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美白对虾的生理生态特征
1.分类与形态
南美白对虾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开放型对虾亚属。
南美白对虾的形状及体色酷似中国对虾,最大体长可达23cm,南美白对虾正常体色白而透亮。大触须青灰色,步足常白垩色。全身不具斑纹。但若细心观察,会发现南美白对虾的外壳密布很多细小斑点,尤其在2~5cm之幼虾身上更为明显。南美白对虾的形状是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第一触角内外鞭大致等长,且较粗短;头胸甲部较其它虾种短,与腹节之比约1:3。在虾类分类上,额角的齿式成为重要的分类依据。南美白对虾额角上缘有8~9齿,下缘1~2 齿,这与刀额新对虾的上缘有6~10齿而下缘并无齿痕有明显的不同。
2.种群分布及活动
野生南美白对虾原产地位于北至墨西哥、南至智利的东太平洋沿岸海疆,亦即介于北纬32°~南纬23°之间。白昼多匍匐爬行,夜间活动频繁,自然情况下,幼体随海流浮游,仔虾常聚于河口附近,长至幼虾后逐渐移栖至近岸浅水区,体长9cm以后向深水域移动,栖息深度达30~70m,栖息海疆的常年水温维持在 20°C以上。
3.对海水盐度的顺应
南美白对虾对海水盐度的顺应范围很广。其生活盐度在0.5~60‰,最顺应盐度范围为10~30‰。
4.对温度的需求
南美白对虾对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宽,人工养殖时水温可在16~35℃(渐变幅度),但最适生长温度25~32℃,由实验数据显示,1g左右的南美白对虾幼虾在30℃时生长速度最快,而12~18g的大虾则在27℃时生长最快。当池水温 度长工夫处于18℃以下或33℃以上时,则虾体处于紧迫状态,抗病力下降,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随时有致死的可能。从商业角度讲,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最低温度应在23℃以上。
5.对水中溶解氧的要求
水体中的溶解氧是维系水生生物性命的重要因子。对虾主要依赖其鳃部进行呼吸运动。南美白对虾不同体长的个体对低氧的耐受程度稍有差异,个体愈大,耐低氧能力愈差。通常情况下,南美白对虾的缺氧窒息点大约在0.5~1.5ppm。当对虾蜕壳时,对溶解氧的要求更高,否则不能顺利蜕壳,以至死亡。
6.食性
传统认为虾类为无所不吃的杂食性生物,而最近的研究证明对虾在自然界中是偏向肉食性的生物,以小型甲壳类生物为主食,如桡足类、介形类、糠虾类、涟虫类等,也摄取多毛类、双壳贝类及底栖硅藻等,在自然水域,南美白对虾为夜行性动物。夜间活动频繁,白天则相对安静,有时以至将身体腹部或全身潜藏在泥沙中,亦不主动搜寻进食。在人工养殖条 件下,南美白对虾白天仍会摄食投喂的饲料,但其摄食行为受饲料的近距离刺激影响颇大。研究也发现,一日多餐的投喂方式在生长速度方面远比一日1~2餐的投喂方式要快得多。在营养需求方面,南美白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量相对较低,在 28~32%左右。相对于斑节对虾蛋白质需求量为35~39%。而日本对虾更高达43~52%,南美白对虾的饲料成本会节省很多。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01)的研究表明,高蛋白质的食物对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及养殖产量非但没有帮助反而有负面效果。因为对虾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有肯定的限度,超出范围不仅会增加机体负担,没有吸收的部分随粪便排出,更轻易污染池底。
二、养殖池塘的选择与建造
养殖池塘可以利用现有养鱼池塘,也可以重新选点建池,一般要求水质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底质好土质为沙质或沙泥质,坚实、应尽量避免在酸性或潜在酸性土壤或烂泥地处建池,排灌方便。虾池面积在5~10亩为宜,水深在1m以上,最好在1.5~1.8m,长方形或圆形均可,池底应平坦少淤泥,每口池塘有完整的注、排水系统。另外,建池还应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污水含有盐份,不宜直接排入农作物,排水口最好是没有农作物的地方。交通方便,有电力供应,生活条件和社会治安等因素。
三、放苗前准备工作
1.清塘毒塘:对于新建造的虾池,先进水浸泡冲洗1~2次,然后进行消毒;对老塘或鱼塘改造成的虾池则须干塘曝晒、清理淤泥和杂草特别是消退塘坝上的杂草,以防青虾、蛇、福寿螺等敌害,再进行消毒。详细作法:在投苗前15~20天,进水20~30cm,每亩池塘用5~6公斤强氯精或二氧化氯兑水全池泼洒。2天后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全池撒施,酸性较大的池塘恰当多施,施后进水浸泡2~3天。然后排干再进水20~30cm,每亩用10~15公斤茶子并浸泡后连渣全池泼洒。经过彻底消毒后便可进水肥塘。
