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印记、生活方式,而城市化进程,社会的发展,城市差异在消解,为了寻找每座城市曾经的文化印记,搜狐网邀请设计师、文化名人、艺术家等一起追溯哪些即将逝去的传统文化,并让他们能得以传承再生!
卓凡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嘉宾简介:
卓凡,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公共艺术学者。著名雕塑家隋建国的研究生,从事活动雕塑创作,创立了“幻影•活动雕塑”艺术形式,特别在机械•活动雕塑、艺术自动化等等一系列研究颇有建树。著有《罗丹画论》《艺术自动化》《雄狮后庭花》《机械复制时代的人工装置》《食言者》《我要写字》。作品入选中国艺术档案,多次登陆中央电视台。曾获陈设中国——晶麒麟金奖,捷克共和国——先锋艺术金狮奖。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访谈实录】
搜狐家居设计师网:其实我们一直都很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次论坛之前我们也组织了一些列的活动,包括组织设计师去鼓楼那一代做实地考察。我相信老北京的胡同美丽给许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时间也带走了人们很多的回忆。我们特别希望所有的人能够重拾中国之美,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生。所以在此我首先想了解一下北京的胡同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卓凡:其实我也窜过很多胡同,今天我们在这个位于北京胡同里的圣公会教堂聊这个话题特别会让人感动。因为我们从接受教育开始,更多的是按照西方的教学模式谈教育,我们有很多东西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现在重新回过头来看传统文化,看传统的建筑,其实有很多的感触。看到这个教堂,特别有感触。因为我们在欧洲考察很多教堂的时候,大量的教堂,基本上石头结构的,或者砖结构的,很多用木结构做拱券结构。当然这种拱券结构当然也利用了中国这种拱稳结构的一些方式,我觉得在这个教堂里面,我们谈这个问题的时候,特别有价值的。
我前面想起一个作品,我辅导学生设计的一个作品。他花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把梁思成写的建筑史用香把它烧掉了。用香把梁思成建筑史每个字给烧掉了,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本。这个作品其实引起一个警醒,这个警醒我们中国的文化把精华部分烧掉了,只剩下一个躯壳,或者甚至说连这个躯壳都都烧掉了。梁思成在还没拆城墙的时候讲过这么一句话,说拆一块城墙相当于掉他身上一块肉。
卓凡设计作品 中国大山大水
搜狐家居设计师网:的确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卓凡:当时这个作品为什么做这个作品,其实这个同学就是为了梁思成故居被拆这个事件而反响出来的,对这个事情的反省来做的作品。这个里面刚才说的早期接受的教育,因为我们接受的西方教育。现在回过头来重新去审视中国一些文化上的精髓究竟是什么。我们讲的非常简单的,例如讲天人合一,讲的中国画里面气韵生动,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在皇帝内经里面谈到的四季八气,四个季节,八个气候。这八个气候对人的影响,因为你建筑也好,它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最终核心是使用者。人如果跟建筑隔离,是分开的,那么这个建筑是不存在的。所有的中心,我们谈到了比如古人评判一个东西用气韵生动来衡量,究竟这些气韵是什么。我们如果平时按照现在的预计来讲是天气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建筑中间,对光照,对风,对湿度,对温度,对流畅度,对人的视觉上。空间的跨度,人什么样的行为在这个空间是多大的跨度是合适的,多大的高度对人心态是一种很舒服的,是一种很压抑的。这种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的精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空壳。它是一个空间,建筑,以及建筑中的材料,空间的跨度,采光,通风,这些东西拢成的天气和地气的聚合点,使人在这里居住。一个很宜居的空间,它的判断是使人从精神上,从生活上,从它的健康,从他的思想,他会感到特别舒适,特别健康,这才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髓。我们去转胡同的时候,其实我们沿着胡同往前走,我们看到胡同在某个路口一个转角,某个路口有一个墙,我今年微博上也是在搜狐微博上参与了一个拐弯抹角的话题,那个砖点上是尖的,底下是圆的,在空间使用上,内部空间还是方的,但是外部空间是让人很舒服的拐弯的。而在适当的宽度,人在这里行走,人的心情是非常愉悦的,而不是现在穿越马路随时被车撞死的那种东西,那种人的恐慌,人的急躁和恐慌在现在大都市里面暴露无遗。
搜狐家居设计师网:您在胡同中行走的时候,也会用心去发现一些中国传统民居的一些精髓。
卓凡:03年的时候我协助中戏的一个导演,拍胡同的片子,他邀请我当他的艺术的监理,由于大量的镜头在胡同里拍,所以那一段时间我基本上是生活在胡同中。其实,我的胡同行走并不是源于艺术,从设计师角度来说,他邀请了胡同里面的一些老大爷,老奶奶当他这里头的演员。这些因素促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在这里头像生活在这其中,然后去体会这个胡同。第一个是卫生条件,第二个胡同里面四合院乱搭使得现在胡同破烂不堪,胡同现在问题,当然这个可能问题复杂了。其实所住的人,并不是有这个房子,所以他对这个房子不修缮,随便的搭建。使得这个胡同里头的原本应该有的那种健康的生态被破坏了,这是我觉得胡同文化一个挺失败的地方。
卓凡作品展
搜狐家居设计师网:您似乎对四合院有着特殊的感情?
