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探讨陶瓷行业合理使用资源之道

探讨陶瓷行业合理使用资源之道

https://m.biud.com.cn 2012年07月23日14:17 家居装修知识网  

  随着全国陶瓷生产线的增加,巨大的产能正不断地吞噬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以佛山产区为例,佛山陶瓷企业每年消耗的陶瓷原料超过4000万吨,平均每天消耗12万吨。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为了满足陶瓷生产所需要的原料,一些陶瓷原材料资源丰富的地方,都加快了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不过,过度的开采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坏境,也让国内矿产资源和能源日益萎缩。

  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按此增长速度,到205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60亿吨标准煤。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可供应67年,煤炭可供应164年。

  事实上,不仅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有着枯竭的危机,陶瓷原料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随着产能的扩张,瓷土的需求数倍猛增,年用瓷土至少在2亿吨以上,不少地方的瓷土已开采殆尽,高岭土、黑泥、稀土等陶瓷资源也日益枯竭。资源的不可再生、环境的破坏程度,难以通过实物价格换算出其价值量,但是资源的枯竭让陶瓷行业的未来充满危机,为此国内外限定矿产开采量的政策频频出台,价格上涨成主调,节约合理利用以及开发新资源成为了实现我国陶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严整顿矿产资源开采

  为了科学合理地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近日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并正式印发。《规划》要求合五湖四海娱乐城理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鼓励开采国内、区内紧缺和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矿产,限制开采供过于求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矿产,对优势矿产出口实行限产保值。

  《规划》指出,“十二五”新疆要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实施规模化开发,到2015年大中型矿山数量年均增长5%-6%。进一步推动煤矿采矿权整合,煤矿矿山由现有的412个减少到200个左右。金属矿山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对于煤矿,《规划》要求富煤地区新建露天矿开采最小规模200万吨以上,井工矿60万吨以上。

  为此,新疆将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加工、深加工企业。建设一批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基地和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市场占有率高的特色矿产品,并形成产业优势。

  矿产资源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我国政府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十分重视。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矿业秩序治理整顿,矿山数量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28万多个减少到2010年的11.25万座,我国矿产资源整合成效明显,矿产开发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水平提高,开发利用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在陶瓷领域,由于产能的逐年扩张,陶瓷企业对于陶瓷原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也加速了不少陶瓷矿藏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开采步伐。不过,由于乱采滥挖、过量开采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不少地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不断。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陶瓷矿产开发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等违法行为,杜绝无证违法开采,进一步规范矿产市场。

  在江西宜春,由于当地有着丰富的高岭土、粉石英、石灰岩、花岗岩、石英砂岩、镁质黏土、滑石、锂长石等陶瓷原料,在高安、丰城、上高等周边城市大力发展陶瓷产业的背景下,使得宜春的陶瓷原料开采业得到很大发展。

  宜春从事原料开采与开发的企业约上百家,但普遍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经济效益差。同时,由于一些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滥开滥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平衡。为此,宜春市开展了对无证开采排查、勘查项目检查、采矿权审批清查的“三查”活动。

  此外,宜春市在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中,还狠抓瓷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整合。通过矿产资源的整合,不仅提升生产规模,而且减少资源浪费,优化资源配置,使整合后辖区矿业权数量比整合前减少20%以上,矿产资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矿山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和伤亡人数下降1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宜春市的陶瓷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广东新会,为全面整顿非法开采和经营矿产资源陶瓷粘土(含黑白泥、硅砂、瓷砂、泥炭土)等违法违规行为,新会区专门成立陶瓷粘土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整顿非法采矿、擅自将农民集体土地出租用于取土活动、陶瓷粘土加工场和堆放场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无牌无证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效果良好。

  能够持久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最美丽的梦想。随着各陶瓷矿产开发地区对于矿产开发的整治意识和力度的加强,对于保护矿产资源,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和最大化利用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也为陶瓷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设备更新换代 助力行业节能减排

  在传统认识中,陶瓷产业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行业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环保”的呼声在行业中不绝于耳。

  三百余年的工业发展,在极大丰富人类物质供给的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伴随着破坏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恶果的出现,也逐步加快了陶瓷行业对于落后产能的整顿进程。

  从佛山的“腾笼换鸟”政策到淄博陶瓷产业的转移,实际上都是将落后产能转移到外地,虽然解决了当地的环保问题,但是对陶瓷产业转移地来说,将面临着严峻的环保形势和压力。

  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陶瓷行业新一轮节能减排形势将更加严峻,任务将更加艰巨。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陶瓷行业来说,通过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理念来进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是最科学、最合理的方式。

  作为陶瓷行业的上游产业,机械企业承担了陶瓷行业在设备领域中的研发、生产的重任,为陶瓷企业提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为陶瓷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量、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鉴于政府关于环保政策的严厉态度,不少陶瓷企业都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从工艺改进、装备升级、产品创新、提升标准等方面下功夫,同时,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实现陶瓷行业“节能、环保、低耗、高质、高效”的目标要求。

  在众多陶瓷机械设备中,窑炉作为工业生产的关键设备,也是耗能大户,窑炉行业面临来自国家宏观政策、产业发展方向和成本上涨等压力,节能窑炉的发展势在必行。今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2012中国国际陶瓷技术装备及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展览会”上,中窑窑业、科达机电、摩德娜机械等陶机企业推出的节能窑炉受到了观展商的重点关注。