2.培养饵料生物:经过彻底清塘后,用80目筛网过滤进水,进水50~60cm,施肥培育浮游生物。施肥氮磷比为2~3:1,每次亩施尿素1.5~2公斤,两天后视池水的肥度、天气情况追施第二次(也有用碳酸氢铵25~30 公斤,加过磷酸钙10~15 公斤;或腐熟的禽畜粪肥100公斤以内),经7~10天,池水透明度在25~30cm,池水呈茶褐色或黄绿色或绿色,此时池塘内已有丰富的饵料生物,可以考虑投苗养殖。
3.池水盐度的处理:纯淡水的池塘 , 在放苗前1~2天每亩应用盐100~150公斤(使池水盐度在300ppm)或用海水6~8吨或用卤水3吨,使水的比重在1.003以下,这样会大幅度提高养殖成活率。
四、苗种的选择及放养
1.苗种的选择,在选择虾苗时要严 把质 量关,应选择优质虾苗。优质虾苗:体长在0.8cm以上,弹跳灵活,体表无脏物,无损伤,腹节长形且肌肉饱满,全池个体大小均匀,无畸形,逆水能力强,经检测无带病毒。
2.苗种淡化:由于南美白对虾是在 比重为1.018~1.022之间的海水中孵化培育苗种的,如果直接把苗种移入淡水池塘养殖,是不会成功的。必须进行苗种的淡化处理。苗种淡化必须逐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淡化也会失利。在淡化过程中每天降低比重3~4个单位(1.018~1.014~1 .010~1.006~1.004~1.003~1.002~1.001)直至池水盐度降到2‰~3‰培育水中稳定三天以上才可移入淡水养殖。淡化过程最好在苗场进行。
3.虾苗的投放:放苗前必须试水,提前2~3天从苗场拿回淡化好的虾苗,用40目网箱放在池塘中观察,经过两天的试水,如 果成活率在90%以上,说明池水比较合适;如果死亡率较高,则应待查明原因,调整好池水后再放苗。放苗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太阳暴晒时放苗或在雨天放苗。
4.虾苗投放量 :虾苗投放密度应视养殖方式、养殖条件而定。在增氧装备、养殖条件好的精养池塘亩放苗量在3-5万尾,条件不太好的亩放苗量1.5万尾,精养池塘亩放苗量在1万尾左右。
五、饵料与投饵
因为饵料是虾养殖的主要投入之一,所 以饵料管理是成功养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饵料占精养成本的55~60%,大约占半精养成本40%。养虾消费的目标是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总是为获取最大的产量去饲喂。
1.饵料种类
动物性饵料:杂鱼、低值贝类。鲜活饵料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但运用不当轻易造成水质污染及传播疾病。加上储运不便及货源不稳定等特点,一般不提倡运用。
配合饲料,是根据对虾营养需求, 利用多种原料合理配搭,制成的合适于对虾生长发展的饲料。配合饲料的原料来源广泛,可利用多种原料,它的多种营养成份起着互补的作用,使营养更加全面,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目前运用的配合饲料有:粤海牌、恒兴牌、海马牌等对虾饲料。
2.投饵量
确定合理的投饵量,是养殖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投饵不足,不仅影响对虾生长,而且会导致对虾体质抵挡力下降,存活率降低。投饵过量,不仅浪费饲料,增加成本,而且污染水质与底质,加速池底老化,导致对虾存活率 下降和疾病蔓延。一般体重在10g以前,投饵量占体重的8%~12%;体重10~15g,投饵量占体重的4%~8%;体重16g以上,投饵量占体重的3%~4%,每天分 2~4次投喂。
投饵量应根据虾的摄食情况来确定 ,虾食多可多投,少食则少 投,不食则不投。而摄食情况如何应根据投饵后的检查,一般采取在虾池设置小缯网及下塘验料相结合,前期以3.5-3小时,中期以2.5-2小时,后期以1小时食完为好。
3.投饵方法
确定了合理的投饵量,怎样才能发挥饵料的最 佳效果呢?一般情况下,对虾在池塘中的分布是相对均匀的。因此,投饵亦应相对均匀。但是,伴着对虾的生长及池底状况的变化,对虾的分布亦会相应变化。例如池中心及排水口处污染严重,对虾数量相对较少,附近底质及水质相对较好,对虾分布亦相对较多。大潮期前后对虾相对活跃,有沿边巡游的习性,池中分布相应减少。
投饵位置:养殖初期最好全 池均匀投,然后逐渐回到池附近距堤坝2米左右清洁区处投饵,伴着对虾的生长,日间逐渐向深水清洁区投饵,夜间在浅水清洁区投饵,同时投饵应力求均匀,以利于以对虾摄食。
投饵工夫:前期日投喂二次(即早晚各一次),中后期日投喂4次(即6:00、11:00、18:00、23:00)。
饵料运用注意事项:①一个养虾池 应避免同时渗杂二三个品牌饲料投饵;②水质不 好,对虾缺氧浮头时少投或不投;③环境不良,水温过高(34℃以上)或过低(17℃以下)少投或不投;④对虾蜕壳时少投;⑤变质饲料绝对不能用;⑥每周可绝食1~2餐。