卓凡:我小时候住的也是四合院,我老家也是当时在三地,从四合院天井,连着天井,再连着一个房子,是好几进的那种住宅形式。对于我来说那个四合院有着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故事。
当时的那种四合院,现在老家估计已经没有了,它也是木结构的,地上大概一米见方的方石块,石块上面放了一个圆墩,圆墩上面开始立柱子,然后搭结构。然后墙是用当地的芦苇,芦苇并完之后还没用咸的泥巴糊上,糊上草的泥巴然后再糊上泥巴这种。
那个瓦片我是特别有感触的,透过瓦片可以看到天空,却照样能让水跑不进来。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所居住的那个老宅被拆,当时我看则被拆完之后只剩下一个框架的老宅的时候,我一下子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人的精髓所在,结构和框架其实我们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一个元素,它跟人组成了一个整体。
搜狐家居设计师网: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关注老的住宅形式和老建筑,但是还是有很多,甚至是文物级别的建筑仍然逃不了被拆的命运,您对此如何看待?
卓凡:老街区首先不应该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其实这些老的建筑,老房子,如果做得好,经过艺术化的营造,经过修旧如旧,经过各种活动,或者其他现代东西介入,可以做得更棒。这东西其实如果说在一个社区之中,留几个老的房子,那么这个建筑可以做成图书馆,做成公共活动空间。
在我老家福建莆田,原来有一条河,这条河沿岸都是用两米,半米见宽大石板构成的沿岸,特别难得。屋檐伸得很长,把这个河岸的一半给遮盖住了,人可以沿着河边散步。
你会看见人们提着水桶去打水,因为怕水摇荡出来,桶里面会放一些菜叶子,使水不会到处晃,怕地板滑其他人不好走。但是现在,那种人跟人很亲和的这种关系没了。其实空间不论你怎样设计,都是是给人居住的,不是简单让人看的。我们不反对现在的摩天大厦,我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保守主义者,但是我觉得现在的这种建筑方式陷入一种恐慌。
卓凡设计作品 拈花
搜狐家居设计师网:但是目前北京的胡同其实面临一个产权很不明晰的状况,这让胡同保护困难重重,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卓凡:其实产权不明晰的可以做成一些公益的项目。
有一本书叫《城记》写得非常清晰,当时二环以里房屋的所有权,至少经过六到十次所有权更替。先是私有,然后国有,国有完之后由于管理上的困难,又变成了各个街道所有。各个街道所有之后。有一部分变成了民宅,然后在文革结束后又被人认领回去了。但是认领回去之后他们又没有房产跟房契,这些人有些人已经移居海外,又把房子出租,出租完的人有可能还把房子再出租,所以所有权非常混乱,四合院核心问题,四合院所有权非常紊乱。这也是北京四合院保护面临的最核心的困难。
搜狐家居设计师网:在2012普利兹克奖颁奖典礼上,王澍也批中国千城一面,中国当下这种建筑方式也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也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基本上在下飞机或者下火车的时候,我们所看见的是几乎一样的建筑环境。在国外是否会有一些比较好的保护案例?
卓凡:苏州稍微做得好一点,苏州就像巴黎一样,把新城、旧城分开了。巴黎当年的建得那么好的石头的建筑在这一块上,它的新城是另辟了一块新城,有它的新的凯旋门,新的摩天大厦这种建筑是挺好的,我觉得苏州做得挺成功的,苏州又做了一个新城,这个新城绕着湖而走很棒的。
你想苏州小园林在摩天大厦一介入的时候那就很失败了。这里我们其实是很苍白的,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地产怎么这么盖。地产这么盖的原因是在最小的面积中创造最大的价值,它是这个问题。
搜狐家居设计师网:谈谈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的建议?
卓凡:其实很多人在做努力,前年奥运会的时候,出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在蔡国强所居住过的四合院住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蔡国强作为一个艺术家做得很到位,他要求修旧如旧,让这个隐藏在胡同深处的四合院回归到它最原始的状态。甚至材料和工艺都是运用的老材料和老工艺,虽然耗费了很多钱,但是真的让那个院子特别具中国之美。另外两点,一个是它的下水做得挺好的,所以它里面的卫生间都是有。然后暖气做得挺好的,他用空调。所以在那个四合院中既保留了老宅的韵味也运用了现代的元素。
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包括平遥古城,我们是一年两年考察一次到两次,带着学生去考察。包括屋顶做法,包括墙的做法。我当时有问过,平遥古城砖缝为什么这么新,他原来砖缝是磨出来的。一块砖出来,它是把砖累上去,把砖里面磨得稍微薄一些,外面磨得稍微厚一些,斜角搭下来砖是没有缝的。砖这样平下来,砖肯定有砖缝嘛,平遥的老房子没有砖缝,砖是磨出来的。砖烧完以后把砖进行打磨,打磨的时候靠外面,露出来那一部分,它会宽一点,里面稍微窄一点,斜面的。一搭起来累起来的时候,砖是没有缝的。大家现在关注生活中一种慢生活,愿意把生活节奏放慢,把财富积累的速度放慢,那么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出来了,就会关注这种东西做得更精致,而不是在短时期之内,好好的把你该做的东西做好,这是很让人感动的一点。
相关知识
卓凡:关注慢生活 把握传统文化的气韵生动
陈苏:设计“慢生活”
韩良忆:“慢生活”意味着有尊严的生活
特别推荐:小屋慢生活 84.7平田园小屋(图)
卓凡做客艺术课堂 畅谈中国书房文化
D-STAR之星丨绳家友:传统文化的推崇向导
新中式态度|吴寒:让世界知道中国传统文化
美联家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俭舍创始人罗旭:我们在做有中国文化的家具
卫星展 | 如翌:优雅细腻又不失文化沉淀的生活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