  实际上,节能窑炉吸引众多陶瓷企业的关注,不仅仅是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压力,同时还有节约成本的诱惑。佛山市摩德娜机械有限公司商务总监吴俊良认为,陶企要达到降低能耗和节约成本的目的,加强余热利用和降低单位面积产品能耗是重要的因素。

  要降低单位面积产品能耗最关键的因素是优化窑炉结构,加长加宽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长度在100米以下的的窑炉已经进入了淘汰行列,因为这些窑炉在废气利用、余热回收、成品质量等多方面存在缺陷。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曾令可认为,窑炉的发展方向将朝着优化窑炉结构和采用先进的烧成技术这两方面发展。通过对窑炉的结构优化,加宽加长窑炉能增大产量,同时单位内产品的能耗值相比以前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燃料的改进,能让企业实现更加清洁环保的生产,而对于烧成技术的优化改造,可以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优等品率,减少损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在推动节能减排的进程中,机械企业除了加强研发节能窑炉以外,还通过改进其他设备、推动自动化进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来实现。不过,对于陶瓷企业来说,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对企业而言也是一项涉及面广、包含内容多、前期投入大、回收时间长的百年工程,这需要经营者有战略性的眼光。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扩大生存空间、拓展发展路径的需要,对企业而言充满了机遇,却也极具挑战。

  瓷砖“瘦身”势在必行

  随着陶瓷产能的进一步扩张,陶瓷行业愈加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在瓷土、高岭土、长石等资源逐渐减少,节能降耗压力日益紧迫的情况下,上至国家,下至企业,陶瓷减薄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陶瓷行业是资源型、能源型行业,其中电、煤占陶瓷生产成本的40%,将瓷砖减薄2毫米会节省大量的原料和电煤能源。据业内人士测算,瓷砖减薄2毫米,其生产的综合成本就可减少10%,每平方米瓷砖可节约成本1.8元。此外,作为原料、产品均大进大出的产业,瓷砖减薄还将节省物流成本。

  很明显,瓷砖减薄对于陶瓷企业节约成本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还将有利于陶瓷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过,就目前而言,瓷砖减薄在行业中呈现的局面是“雷声大雨点小”,薄砖依然处于艰难生长的处境,涉足薄砖产品的国内企业并不多,产量不超过400万平方米。

  针对这一情况,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萧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没有硬性的生产标准,一系列铺贴、检验标准还有待完善,消费者的意识没有跟上等,都制约了瓷砖薄型化生产的发展。这就需要陶瓷行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达成共识,并致力于生产、推广薄砖,发动一场薄砖的革命。

  瓷砖减薄一方面可以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若传统瓷砖厚度都能降低60%,按目前市场墙地砖80亿平方米年产量计算,每年仅瓷砖生产就可节约相关原料约10000万吨,每年的综合能耗可节约0.45亿吨标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而节省矿产资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节约水资源分别约为60%、50%和30%,效益显著。

  作为行业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的重要路径,其重要的作用早已为行业人士所认识,并且积极的推进瓷砖减薄的发展进程。

  去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5个子规划,其中,5个子规划包含: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积极推进薄型化和减量化工艺和制品;注重创意设计;推进品牌建设;开发创意、环保、功能型新产品;开展节能减排。这一政策对于一直或者正在大胆尝试做薄板、薄砖的陶瓷企业可谓是利好消息。

  瓷砖减薄,可节约资源、节省生产和物流成本、节能减排,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市场消费观念没有改变,陶瓷企业仍对瓷砖减薄持谨慎观望态度。在这一困局下,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将成为助推瓷砖减薄的助推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新任会长乔龙德曾指出:“薄砖要大力推出来,就要将厚砖有所限制。”同时,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叶向阳也表示:“陶瓷薄砖的标准将在今明两年内制定出来。”他指出,陶瓷薄砖中,墙砖将在今年内出台标准,地砖则将在明年出台标准。

  行业协会对瓷砖减薄给出了积极信号,也给致力于瓷砖减薄的陶瓷企业增添了信心。作为瓷砖减薄方面的行业先驱,蒙娜丽莎在瓷砖减薄中对于行业所做的贡献,赢得了行业人士的高度赞誉。蒙娜丽莎投入巨资成功研发出PP板,PP板厚度只有普通砖的1/3,而又保持甚至超过传统建陶的各项性能,可节约原料75%,降低能耗,实属新型环保类建筑装饰材料,该产品在行业内也获得了高度认可,并获得了诸多荣誉。

  随着行业的逐步发展,瓷砖减薄的呼声逐渐高涨,虽然目前从事薄砖的生产企业数量并不多,但是作为行业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业内人士也深知瓷砖薄型化必将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产品的主流。所以,近两年来,马可波罗瓷砖、新中源陶瓷、华泰集团、万利企业等一批勇于创新的企业也开始尝试瓷砖减薄的工作。

相关知识

探讨陶瓷行业合理使用资源之道
探陶瓷行业合理使用资源之道 瓷砖“瘦身”势在必行
陶瓷行业的"低碳"之路还要走多久?
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任德忠:涂料行业的谋变之道
家具行业的重生之道在于“两条腿”走路
2011年中国陶瓷行业市场总结
充满不稳定因素 2011年中国陶瓷行业市场总结
大显营销解惑2013年厨衣柜行业终端破局之道
佛山新南悦陶瓷亮出创新之道
陶瓷行业欲健康发展 需解决三大发展难题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探讨陶瓷行业合理使用资源之道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14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