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家居知识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类似日本核危机等偶然事件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类似日本核危机等偶然事件 2011-04-24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4月24日08:15 家居装修知识网  

  以下即高德的评论文章全文:

  对于投资者而言,刚刚结束的绝对不能算是让人快乐的一周。

  在原油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威胁隐现的背景之下,全球市场原本就士气颇成问题,而之后,日本的地震和海啸,尤其是福岛核电站的警讯更让人们轻松不起来了——要明白,福岛核电站距离东京不过只有一百四十英里。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分,爆炸已经毁坏了当地的建筑,忧虑与日俱增,大家都害怕爆炸和辐射的危险。

  标准普尔500指数现在较之一个月前的近期高点差距大约有6.5%,至于其他的波动性更强的指数,自然也就跌得更厉害。日本的日经225指数这段期间的损失幅度接近20%。

  又一次,投资者因为突然发生的变故而手忙脚乱,心神不安。不祥的黑天鹅又飞回来了,而且还带着很强的放射性。

  所谓黑天鹅的这个比方,是由于泰利布(Nassim Nicholas Taleb)2007年的一本畅销书而变得风行起来的,在书中,他用这个字眼来形容那些罕见的,出乎预料的,具有重大破坏性的事件。根据泰利布的总结,这些事件具有三大特征。

  “首先,它是真正外来的,完全不在可预期的正常领域之内。”泰利布写道,“其次,它的影响是极端性的。第三……在现实发生之后,人类的天性会让我们努力去阐释,以使得它看上去仿佛是可以解释和可以预测的。”

  根据泰利布的定义,我想,过去十五年内,我们总计见到过四只黑天鹅: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货币危机;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住宅市场泡沫的破灭和金融危机;再就是今天这一幕。

  应当说明的是,我之所以没有将卡特里娜飓风和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包括在内,是因为它们本质上其实只影响到了墨西哥湾地区,至于互联网泡沫的出现和破灭,则本质上完全是市场里面的事情,不属于“现实世界”。

  泰利布蔑视同时期的所谓经济与金融学院派正统,在他看来,这些人的眼光只专注于经济和投资决定的最可能的结果,而这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泰利布强调的是,那些从概率上看来不大可能发生的事件其实反而可能产生最为长远的影响,这正是因为它们是难以预测的,因为“整体而言,它们的影响是如此富有戏剧性色彩”。

  这样的事件会令变数和风险大大增加,哪怕很多投资者都觉得,近几年来,变数和风险已经在经历指数增长了。

  不过,日本近来发生的一切真的是那么令人吃惊么?

  从明确定义上说来,自然灾害确实是无法预测的,但真正无法预测的,其实只是它发生的工夫。众所周知,日本是处于地震活跃地带,不远的1995年还曾经发生过一次重大地震。这一岛国附近有四大板块汇合,这就意味着它同时在海啸面前也是特别脆弱的。我们都明白,英文当中的海啸一词,本来就是来自日语。

  第一眼看上去,核泄漏危机仿佛也是天上掉下来的。可是细细说起,这也不能说完全是个意外。一直以来,东电在核能方面的表现就不是无懈可击的,2002年,他们就曾经因为紧急调查而不得不暂时停止所有反应堆的运转。

  那些反应堆都有着近四十年的历史,想象和建造手段都很陈旧了。

  诚然,我们事先确实无法将地震、海啸和核泄漏这三者联系起来,而当它们真的同时出现,结果便是灾害性的了。问题在于,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孤立说来都是可以预见的。

  正是因为如此,当地震和海啸的打击到来时,我们看到,局面并没有变得更糟:日本对于地震和海啸之类自然灾害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而且显然也有肯定潜力应对更大的破坏。只是,核泄漏的章节是属于另外一个故事。

  其实,我们在现在真正应当思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的世界是否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至于黑天鹅会更加频繁地光顾?

  泰利布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布克思泰伯(Richard Bookstaber),前华尔街风险经理人,2007年畅销书《我们自己想象的恶魔》(A Demon of Our Own Design)的作者。

  布克思泰伯强调,今日的金融市场和当初相比,结构上要复杂得多,而且各市场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依赖也远超以往,这就使得危机到来时,市场的整体情况确实会恶化得更加厉害。

  “这一系统愈是复杂,各部分关联愈是密切,正常状况发生的频率就会愈高。”他所谓的“正常”状况,指的就是那些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那么,他的“正常”状况,详细会是些什么呢?答案是,比如1979年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的核泄漏事故,让美国在一代人的工夫内都不敢连续发展核能,就是个例子。

  “一个核电厂其实就是一个教科书一般的例子,说明互动密切的复杂系统恰恰正是那些看似意味的事故发生的最佳地点。”当然,布克思泰伯只是举出一个例子,做出一番解说,他并没有抨击核电行业的意思。

  同样的逻辑,我们也可以套用到当初的住宅市场(当时很多人都相信房价永不会跌)和与其紧密联系的华尔街创造的衍消费品身上。我们投入了太多流淌性燃料棒,而监管者这时又去睡大觉了,于是便出现了几年前的金融切尔诺贝利。

  那么,投资者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毕竟该如何是好?

  当然,第一层预防应当是真实的多元化,我们应当将股票、债券、现金、大宗商品,乃至货币等等工具都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有机搭配。

  现实上,个股对于投资者之所以是危险的,从这个角度也很轻易理解。问问那些现在持有东电,或者是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期间持有英国石油(BP,45.63,+1.15%)(BP)股票,以为它们意味着安全的投资者的感受,一切不言自明。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一再强调,哪怕是再好的股票,投资者也不要让它在自己整个投资搭配当中的比重超过10%或者20%。

  不过,我想,真正最重要的教训,还不在这里。

  出乎预料的重大事件“应当被看作是常态,而不是例外。在我们说到所谓‘正常’时期的时分,我们总会先入为主地将那些较少出现的情况默认为不会出现。”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数学教授斯塔伯德(Michael Starbird)如是说。

  当然,总的来说,这些事件都呈现出相当的随机性,而且往往是不会重复的。“或许,十年中出现三次偶发事件,应当属于罕见。”斯塔伯德总结道,“我们不该只因为近期看到了这样的事件,便夸大更多类似事件到来的可能性。”

  换言之,我们万万不能被吓倒,就此远离金融市场。

  只是,正如前面所说,在这个复杂而又密切关联的世界当中,那些所谓罕见的事件,未来显然将更加频繁地发生。当不可预知变成新的常态,黑天鹅就将在我们这个世界建立真正的栖息地。(子衿)

分享到:

相关知识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类似日本核危机等偶然事件
当地板企业身陷公关危机该如何应对
当地板企业身陷公关危机该如何应对?
中国地板行业该如何应对“消费疲劳”心理
深陷资金压力泥潭 卫浴企业该如何应对
墙面漆该如何应对壁纸的“以廉制胜”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洁具行业三大投诉点
红木市场依然在“过冬”商家该如何应对?
雾霾季儿童哮喘高发,妈妈该如何应对?
楼市精装修时代来临,买家该如何应对?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类似日本核危机等偶然事件 https://m.biud.com.cn/zhidao-view-id-1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