六、水质管理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发育,对虾产量及经济效益。科学调节和控制水质是南美白对虾养成中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1.水质检测
对虾养殖消费中常规的水质检测主要有PH值, 溶解氧和透明度。这些内容将标志着虾塘中浮游生物的健康现况及适于对虾生长的水质情况。溶解氧和PH值应一天测两次,第一次在早上6~7点钟,第二次在下午3~4点钟。测量应 在饲喂区接近池底部进行,PH样品应在池边测试而不应带回实验室。测试透明度应在下午3~4点钟进行,测试时选择透明度的区域应能代表整个池子情况,不能在由于风的作用或换水使得浮游生物多或少的地方进行。
2.水质控制指标
PH7~8.5 日波动<0.5
氨 氮 0.6mg/1以下
硫化氢 0.01mg/1以下
透明度 30~40cm
溶解氧 5~6mg/1 不低于4mg/1
3.添水与换水
养殖前期应逐渐向池内加水,中、后期视水质情况恰当换水,如有下列情况需要换水:
--PH值日波动幅度>0.5或超过7~8.5范围
--水过于透明(>80cm)或过于浑浊(<30cm)
--水的颜色显著变暗。
--无机悬浮物的数量增加。
--池塘水面出现稳定的泡沫。
--池水氨氮、硫化氢等超标。
添水与换入水口都要装过滤网(用80目筛网为宜),以防鱼卵及福寿螺进入虾池。
4.水质改良剂的运用
为了保持虾池水质的良好和稳定,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可以定期运用一些水质改良剂。
①石灰的运用:石灰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池水的缓冲能力,调节PH值和杀菌。
--当池水PH降至7.5以下或大雨过后运用熟石灰5~10公斤/亩。
--PH值日波动大于0.5或养殖前期PH值大于9,后期在于8.5或池水透明度大于80cm,换水接种浮游生物或水面泡沫施用农用石灰10~20公斤/亩。
--虾池消毒和提高PH值运用生石灰50~200公斤/亩。
②沸石粉的运用
沸石粉[(Cak)1A16Slso O72·24H2O],主要功能是利用其极强的离子吸附性和交 换性以吸附池塘底部的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代谢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底质环境、调节水中的PH值、控制水质的稳定、降低池水有毒物质的浓度及中毒程度等功效。特别中后期运用效果更好。
运用方法:干粉均匀施撒。晒塘 时80~100kg/亩,放养前、中期(1~2个月)每月1~2次,每次用量80~200kg/亩,后期(3~4个月)每10~15天一次,用量80~200kg/亩。
③有益微生物的运用
有益微生物是人们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运用优 势菌群,对有益微生物菌种或菌株经过鉴别选种,大量培养,干燥等系列加工手段制成的,它具有可降低水中及生物体内溶解有机物的含量,防止有害物质如氨和胺的消费,改善水体和体内环境;提供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可产生药理活性物质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抑制疾病菌的生长,防治疾病,减少抗菌药物的运用,从而改善虾类的 商品性能。目前运用较多的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以光合细菌为例,一般投放虾苗前2~3天,每亩用5升菌液全池泼洒,最好将光合细菌与细砂混合拌匀后撒在池底,以后每 10~15天追施一次。
④增氧机的运用
增氧机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池水有充足的溶解氧和创造一个利于对虾摄食和活动的清洁区,所以安装位置要以开机后池水能沿同一方向形成环流为原则,而在消费中运用数量和开机工夫,除了达到清洁池底外,还应以水中溶解 氧含量(大于4ppm)来决定。一般亩产300公斤左右的情况,应以两亩安装一部增氧机。开机工夫养殖前期每隔2~3天在夜间运用2~6小时,中期每夜运用4~6小时,后期除投饵时停2小时外,都运用。
七、防害及除害
尽管放养虾苗前进行了清池除害,但养成期仍会有蛇、青蛙、福寿螺、鱼等进入虾池。因此平时除了做好池坝及虾池附近的清洁使蛇、青蛙、福寿螺没有藏身之处外,发现它们还应进行捕杀。当发现鱼类较多时,可运用茶籽 饼毒杀,毒鱼时应排1/3池水,准确计算池水量,按15~20ppm投放,茶籽饼需经粉碎后用水浸泡后连水带渣均匀泼入池中,施药2~3小时鱼类死亡,捞出死鱼,向池中灌入水。当虾蜕壳时不要施药。
八、常见虾病防治
