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最流行的一个名词是什么――吃货;时下最热门的一个短语是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当中国人开始把美食和饕餮放在台面上较真儿的时候,应该没有谁能够拦住这个劲头。对于我们的厨房来说,把它变成一个美食的“实验室”,显然是更cool而且更现代的生活方式。
源头:德式厨房生活
把厨房变成实验室,并不是本意,追求精致生活,才是真正的目标。德国人的严谨,就像法国人的浪漫一样出名。当中国人用“你吃了吗”打招呼时,德国人则说“AllesinOrdnung”――直译的话意思是:秩序还好吧?厨房,则是德国人最有秩序的地方。
一位游学德国的朋友说,德国女人在厨房里不是做饭,简直就是做化学实验,温度计、量杯、滴管、天平、计时器一应俱全;如果菜谱上说加10克盐,德国人绝对不会加11克。瓶瓶罐罐是厨房里最常见的东西,但在“实验室厨房”,每个罐子都要尽量贴上标签,该密封的一定要严密,该透气的一定要留有通气孔。一排大小不一、整齐码放的小瓶小罐,看上去也颇有食欲。
现状:厨房实验利器
在德国,量具的种类很多,样式也各异。据说德国人的厨房里各种瓶子都有刻度。如果想在中国打造这样一个厨房,就只能去卖化学试剂的专门商店了。因此,我们也不必完全模仿不属于我们的文化形态,即便它看起来比较时髦。
在现代的中国人厨房里,有哪些“利器”是必不可少的呢?一个简易的机械闹钟其实很必要,德国人煮鸡蛋讲究分寸恰到好处,既不会营养流失,又要稀烂,于是闹钟必不可少。中国人呢?讲究一点的蒸鱼或者江浙一带煮大闸蟹,在把控时间上也丝毫不比德国人马虎。当然还有电子计时器,形状小巧,放在哪里都不占地儿。
温度计也是厨房实验室里不可不提的必需品,当菜谱上写明“将原料放入70℃的水中”,这时单靠计时就没有用了。当然,如果你追求同样食材的不同表现,你的厨房里还得有手动或电动的打沫器、研磨瓶、捣蒜器、食品钳、蛋糕模具、搅拌器、长柄茶勺和像蒸馏瓶一样的咖啡机,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发展:在厨房里寻找未来
如今,高科技设备使厨房俨如实验室,而厨师则摇身一变成为科学家。分子美食的流行,充分证明了这种趋势的发展。据美国最新一期《大众科学》月刊报道,走进某些当今最著名餐馆的厨房,人们可能会误以为走进了化学实验室。
在这些高科技装备的厨房里,有大罐装的压缩二氧化碳和液态氮、能够以0.1摄氏度的精确度显示水温的容器、由玻璃瓶和冷却管组成的蒸馏仪器、被标着“藻酸盐”、“乳酸钙”和“默克蓝色闪粉”的瓶子包围的精准天平……
在和实验室一样的厨房里,厨师能利用液体氮迅速冷却尚未加工的食品材料或半成品食物,从而使食物外部冰凉松脆,但内部绵软可口;利用低压燃烧室使水在室温状态下沸腾,既煮熟了食物,也将热量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利用测量精准的便利厨具,在最短时间里做出鲜嫩多汁的肉和鱼。
报道说,为了追求美味,分子生物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和感觉神经学家正在深入研究味觉和嗅觉的本质,以及它们如何与人类的其他感觉互动并共同引发愉悦感。一些科学家说,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研究出能够引发某种特殊情感反应的味道。
归结:美食依靠想象力
在很多明星大厨的采访里,他们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认为厨艺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这么回答:“想象力”。在美食的创作过程中,想象力是一个原点,而且贯穿了整个制作的始末。明星大厨的大脑里,对味觉的感悟力以及组合的想象力应该非常发达。综合了滋味、口感、气味等的一次次完美创作,才是厨房实验室存在的唯一理由。
所以厨房里可以没有菜谱,却不能没有一个爱家爱世界三观正确的好“煮妇”,或“煮夫”。
相关知识
厨房生活十二道之饕餮之道:美食实验空间
甜蜜之道:伴侣情感空间
海信吸油烟机X7的成功之道:以国际品质为目标
著名设计师高一强携新书《日用之道》做客单向空间
奥田之道:专注厨电 从未改变
温馨之道:全家聚合空间
fashion之道:家宴社交空间
富轩门窗发展之道:“三品”塑造品牌
埃瑞德健康之道:穹顶之下,净中窥静
环保巨头苏伊士的成功之道:产品+渠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