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正在水城威尼斯火热进行,EMG•ART大石•馆于8月28日-30日举办了威尼斯新馆 (地点:CANNAREGIO 4923-4924, VENEZIA, ITALY)的开幕活动和展览“水共和Water Republic”(展期8月28日-9月28日)。三天的开幕活动内容设置丰富而精彩,28日开幕式典礼及中、意两国建筑师对话;29日参观本届建筑双年展;30日酒庄品酒游。威尼斯市政府代表Laura Fintaco和威尼斯文化基金会主席Marino给予了大力支持,双双出席了25日新闻发布会和28日的开幕式并致辞祝贺:“从前马可·波罗寻索东方把西方文化带去中国,今天EMG·ART作为一道桥梁把东西方文化交流发生在威尼斯,我们与政府都非常支持!”
大石•馆选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开幕期间的威尼斯时间8月28日下午3点,在位于威尼斯的CANNAREGIO 4923-4924, VENEZIA, ITALY举行开幕典礼和展览开幕,正式宣告了EMG•ART大石•馆-威尼斯馆的诞生。
本次威尼斯馆的成立,是大石•馆成立三年以来,第一次在海外设馆,第一次在国外办展。致力于成为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平台的大石•馆,可谓迈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大步。
稍微了解大石•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同于艺术中心、画廊和展览馆的所在——EMG•ART大石•馆由EMG集团始建于2010年,是一个艺术与文化的多元跨界交流平台,在国内广州、北京、上海三地设馆。已经先后在北京与法国大使馆、瑞士大使馆、德国大使馆及驻广州的法国总领事馆、瑞士总领事馆、澳大利亚总领馆、波兰总领馆及美国总领事馆等合作合办展览与交流活动;学术界合作有:广州美院、复旦大学等等重要学府等;同时与世界各地中外艺术家、设计师团体、知名品牌、时尚媒体等联合举办了多场文化艺术和跨界交流活动。“我们拥有渴望提升的决心也愿意像小孩般面对未来的前冲勇气”这句标语就是大石•馆面对将来与今天的态度。
正如大石•馆艺术总监张炳玲女士对大石•馆的定位表述的那样:“我们不是画廊也不是艺术中心,我们是文化艺术建筑设计交流平台,寻找不同可能性与思维方法,选择威尼斯是因为这里拥有世界最好的展览而且学习威尼斯的包容与世界分享不同的观点!”
大石•馆并没有将重心放在艺术品市场盈利或积累艺术家收藏资源等,跨越亚洲,在威尼斯Cannaregio 4923-4924 安营,仅仅是为了成为中西艺术与文化交流的一道桥梁。这与国内很多经营艺术品市场的画廊、场馆旨趣相异。
早在年6月,威尼斯政代市长Laura Fincato女士与大使Antonio Armellini先生应邀官方访问北京大石•馆,大石•馆表达了希望成为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在精神的层面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意向,获得对方的高度认同,并向大石•馆发出了参与威尼斯不同的展览的邀请。可见大石•馆踏实耕耘,投身艺术的决心。
为此,开幕式之前EMG团队已分批远赴威尼斯为新馆的开幕奔走。8月25日EMG•ART大石•馆第一次在威尼斯召开记者会,作为一个新面孔,面对威尼斯三大媒体《Corriere della sera》、《la nuova Venezia》、《Gazzettino》的文化记者的好奇与询问:“你们为什么选威尼斯?”EMG团队向世界宣告了EMG投身于艺术和文化的初衷:“世界艺术文化都集中在威尼斯,我们希望在这里学习世界的眼界,与包容不同的文化与想法。”
图为:EMG集团总裁李家豪先生(左一)接受国外媒体采访
图为:米兰《 IL MONDO》杂志采访李家豪先生
正如EMG集团董事长李家豪先生,在8月29日开幕活动期间,接受米兰《 IL MONDO》杂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作为中国实业家投资艺术,而不以眼前的文化盈利为目的,这是EMG集团对艺术的一种视野和文化抱负。
图为:8月26日《IL GAZZETTINO》报道开馆
对此,威尼斯报纸《IL GAZZETTINO》以标题为《在古老的palazzo Zen筑起一道通往中国的桥》的文章报道了威尼斯馆即将开馆的报道。而这道桥无疑同时也会通往欧洲,带来中国文化艺术和艺术家们走向世界,期盼精彩对话的双向共赢!