对虾养成期病害较多,一旦发病,由于虾池面积大,水量多,药物往往难奏效。所以,应以预防为主,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主要 防病措施是:彻底清池消毒;运用经检疫的强壮虾苗;合理控制放养密度;过量投喂优质饲料,避免运用霉变饲料;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底质和水环境、养水保水,不盲目大排大灌;疾病风行季节过量投喂药饵和合理运用消毒剂或底质改良剂。
常见疾病的诊断,防治方法如下:
①病毒病
"桃拉"综合症。是危害南美白对虾的严重性虾病之一,桃拉病毒主要危害人工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幼苗,发病工夫一般出现在虾苗放养后的10~40天期间。该病一旦出现可飞快造成40~90%的幼虾死亡。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色变红,尤其是尾扇顶端呈红色,软壳、空肠胃。病虾通常于池边成群巡游,严重者于水面 漫游,反应迟钝,不进食。通常持续10~15天,在此期间对虾大量死亡。此后症状有所缓解,转入慢性阶段,但仍有少数病虾陆续死亡。部分病虾的甲壳角质层会出现全身性黑斑化现象。
对于桃拉病素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暴发初期,采取一些积极应急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它的危害。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A、捞出所有的在水面上漫游的病虾,以防虾病飞快扩散。
B、在水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换水量,以防环境变化引起对虾大量蜕壳。
C、对养殖水体进行必要的消毒灭菌。如二氧化氯、碘制剂等,防止细菌的二次感染。
D、投施水环境保护剂,如沸石粉、活菌及光合细菌等。
E、饵料中添加鱼肝油或鱼油,Vc,抗病毒药,以增加对虾食欲及抗病力。
此外,白斑综合病病毒也是危害比较严重的,其防治措施同上。
②细菌性疾病
主要病原为弧菌或其它运动性细菌(如气单胞 杆菌)。在通常情况下,致病菌量少一般无妨,但环境条件恶化时,致病菌大量繁殖,对虾抵挡力下降而发病。其一般症状为附肢变红,甲壳有溃汤性斑点,鳃部肿胀、断裂、脱 落,变白变黑,形成烂鳃,眼球干瘪、断落、身体弯曲。腹部变白,游泳力明显减弱,摄食减少或停止,蜕壳困难等。消费上常根据其病症特征而定名。如红腿病、烂眼病、烂鳃病、白黑斑病等。
防治措施:A、保护良好水质;B、 定期(10天左右)拨洒石灰5~10公斤/亩;C、发病 虾池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如万消灵0.4~0.5ppm,同时投喂氯霉素(0.1%)或呋喃唑硐(0.1~0.15%)或氟呱酸(0.05%)等药饵,5~7天一个疗程。
③固有纤毛虫病
主要为固有纤毛虫,常见有聚缩虫、单缩虫、 钟形虫等,在对虾养成中、后期由于池水含有大量有机碎屑、水质过肥,或因虾体感染细菌病毒等原发性病原生物,而促使它们大量繁殖并附于虾体,常见于鳃区、附技、腿及体表全身各处呈灰黑色的绒毛状。虾浮游于水面,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不振至停止吃食,不能蜕壳,如池水溶解氧低于3mg/1时,常因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措施:A、养殖中、后期要过量换水,合理投饵,降低虾池有机物含量;B、采取增氧措施,保持池水溶解氧不低于5mg/1 ;C、检查诊断虾体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如有应对症防治;D、茶籽饼全池泼洒,浓度为10~15ppm,促使对虾蜕壳,蜕壳后换水;E、福尔马林25ppm全池泼洒;F、纤虫净全池泼洒。
九、收获
对虾的收获工夫取决 于对虾个体的大小,养殖环境和市场,一般情况下,对虾个体达到商品规格,市场价格又好应收虾,但在养殖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又发病,对虾个体很小,价格不好也应紧急收虾。
一般收获如小批量上市可采用专用定置网或装笼收捕,大量上市应采用电网收捕。(符泽雄,陈赞雄)
相关知识
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基围虾
唐山市征收土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暂行规定
青虾
珠海地产大亨挺进LED行业 开发白光通信技术
珠海重点孵化LED白光通信技术
卢布暴跌波及南通商户 家纺首当其冲
鲍鱼工厂化养殖与疾病防治
北京家装资讯:韦仑地板促销龙发分店入驻亦庄
家电企业应打技术攻坚战 低碳发展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