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身陷“骗补门” 多家彩电企业均出面否认

身陷“骗补门” 多家彩电企业均出面否认

https://m.biud.com.cn 2012年10月15日23:38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国家电业自从有了国家补贴政策以后,“骗补”的质疑声就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先是家电下乡骗补,以旧换新骗补,节能惠民骗补,直到近来电视节能补贴骗补。空调、电视等几十家企业身陷其中,在媒体的一片质疑声中,国家相关监管部门雷声大雨点小,每次严查的背后都是不了了之。整个家电业的诚信度由此受损。

  近日,电视补贴骗补又充斥媒体,海信、创维、海尔等大牌企业身陷其中,面对媒体的质疑,厂家回应都是含糊其辞,监管部门再次声称要严查。

  7月海信第一个被爆骗补

  2012年5月25日,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联合下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平板电视推广实施细则》,节能补贴总额达265亿元,实施时间为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

  7月初,该政策实施一个月后,有媒体报道称,家电卖场里“节能补贴”的宣传单随处可见,但一些标称享受国家节能补贴的家电产品,实际能效指数并不符合节能补贴要求,个别家电企业涉嫌骗取国家节能补贴,该报道直指海信。报道援引某商场海信销售人员的介绍,海信的机器都是中标的机器,以前的老款不能补贴,而商场中的新款,标示1级能效,都能享受补贴。该报道认为,1级能效实现了,但能效指数却不足财政部规定的实行补贴必须要达到的1.7的数据要求。销售人员对此做出的解释是:“他们只负责销售,具体解释由厂家负责。”不仅如此,海信销售人员称,在补贴方式上,可以直接把价钱降下来,给顾客补差价,以图方便。

  由此,“海信等品牌家电效能不符合国家要求”、“涉嫌骗取国家节能补贴”的报道在业界及社会上广泛流传,让其陷入“骗补”漩涡。“骗补”之说一出,海信电器股票反应最为敏感。7月9日,海信电器股票跌幅高达9.98%。

  对于“骗补”的说法,7月11日晚,海信电器发布澄清公告:经公司核实,不存在任何骗取国家家电节能补贴的情况,并称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让海信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公告不仅没消除业界顾虑,澄清“骗补”的疑问,反而再次激怒了媒体与公众。广东一媒体发表评论员文章称,海信高管的公开表态,“出现‘骗补’的说法实际上是媒体对个别一线促销员促销口径的误读”,这种“喊冤”的方式与热门社会新闻中,将责任推给“临时工”有异曲同工之妙。

  8月创维、海尔被曝更改能效备案

  8月10日,中国网再次爆出骗补爆炸新闻。记者在中国能效标识网上查询时发现,创维入选《目录》的110个型号的平板电视中,有38个型号产品被突击更改了能效备案信息,18个型号产品未进行备案,6个型号产品备案的能效指数与《目录》不符。

  其后,21世纪经济报道又爆出,海尔两款平板电视出现频繁更改情况:型号为LE39A720的液晶平板电视其能效指数前后经历过3次更改,于2012年5月23日从1.4改为1.7,5月27日又改为1.9,最近一次更改是在7月11日,又改回1.7。型号为LE24H300,其能效指数从2011年5月5日的1.4改为2012年7月11日的1.7,LCD被动待机功率从0.9W改为0.5W。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能效标识网是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对我国能效标识的备案及信息公布平台,该网上公示的相关备案信息是由企业自行填写的,修改信息需按流程进行,变更后原备案信息不会消失。

  关于变更能效标识一事,上述工作人员称或有两种情况使然,一是企业在前一次申报时较保守,检测的能效指数虽然达到了1.7,但出于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申报时降低了数据;二是受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影响,企业改变了之前保守的做法,对能效指数进行了变更,“但企业在变更时提交给我们的检测报告是没有问题的,变更数据也与报告相符。”这名工作人员表示。

  涉嫌企业否认骗补 期待监管发声

  针对骗补质疑,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刘棠回应:承认确实有更改能效指数,但他指出这是因为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出来以前,彩电企业为省麻烦,普遍将实测能效指数高于1.4的产品全部标为“≥1.4”,“因为在没有补贴之前,达到1.4即为一级能效,指数再高也没有意义”,刘棠枝说。

  但节能补贴政策的出台打破了这一平衡,仅“≥1.4”不能享受补贴,“这样企业又将实测出来的数据重新申请更改上去,希望符合要求的产品能获得补贴,也就有了能效指数更改”,刘棠枝表示,“据此得到骗补,结论下得早了点”。

  海尔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海尔之所以对同一型号产品做了三次更改,原因是,该产品报备1.5的能效等级是节能补贴发布之前的备案,业内普遍存在,是允许的。海尔通过产品技术优化达到1.7能耗标准后,又重新报备,但没有批量上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过创维和海尔的解释可以发现,一种解释是“将实测的数据还原”,另一种解释则是“技术优化,产品能效得到升级”。在目前我国能效指数主要以“自我声明”方式的情况下,缺乏监管必然会伤害行业公信力。同时,面对市场与媒体针对多年来骗补的质疑,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一直都是坚称严查,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严查多年也没有公开披露过到底哪家企业因为骗补而受到了惩罚,不透明的监管,要市场小道消息漫天飞,要整个中国家电业的公信力都受到损伤。


相关知识

身陷“骗补门” 多家彩电企业均出面否认
量增利减 彩电企业遭遇规模不经济新考验
美的等骗补门背后:企业虚标能效标识 印1张8毛钱
黄鸣怒揭日出东方“骗补门” 打假or作秀?
黄鸣赴京举证死磕骗补门 称检测报告存三大疑点
传统企业转型各谋出路 多家彩电企业借力娱乐营销
彩电企业否认“截留”质疑 称将决定退款用途
广州番禺大岗镇40多家家具企业签订自律承诺书
全国多家陶瓷企业将停产 恐引发建材价格再涨
反思:深圳80多家LED企业关门 警惕LED成DVD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身陷“骗补门” 多家彩电企业均出面否认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17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