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家居知识 蒙古族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巴林民歌

蒙古族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巴林民歌 2011-04-24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4月24日07:05 家居装修知识网  


  

图片 1图片 1


巴林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巴林谚语中有“两个巴林人,就有一个是歌手”的说道。在能歌善舞的巴林蒙古族中,有很多出名的歌手。长期以来,巴林民歌引起很多研究民间文学遗产的民间文学工作者的注意。

巴林民歌的主题鲜明。有的再现当时社会状况,揭露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抨击统治者的凶残暴虐和穷兵黩武的本性,展示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有的礼赞山川,赞美故乡;母亲的形象,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极为崇高的,巴林民歌将赞美和颂扬母亲作为重要的主题;骏马,是蒙古族人民的第二生命,巴林民歌对马的赞颂在蒙古民歌中可谓独一帜;爱情,在巴林民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向往自由,向往幸福的情感和执著的追求。
巴林民歌的歌词独具特点,多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上诙谐夸张,直抒胸臆。手法上比、兴并用,且运用得当、简练、贴切、和谐,每首民歌多以比喻眼前之景起头,以叙事论理道出心中之情。还以反复咏唱,复沓回环,层层加深,使语言清新,富有浓厚的草原生活气息。结构上严谨方正,多为四句一段,并以词意、情感、音韵、旋律需要,段与段之间,在词意一般不变的前提下,有时是方位上的变化,如东、西、南、北,有时是时空上的变化,如春、 夏、秋、冬;有时是位置上的变化,如上、下、左、右;有时是同类词语的变化,如幸福、秀美、洁丽、俊秀等。

巴林民歌的韵脚有头韵或半谐音韵,也有头尾皆有韵,有的采取连环扣式押韵法,即每一段的末尾两字,即是下一段的开头两宇。
巴林民歌的曲调分长调和短调。长调民歌顺应于牧民的游牧生活。它音域宽广,字少腔长,节奏自由,感情奔放,至今仍保留着古老、朴实、苍劲、有力的风格。在旋律上,长调民歌其骨干音长时值出现的较多。短调民歌则是以抒情为主,节奏明快,多为 2 / 4 拍、 3 / 4 拍。无论长短调民歌,多段体的歌词都用同一韵调。演唱者可根据歌词的内容,情感的变化,灵活运用曲调。巴林民歌曲调调式多为羽调式,其次是宫调式,微调式,商调式。每首民歌调式转换自然,表现淋漓尽致,深化有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解放以后,民间文艺工作者就开始搜集整理巴林民歌。 1947 年在赤峰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的胡尔查等人编印过巴林民歌。 1979 年旗人民政府责成旗文化馆搜集整理巴林民歌。当年采访 400 多名牧民歌手,搜集到 200 余首,其中 130 余首属于首次发掘,被选人《昭乌达民歌集》。
【打印本页】

文章由 民俗百科丨搜集于互联网,只为爱好与学习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相关知识

蒙古族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巴林民歌
雅典红木:“诗礼传家”,“文化家具”中的奇葩
阎崇年带您重温千年运河 “文化遗产里的中国院子”高峰文化论坛即将启幕
开林家具 中国办公家具中的明珠
大叶黄花梨:明式古典家具中的明珠
暗夜中的明珠 家居电商淡市之完美逆袭
蓝色诱惑之不一样的斯里兰卡7日
黄小明大师前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道上
王家瑞参观“家园心声——李延声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展”
“文化遗产保护与再设计利用” 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主题峰会在京召开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蒙古族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巴林民歌 https://m.biud.com.cn/zhidao-view-id-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