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对于企业而言是个涅槃的过程,经历了上市之后,企业的资金压力变小,能够有更大的精力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上市,意味着公司在公司管理、财务审批等环节会变得更加正规和严格,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而上市对企业的要求便是高增长,如何在运营成本增加的前提下进行高增长,这本身就是个考验。
促进行业内洗牌,卫浴行业正经历一场“大浪淘沙”的更迭与变迁,卫浴作为资源性产业,资源将会向品牌企业日益集中化,我国房产的持续压力,一部分企业无法承受“寒冬”之冷,必然会退出竞争,部分弱势卫浴品牌将退出历史。
品牌效应或成抢市杀手锏
融资上市是把企业做大的捷径,国内品牌卫浴的市场占有率都不高,几乎所有的外资VC和PE都声称可以为投资企业提供除资本输入以外的增值服务,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已积累的资源为企业发展提速。卫浴企业集资所得净额的资金流向计划:23%用作战略性并购;22%用于扩大及增强集团产品的分销网络;20%用于发展集团现有品牌;15%用于扩充及优化其生产线;研发新产品及营运资金的费用各分别占约10%,一切都是为了竞争做准备。可以想象,一旦集资成功,中国卫浴旗下的品牌推广战线将全方位覆盖电视、杂志、户外、互联网及其他新兴媒体,由此带来的品牌冲击将不言而喻。
卫浴技术的日趋成熟和专利技术趋于完善,消费者选购卫浴在部分区域缺并不成熟。作为家居类耐用消费品,环保、品牌、耐用、服务、价格才是正确的选购关注六大要素的正确排名顺序。金融海啸后全国卫浴区域性品牌有67%已经或正面临倒闭,造成无数消费者家中的卫浴成为找不到售后服务和维护的“卫浴孤儿”。国内品牌卫浴的市场占有率都不高,区域性品牌被市场淘汰的现象表明全国一线品牌对于自身品牌建设、理性消费观的引导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线品牌掘金二三线市场
随着近些年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居消费需求被突显出来。可以说,哪里有需求,产品就会辐射到哪里。在一线市场渐趋饱合后,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间供卫浴品牌来生存,只能向空间更为宽广的二三线市场进军。再者,卫浴由于是封闭式的渠道特点,由卫浴的渠道运营商发起行业洗牌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扩充生产设备定位80、90后
15%用于扩充现有生产设备,包括提高技术,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等等。现在的消费者都已经趋于理智,已经不能被单纯低价和噱头所吸引,而是要实实在在服务和过关的产品质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近几年,很多卫浴企业发布的带有各种风格的新产品,明显将目标瞄准了消费风格化的80后于90后。
并购整合赢取资源砝码
并购这块比例超过了集资所得的五分之一,对卫浴中小企业的冲击也最大。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卫浴企业意识到产业链的价值并付诸实践,通过对上游原材料及基材生产的控制,进行多品牌战略,在横向上对卫浴洁具进行品类覆盖,迅速进行品类扩张,打造多品牌为一体的战略,从而取得了制胜的砝码。
那么,洗牌会洗到那些企业?最终的行业格局将可能是什么形状?这个笔者就不好妄加揣测了,因为卫浴行业是个行业壁垒及门槛相对低的产业,洗牌后,千万个卫浴厂商倒下了,又会有千万个新的不怕死的卫浴厂商诞生,各卫浴企业应做好应对准备。
国内不少有实力的一线品牌都曾在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得到了国外风投的青睐,而这段时期也确实逐渐到了这些风投收拢资金的时刻。所以企业也面临着如果不上市,风投就可能撤资,撤资后企业面临资金问题,难以继续发展,而目前整个银行贷款政策的收紧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企业不得不上市。但说是“被上市”了,在一个资本市场,因为资本之手或说市场规律而被助推着进入某个阶段,阵痛下的优胜劣汰,也不能说全然是件坏事?而在这资金回收期将至的时代,卫浴业将来迎来怎样的上市风潮,未来格局又会有怎样的转变,我们不妨静观其变。正所谓群雄逐鹿,胜负几何,初见分晓。
相关知识
品牌效应或成卫浴行业抢市杀手锏
行家预测:未来5年上市或成卫浴行业又一风潮
品牌效应或成地板企业抢市杀手锏
成都红星美凯龙总裁签售活动主打品牌登场百年品牌HCG和成卫浴上演年度促销大片
浴室柜市场大 成卫浴行业竞争新宠
产品售后成为一大难题 新消法或成卫浴保护伞
房地产泡沫或破灭 卫浴行业加速洗牌
融资是需求 上市将成卫浴行业未来趋势
融资是需求 上市将成卫浴行业趋势
产能过剩成卫浴行业“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