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事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劈头地,发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天下各地流传时较早地传入朝鲜半岛。中韩茶文化互换的历史悠长、积厚流光,一千多年来联贯赓续。韩茶道的形成和成长经历了新罗统一、高丽、朝鲜、现今世四个时期。
中国事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劈头地,发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天下各地流传时较早地传入朝鲜半岛。中韩茶文化互换的历史悠长、积厚流光,一千多年来联贯赓续。下面重新罗统一、高丽、朝鲜、现今世四个时期来论述韩茶道的形成和成长。
一、新罗统一时期
这个时期在中国,吃茶品茗习惯遍及,中国茶道——煎茶道形成并风行,茶文学隆盛,茶具自力成长,茶字画初起,茶馆抽芽,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一个高峰。
(一) 新罗吃茶品茗之始
在六世纪和七世纪,新罗为求佛法前往中国的僧人中,载入《高僧传》的就有近30人,他们中的年夜部分是在中国经由10年旁边的认真修学,尔后返国传教的。高丽期间金富轼《三国史记·新罗本纪》载:“茶自善德王有之。”新罗第二十七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高丽期间普觉国师一然《三国遗事》中收录的金良鉴所撰《驾洛国记》记:“每岁时酿醪醴,设以饼、饭、茶、果、庶羞等奠,年年不坠”。这是驾洛国金首露王的第十五代后裔新罗第三十代文武王登基那年(公元661),首露王庙合祀于新罗宗庙,祭祖时所遵行的礼仪,个中茶作祭奠之用。由此可知,新罗吃茶品茗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
(二)新罗吃茶品茗的成长
在宫廷,新罗年夜多半国王及王子与茶相依,茶为祭奠品中至要之物。三十五代景德王(公元741-765年在位)每年三月初三集百官于年夜殿归正门外,置茶会,并用茶赐臣平易近;在宗教界,与陆羽同期间的僧忠谈精于茶事,每年三月初三及玄月初九在庆川的南山三花岭于旷野备茶具向弥勒世尊供茶,忠谈曾煎茶献于景德王;仙界人物花郎吃茶品茗认为练气之用,花郎有四神仙在镜浦台室外以石灶煮茶。曾在年夜唐为官的新罗学者崔致远有书札称其携中国茶及中药回归桑梓,每获新茶必为文言其喜悦之情,以茶供禅客或遗羽客,或自饮以止渴,或以之忘忧。崔致远自称为道家,但其头脑偏向于儒家,被尊为“海东孔子”。
(三)新罗茶风的隆盛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载:“冬十仲春,遣使入唐朝贡,文宗召对付麟德殿,宴赐有差。入唐回使年夜廉持茶种子来,王义务植于地舆山。茶自善德王有之,至于此盛焉。前于新罗第二十七代善德女王时,已有茶。唯此时方得风行。” 新罗第四十二代兴德王三年(公元828年)新罗青鸟使金年夜廉,于唐土得茶籽,植于地舆山。韩国吃茶品茗始兴于九世纪初的兴德王时期,并且最先种茶,这时的吃茶品茗风气首要在上层社会和僧侣及文士之间流传,平易近间也最先风行。
(四)新罗的吃茶品茗法
新罗当时的吃茶品茗要领是采用唐代风行的饼茶煎饮法,茶经碾、罗成末,在茶釜中煎煮,用勺盛到茶碗中饮用。崔致远在唐时,曾作《谢新茶状》(见《全唐文》)个中有:“所宜烹绿乳于金鼎,泛喷香膏于玉瓯”,形貌的就是煎茶法。崔致远为建立双溪寺的新罗国真鉴国师(公元755-850年)撰写的碑文中记:“复以汉茗为供,以薪爨石釜,为屑煮之曰:‘吾未识是味怎样?惟濡腹尔!’守真忤俗,皆此之类也。”真鉴国师曾于公元804—830年在唐留学,“为屑煮之”乃将茶碾罗成末煎之,且用石釜煎茶。崔致远于唐僖宗时在唐,恰是唐代煎茶法风行之时,故返国后带回年夜唐的煎茶法。
新罗统一初期,最先引入中国的吃茶品茗习惯,接管中国茶文化,是新罗茶文化抽芽时期,但那时吃茶品茗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僧侣,且用茶祭奠、礼佛。新罗统一后期,是新罗周全输入中国茶文化时期,同时也是茶文化成长时期。吃茶品茗由上层社会、僧侣、文士向平易近间流传、成长,并最先种茶、制茶。在吃茶品茗要领上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总之,新罗统一时期,新罗接管、输入中国的茶文化,最先了本国茶文化的成长。吃茶品茗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流传并风行,也最先种茶、制茶、在吃茶品茗要领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二、高丽王朝时期
