2002年8月和2004年10月,王占奎的爱犬“苏莽”“狮王”先后因年老死去,他带领职工,按照中华民族的风俗和青藏高原的建筑风格,把两条犬火化后,以英雄般的礼遇为它们修建了墓塔,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藏獒墓塔。王占奎深情地说:“这样做不完全是感情上的难以割舍,也是为纪念这两条犬在挽救藏獒物种上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研究中心,记者看到了这两座象牙色的墓塔,正面分别刻着两只藏獒的生平。两座墓塔体现了王占奎善待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精神。 
    王占奎介绍,“苏莽”和“狮王”等一批优秀的种犬,自从引进中原以后,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种子”,“子孙后代”遍布大江南北。以至台湾地区的养獒界明星张佩华,也带着自己的藏獒到中原藏獒研究中心,为自己的爱獒选配。由此,王占奎成为第一位与海峡对岸养獒界进行藏獒血统交流的人。 
 2006年初,对藏獒很有研究的拉萨原市市长洛嘎慕名而来,对中原藏獒研究中心的工作给予极大的肯定,并对中心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中肯意见。 

良种扩散 藏獒遍布全国


  

  1999年,王占奎自费在河南省巩义市召开了首届中国藏獒研讨会,全国十余个省市的70余人参加了会议。为了让更多人投入到养獒、育獒的事业中来,王占奎还带出了几个特别好的徒弟,他们虚心学习,进步很快,使得养獒业在河南由点到面,短短几年中便在中原大地全面铺开。

  由于优秀种群基本稳定,每年来中原藏獒研究中心配种引种者有数千人。2005年初,青岛国旅董事长郑书杰从中原藏獒研究中心引种后,一年的销售额就有近千万元之多。目前,中原藏獒研究中心2007年的犬仔已被预定出60%。中原藏獒研究中心带动了河南,河南带动了全国。现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藏獒的身影。

   多年来,为了确保基因稳定、血统纯正,王占奎售出的每一条獒仔,都有一式两份的《血统证》。记者看到,《血统证》上记载着獒仔的父系、母系3代以上的名字和产地。 
   2004年11月,王占奎用自己养育的一批品种优良的藏獒与拉萨、西宁、甘南、阿坝等高原牧区的藏獒交配,使其血统回流青藏高原,以完成自己多年来使藏獒回归的愿望。至此,王占奎成为国内第一位把藏獒血统回流到青藏高原的有识之士。青藏高原的藏獒爱好者提起王占奎几乎无人不知,他们见到王占奎的第一句话就是“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然后竖起大拇指说:“你们河南无愧为藏獒的第二故乡!” 
   经过20年的发展,王占奎的中原藏獒研究中心已拥有近百条藏獒,成为目前国内起步最早、品质最好的藏獒繁育中心,每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藏獒爱好者纷至沓来。他的繁育中心被世界权威专家称为中国藏獒的精品库。国内每次有关藏獒的活动,都会邀请他参加,很多专家称他的藏獒的综合指标已超过原产地藏獒的品质。 

  藏獒养殖形成产业之后,被称为是朝阳产业、黄金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宠物的医疗、美容、犬具、犬粮、交通、餐饮业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特别可观。王占奎说:“我就是要把省委、省政府关于振兴中原经济的战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领导关怀 王占奎倍受鼓舞


  


  中心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让农夫出身的王占奎大受鼓舞。 目前,王占奎最大的愿望是让中原藏獒走向国外,使更优质的纯种藏獒展示在世人面前。他介绍说,古时藏獒是京城王孙贵族看家护院的首选,以至成为朝廷贡品。由于藏獒是自然护卫犬,美国已把藏獒作为工作犬,而国内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藏獒的优势。王占奎的梦想是通过搜寻优良藏獒个体,优化选配,繁育出品种固定的犬种,作为中国独有的工作犬,应用到特种行业上,并出口到国外。

参考资料:

中国农信网 "藏獒之父"-王占奎

http://zangao.nongxinwang.com/jieshao/247.html

相关知识

你知道谁是“中国藏獒之父吗?
你知道谁被誉为中国画獒第一人吗?
你了解国内藏獒市场现状吗?
你知道你家的客厅如何搭配更合理吗?看完我想拆家里的客厅了
你知道装修后如何除甲醛最有效吗?
迪邦真的是“中国涂料十强品牌”吗?
中国藏獒獒园登记与管理办法
你知道国内外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标准吗?
中国藏獒纯种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是什么?
你读过《藏獒之歌》这首诗吗?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你知道谁是“中国藏獒之父吗? https://m.biud.com.cn/zhidao-view-id-1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