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装修污染,否则后患无穷!甲醛的释放期在5年以上,最长的长达15年,苯系物的释放期也在6个月到1年间。通风半年并不能使有害物质完全挥发.有些有害物质无色无味,如氡、γ射线等放射性物质甚至会永久性存在。在新装修的居室中放置吊兰、芦荟等植物,这些植物对不同的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附和分解作用,但植物作用的特点是速度慢、时间长,且吸附分解量十分有限,对于装修量大的居室来说,其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空气清新剂或空气清新机只能用其香型气体掩盖有异味的有害气体,而不能将其吸附或分解。因此,在家装完毕后才开始真正考虑家装污染问题,事后采取补救措施往往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在装修过程中用甲醛清除剂及胶用除醛剂对材料中的甲醛进行彻底清除,使用装修除味剂等除味产品对苯系物等进行彻底处理,经过这样处理的建材,装修后绝大部分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为减少家装污染,选购油漆、板材、石材等主要装修材料时应慎重,应选用不以苯为溶剂的油漆,以减少苯的污染;板材应选用环保型的,如果一进板材店就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则说明该店销售的板材甲醛含量较高,产品质量低劣.在室内装饰装修的施工工艺上要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使用人造板的锯口处,应涂以涂料,使其充分固化,这可形成稳定的保护层,以防止板材内的甲醛散发。;各种石材由于产地、地质结构和生成年代不同,其放射性也不同,经检测,黑色大理石的放射性普遍弱于红色或彩色的花岗岩。为安全起见,装修完成后,应及时请专业环境检测部门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各项指标合格后再入住。如果发现有害物质超标,则应及时请有关专业单位对污染予以科学治理。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化学反应酶,它利用自然光的照射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基,和周围的有害气体、污染物、细菌接触进行氧化反应,可以有效杀灭细菌、消除有害气体,以达到净化环境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减少家装污染的方法:一、植物消除法(吊兰、芦荟)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大量吸收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气污染;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大多数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有些植物则相反,如仙人掌就是白天释放二氧化碳,夜间则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样晚上居室内放有仙人掌,就可补充氧气,利于睡眠。二、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固体表面现象。它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处理气态污染物,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在固体吸附剂表面,在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焦炭和活性炭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活性炭。活性炭对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乙醚、煤油、汽油、苯乙烯、氯乙烯等物质都有吸附功能。油漆味:新油漆的墙壁或家具有一股浓烈的油漆味,要去除漆味,你只需在室内放两盆冷盐水,一至两天漆味便除,也可将洋葱浸泡盆中,同样有效。居室异味:居室空气污浊,可在灯泡上滴几滴香水或风油精,遇热后会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白醋熏蒸整个房间。如何去除室内新装修的油漆味。。。注意:装修好的居室不可马上入住,要尽量通风散味,但又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因为这样可能会给刚施工完毕的墙顶漆带来不利,使墙顶急速风干,容易出现裂纹,破坏美观。1盛器打满凉水,然后加入适量食醋放在通风房间,并打开家具门。这样既可适量蒸发水份保护墙顶涂料面,又可吸收消除残留异味;2买些菠萝在每个房间放上几个,大的房间可多放一些。因为菠萝是粗纤维类水果,既可起到吸收油漆味又可达到散发菠萝的清香味道、加快清除异味的速度,起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3要快速清除残留油漆味,可用柠檬酸浸湿棉球,挂在室内以及木器家具内;4刚装修过的房屋往往有天纳水等各种刺鼻的化工原料气味,把一只破开肚的菠萝蜜(一种形似榴莲的热带水果,但绝不是榴莲啊!!放榴莲可糟了!)放在屋内,由于菠萝蜜个体大(一般有西瓜那么大),香味极浓,几天就可以把异味吸光;5可以去市场挑选一些高科技的祛味清洁剂,它能去除新装修房、新家具等散发出的有害气体。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些祛味清洁剂一般都是进口产品,利用氨化合物与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了祛味清洁的作用。在新装修的房间中,可把这种祛味清洁剂倒入盘中,将盘分别放在每个房间中,再结合擦洗祛味法,连续几天后就可有效去除难闻气味;
相关知识
家居装修的注意事项
详解田园式阳台装修的注意事项
别墅厨房装修的注意事项
清包装修的注意事项您都门儿清吗
小户型家居装修设计注意事项
衣帽间装修的注意事项
房屋装修的注意事项 厨房风水关系家庭健康
衣帽间装修的注意事项
夏季家居装修的注意事项
装修设计注意事项为您提升家居品格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家居装修的注意事项 https://m.biud.com.cn/zhidao-view-id-3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