这个时期在中国,点茶茶道形成并风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茶馆兴起,茶字画始兴,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二个高峰。
高丽王朝时期,受中国茶文化成长的影响,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隆盛期间。高丽的茶道——茶礼在这个时期形成,茶礼遍及于王室、官员、僧道、黎平易近中。
(一)王室及朝廷茶文化
每年两年夜节:燃灯会和八关会必行茶礼。燃灯会为仲春二十五日,供释迦,八关会是敬神而设,对五岳神、名山年夜川神、龙王等在秋季之十一月十五日设祭。由国王出面敬献茶于释迦佛,向诸天神敬祷。
太子寿日宴,王子王妃册封日,公主吉期均行茶礼,君王、臣平易近宴会有茶礼。朝廷的其他各类典礼中亦行茶礼。
(二)佛教茶文化
高丽以佛教为国教,佛教气氛郁勃,禅宗复兴,禅风年夜化。中国禅宗茶礼传入高丽成为高丽佛教茶礼的主流。中国唐代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宋代的《禅苑清规》、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和《禅林备用清规》等传到高丽,高丽的僧人遂效仿中国禅门清规中的茶礼,直立韩国的佛教茶礼。如撒布至今的“八正禅茶礼”,它以茶礼为中心,以茶艺为辅助情势。演出者席地而坐,讲究方位与朝向。
高丽王朝时期与新罗时期的明显区别不仅以茶供佛,而且僧侣们要将茶礼用于自己的修行。真觉国师便欲参悟赵州“吃茶去”之旨,其《茶偈》曰:“呼儿音落松罗雾,煮茗喷香传石径风。才入白云山下路,已参庵内师长教师翁。”
闻名墨客、学者、韩国茶道精神集年夜成者李奎报(1168-1241)也把参禅与吃茶品茗接洽在一路,其诗有:“草庵异日扣禅居,数卷玄书讨深旨。虽老犹堪手汲泉,一瓯等于参禅始。……”显示了禅茶一味的精神。
(三)儒道两家的茶文化
高丽末期,因为儒者赵浚、郑梦周和李崇仁等人的不懈起劲,接管了朱文平易近众礼。在须眉冠礼,男女婚礼,丧葬礼,祭奠礼中,均行茶礼。闻名茶人、年夜学者郑梦周《石鼎煎茶》诗云:“报国无效老诗人,吃茶成癖无世情;幽斋独卧风雪夜,爱听石鼎松风声。”
撒布至今的高丽五行献茶礼,核心是祭奠“茶圣炎帝神农氏”,规模弘远,介入人数浩瀚,内涵富厚,是韩国茶礼的首要代表。
道家茶礼,焚喷香、叩拜,然后献茶,其源出于宋。
(四)百姓日常用茶
高丽期间黎平易近可买茶而饮,在冠礼、婚丧、祭祖、祭神、敬佛、祈雨等仪式中均用茶。
(五)吃茶品茗要领
高丽时期,早期的吃茶品茗要领承唐代的煎茶法;中后期,采用风行于两宋的点茶法。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宋朝青鸟使徐兢一行接见了高丽,徐后来著有《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但图已佚失踪,惟文撒布。其《茶俎》笔记:“当地货茶,味苦涩弗成进口,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自锡赉之外,商贾亦通贩。故最近颇喜吃茶品茗,益治茶具,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皆窃效中国轨制”。其时以中国团饼茶为贵,茶具、饮法皆仿效中国轨制。徽宗时,是中国点茶道的高峰时期,赵佶本人便是点茶高手,亲撰《年夜不美观茶论》。高丽接管中国点茶道当不会晚于北宋徽宗时。
李奎报在《谢人赠茶磨》诗中说:“琢石作弧轮,盘旋烦一臂。……研出绿喷香尘,益感吾子意。”用石制的茶磨研出绿色的喷香茶粉。李仁老(1152-1220)《僧院茶磨》诗:“风轮不管蚁行迟,月斧初挥玉屑飞。法戏从来真从容,晴天雷吼雪霏霏”。唐代煎茶用茶末,碾即可;宋代点茶用茶粉,非磨弗成。故知当时的高丽风行点茶法。
高丽时期,是朝鲜半岛茶文化隆盛之时,初期风行煎茶道,中晚期风行点茶道。茶具文化也极光辉,并影响日本。高丽在领受、消化中国的茶文化后,最先形成了本平易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礼便是代表。
总之,宋元时期,高丽在领受消化中国的茶文化后,最先形成了平易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礼就是代表。高丽时期是朝鲜半岛茶文化的最光辉时期。
三、朝鲜李朝时期
这个时期,在中国明朝后期、清朝前期,弃团饼而用散茶的泡茶道形成并风行,紫砂茶具独领风流。茶文学艺术隆盛,茶馆繁荣,形成了以泡茶道为中心的中华茶文化第三个高峰。清朝中期今后,中华茶文化由盛转衰,非凡是鸦片战争今后,茶文化式微。
朝鲜李朝时期,前期的十五、十六世纪,受明朝茶文化的影响,吃茶品茗之风颇为风行,散茶壶泡法和撮泡法风行朝鲜。始于新罗统一、兴于高丽时期的韩国茶礼,跟着茶礼用具及武艺化的成长,茶礼的情势被固定下来,更趋完整。朝鲜中期今后,酒风风行,又适清军入侵,致使茶文化一度式微。至朝鲜朝晚期,幸有丁若镛、崔怡、金正喜、草衣巨匠等的热心维持,茶文化渐见光复。