海外第一展“水共和”
相信看过28日开幕式联展“水共和”和重头戏之一的FACE TALK-“建筑的现代姿态”的人,都必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作为大石•馆新馆的海外第一展和第一场对话,其所论话题的纵深度,不仅紧扣建筑双年展的主题,更引发现代社会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及生态建筑等理想人居的思考。
8月28日下午4:00,威尼斯馆开幕典礼的同时宣布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平行展 “水共和”开展,这无疑是对威尼斯艺术精神的一种致敬,更是流露了EMG•ART大石•馆积极投身其中的参与心态。
图为:威尼斯馆内空间之一
威尼斯馆用三个空间来展示所有的参展作品,全部以投影方式介绍参展人以往关于水的作品与创作理念。为了赶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火爆看展期间,大石•馆正处装修期间,所以参展空间本身是用纱幔和白布简洁装饰,到也别有一番艺术气息。
图为:何健翔作品《水市计划》
来自广州源计划的建筑师何健翔特为此次水共和联展,策划了一个《水市计划》的概念,作品内容是作为一个大胆的假想:如果把100多年前的广州城的地图来看,城市是覆盖着大面积的水的,与今天的现代化都市的广州重叠之后,水位上升城市淹没一半,呈现出一片壮观而奇特的景观。以此来表达现代城市沧桑变迁和今日的缺水状态。
图为:何汶玦作品《水》系列现场局部图
国内著名青年艺术家何汶玦参展的作品是《水》系列。水主题是作者近几年来一直创作的题材。他借助水这种媒介物反射出当代人的精神层面:漂浮、空虚、孤独、焦虑。而水波与光的不确定性又孕育了无数种视觉表达的可能性,其作品印象派表现主义结合中国传统大写意手法对即刻感觉到的现实进行探索。通过描述各种人在水流中的形态扭曲、姿势的转变,揭示出当代社会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活激流中被迷失,但永远奋进,寻找生存的方式。画面中水的光影表达出一种随时即现又瞬间逝去的希望,表达的是永不停息的人类精神。
图为:戴秀慧作品《水族哀歌》局部图
香港的装置艺术家戴秀慧,其创作更特别关心大自然与女性、民族及阶层的相连关系。这次参展“水共和”的录像内的作品包括:《征水》、《旱咒》、《解渴》、《安魂曲-核电章》等篇章,表达的都是城市耗水过度,龟裂的水稻田,气候变暖全球雨量减少,核能生产污染,清洁净水却被设定为商品,而非人权等人性化的呐喊。
吴达新作品:《长城计划》-冰教堂
这个作品,是2009年冬天,作者在长城的烽火台上用冰砖打造一个巨大的西式教堂穹顶。命名为“长城计划”。在一个万木枯黄、萧索清寒的野长城上,冰穹顶的透明和转瞬即失的脆弱,飘逸着一种圣洁而又怜人的美感。大画幅的相机在黎明,太阳还未出现之前记录它短暂的存在。“长城计划”不是两种建筑形式的简单移植和拼贴,而是不同文化基因在一个有趣的视觉呈现中悄悄地渗透溶解。它派生出来的某种现代性是中国当下新全球经验的一个明确表征。
关于水的形而下的关爱,来自于环保组织“创绿中心”的卢思聘,他的团队发起了一个“一杯干净水”的项目,作为创绿中心这个公益性组织的一个课题,致力于拯救中国受污染村庄,免费提供成本低廉、易于维护的净水设备,让3亿农村居民喝上符合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的饮水。深深感动了世界彼端的人们。
图为:水共和六位参展人照片
而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及硕士统筹主任杜鹃,则提供了其生态建筑化的理念。杜鹃博士专注于可持续发展建设,曾在2010年曾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香港展的总策展人,并在2011年策展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保障性住房设计展。
第一场对话:“建筑的现代姿态”
开幕典礼后下午5:30开始的FACETALK-“建筑的现代姿态”,4位对话嘉宾:意大利 Aldo Aymonino、Pippo Ciorra与中国的刘珩、何健翔这四位建筑师现场讨论建筑在现代社会里的存在与未来使命,威尼斯建筑师认为:“建筑在当今要更考虑历史的承载和与土地发生的关系,当代建筑不应该是只追求地标式建筑!”观点鲜明,气氛热烈而成功。主持人由Marino Folin 先生(Fondazione Venezia 2000文化基金主席) 和EMG•ART大石•馆的艺术总监张炳玲女士执筒。该话题的热烈与成功促使各方一致期待将于2012年11月从意大利来到中国广州馆再次进行。这是威尼斯馆诞生后,从这个桥梁搭建起的第一场国际对话和而文化交流,可谓小啼初声!