丁若镛(公元1762-1836年),号茶山,著逻辑学者,对茶推许备至。著有《东茶记》,乃韩国第一部茶书,惜已闲逸。金正喜(公元1786-1856年)是与丁若镛同时而齐名的哲学家,亲得清朝考证学泰斗——翁方纲、阮元的引导。他的金石学和书法也到达了极高的水平,对禅宗和佛教有着赅博的常识,有咏茶诗多篇传世,如《留草衣禅师》诗:“眼前目今白吃赵州菜,手里牢拈焚志华。喝后耳门软个渐,东风何处不山家”草衣禅师(1786-1866年),曾在丁若镛门下进修,经由过程40年的茶生活生计,融会了禅的微妙和茶道的精神,著有《东茶颂》和《茶神传》,成为朝鲜茶道精神伟年夜的总结者,被尊为茶圣,丁若镛的《东茶记》和草衣禅师的《东茶颂》是朝鲜茶道再起的功效。
在《世宗实录》(公元1454年)里记载庆尚道有6个处所和全罗道28个处所产茶,在《东国舆地胜览》(公元1530年)记载庆尚道有10个处所及全罗道有35个处所产茶,庆尚道有3个处所和全罗道18个处所产贡茶。高宗二年(公元1885年)中国茶二次年夜规模渡海传入。朝鲜时期产茶广泛朝鲜半岛的南部。
朝鲜李朝时期,中国的泡茶道传入,并被茶礼所采用。但煎茶法和点茶法同时并存。朝鲜茶文化经由过程领受、消化中国茶文化之后,进入稳固的成长时期,在平易近间的吃茶品茗风尚走向虚弱后,反而茶精神成长到了高峰时期。朝鲜的茶文化由盛而衰,由衰而再起。
四、现今世时期
现今世是指二十世纪以来,这个时期,韩国茶文化走着一条自力成长的道路。
韩国在日本统治下,全国47所高档女子黉舍中的年夜部分黉舍中都开设了茶道课,但茶文化成长痴钝。1945年规复后,茶文化苏醒,吃茶品茗之风再度隆盛,韩国的茶文化进入再起时期。
这一时期,韩国茶人出版了《韩国茶道》(1973),直立了茶道年夜学,创立了多种茶文化整体,今年又创办了《茶的天下》杂志。
韩国“茶学泰斗”韩雄斌老师不仅将陆羽《茶经》翻译为朝鲜文,还积极网络茶文化资料、撰述中国茶文化史,奠定韩国茶文化向中国寻根的不美观念;
百岁茶星、韩国茶人连系会垂问、陆羽茶经研究会会长崔圭用老师,早在1934年就到中国并侨居8年,深切中国首要茶区,潜心致力于中韩茶文化的研究,出版了《锦堂茶话》、《当代人与茶》、《中国茶文化游记》等书,翻译了明代许次纾的《茶疏》和今世庄晚芳的《吃茶品茗漫话》等书。崔圭用老师非凡正视与中国茶文化界的互换相助,90高龄后,仍四次来中国,令人佩服。
精于茶道、成绩卓著的韩国国际茶道协会会长郑相九老师译著《中国茶文化学》,内含中国茶道精神、中国茶文化概不美观等十二章,内容富厚。近年来,常来中国,率团演出韩国传统茶礼。
还有韩国国际茶文化互换协会会长释龙云法师、韩国茶人连系会会长朴权钦老师、韩国茶文化学会会长尹炳相老师、韩中茶文化研究所所长金裕信老师、韩国佛教春秋社社会长崔锡焕等韩国茶人也纷纷前来中国进行普遍而深切的茶文化互换,促进了中国今世茶文化的再起与成长。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茶人、茶文化学者如王家扬(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文华(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江西省平易近俗研究中心主任)、董淑铎(浙江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童启庆(浙江年夜学教授)、夏涛(安徽农业年夜学教授)等亦到韩国接见、进行茶文化互换。中国的首要茶道流派和机构也和韩国连结亲热友好关系,如太极茶道、中国茶叶博物馆每年都构造很多中韩茶文化互换活动。
旅居韩国的中国籍茶文化学者、韩国中华茶文化学会会长姜堉发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在韩国弘扬茶文化,多次率团来年夜陆列入各类茶文化活动。鉴于他对中韩两国文化互换所做出的进献,被聘为“2002年天下杯韩国外交年夜使”。
在今世,中韩两国的茶文化互换不仅频繁活泼,而且进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现今世,中韩两国茶文化互动互换。韩国茶文化自力成长并回传中国,对中国茶文化的成长孕育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茶叶网:http://www.888tea.cn/html/chayumingren/2010/0821/5625.html
相关知识
韩国茶道
九大证据揭示:中国原来是日本始祖
茶道有哪些礼法礼仪?
中国茶道在道家思想中有哪些体现?
茶道
韩国冬季床品把温暖带回家
韩国特产 10款美丽至极家装小物
韩国家居 现实生活中的童话王国
韩国雪纺纱帘 租房族最爱
废物利用 教你DIY韩国超甜美发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