而举行着这样一场国际对话的威尼斯大石•馆所在场址本身,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之前是15世纪修士祷告的地方,充满着神圣尊贵感,与14世纪的大教堂比邻。门前碧水环绕,该物业的业主Franco先生把这个地方封闭了20多年,直到遇见了来自中国的大石•馆和大石•馆想探索世界更多可能性的文化艺术梦想,于是敞开怀抱。
游于艺,触摸威尼斯
中国在艺术修养上,传统的理想境界是“游于艺”,当然这个“艺”并非仅仅指代现代的艺术,以现代而言,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学科门类,如哲学、政治、教育、社会的所有文化,或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甚至军事、驾驶、文学历史、科学技术等。但即便如此,威尼斯这座文艺复兴以来就有着璀璨文化的西方文艺之都,仍然足以与来自中国的踌躇满志的文化艺术使者EMG•ART 大石•馆来一次从艺术到生活的文化碰撞。于是8月29日的参观威尼斯双年展活动和8月30日的Venissa酒庄的品酒活动,拓深了本次威尼斯馆开幕活动的丰富内涵。
2012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与电影、音乐节同时进行,不少于700万人会到访这个城市。与建筑双年展期间的众多展览一起,EMG•ART 大石•馆“水共和”的开幕展览的海报贴在城市的大街小巷。8月29日,EMG•ART 大石•馆组织活动参与者参观了多个国家的展览场馆。尽享世界各国的建筑、艺术、与文化的灿烂繁华。
图为:100多年历史的Venissa酒庄所产的干白葡萄酒
8月30日的开幕系列活动之参观酒庄和品酒,EMG一行与参与的中外建筑师及嘉宾拜访了位于Mazzorbo岛上的Venissa酒庄,该酒庄可追溯至13世纪,至今已700多年历史,所产的葡萄酒有三大特点:葡萄和制酒工艺都是13世纪传承下来的种子和远古制酒工艺;酒瓶当然是领先世界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玻璃工艺的威尼斯人纯手工制作,而瓶子前面的标识是24K黄金贴箔;因为酒庄近海,所以葡萄带咸味。所酿制的葡萄酒口感醇厚甘甜,回味悠长,每瓶价值约100欧元。
图为:威尼斯市政府代表Laura Fintaco女士手持EMG定制宴会干红酒
在8月28日的开幕典礼上所用的酒水也是出自该酒庄,专为EMG(ELEGANT MARBLE&GRANITE LTD-CHINA)定制了酒窖和包装。
深深地陶醉于13世纪从无杂交的葡萄酿制出上古的酒感,领略了威尼斯的酒文化和传统工艺,赞叹着这座种植着从13世纪传承下来的葡萄的酒庄,愉快地欣赏了沿途风景的酒庄之旅结束后,本次威尼斯馆开幕的3天活动圆满结束。
而EMGdotART的欧洲之旅却正刚刚开始,绽放着希望,迎向无数精彩可能性的未来…
附:水共和展览信息
“水共和”展览应和本次建筑双年展的主题“Common Grand”《共同点》。联想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70亿增加到90亿,水成为人类生存的共同点。在各领域都无可避免地在思考如何与水相生相息的问题,水成为21世纪的不可避免的话题,“水权”、“水公平”、“水战争”、“水建筑”、“水设计”......透析这个不可抗拒的话题。在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召开期间举行一个平行展,以 “水共和Water Republic”为主题,寻索人类在本世纪及以后不可逃避的议题。并结合了建筑、艺术与生活科学的思考来共同探讨,期望这个世纪话题能在不同层面上铺开关注,甚至个人情感的唤起。
展览城市: 意大利 - 威尼斯
策 展 人: 张炳玲 赵永惺 赵毅
展览时间: 2012-08-28~2012-09-28
展览地点: EMG•ART大石•馆--威尼斯馆
主办单位: EMG•ART大石•馆
参展人员: (艺术)戴秀慧 何汶玦 吴达新;
(建筑)杜鹃 何健翔 (生活科学)卢思骋
相关知识
大石•馆威尼斯开馆及展览“水共和”开幕
《海底斑澜》中国巡展--首站广州大石•馆开幕
“水共和”意大利•中国 巡回展--广州站
威尼斯: EMG•ART大石•馆海外第一站开幕
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之平行展“水共和”
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基金在威尼斯创立
展览预告:泼动海底斑澜 虞兰因的海洋世界
大石馆展讯:为未来着想 互动建筑的光声热
虞兰因《海底斑澜》中国巡回展
设计音乐派对:大石馆“仲夏摇滚黄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