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七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概念创意发布会
时间:2013年9月6日
地点:搜狐新媒体大厦3层一号演播厅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还有在搜狐网及搜狐微博上关注本次创作营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时光如高铁,岁月如动车,在不知不觉中,创作营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今天是我们第七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的概念创意发布会,非常荣幸,能够在搜狐全新的大演播厅举行我们的发布会。今年我们的创作营从9月2号开始,在4天时间里,我们各个小组同学以“生长”作为创作主题,在各位带队老师和企业专家的帮助下,了解企业产品和材料特性,在此基础上,各小组集思广益,进行概念创作,今天,每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创意作品。我相信,大家都是带着很期待的心情,关注着各个小组创意概念的发布,究竟各个小组的创意概念是怎样的?下面的时间,就让我们来一一揭晓。
今天各位带队老师和同学们都已经来到我们会场,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到场的各位老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教授杨冬江老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李朝阳老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聂影老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刘东雷老师;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室内设计教研室主任崔冬晖老师;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杨宇老师;
《照明设计》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何崴老师;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彭军老师;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王强老师;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黄国涛老师;
空享生活创意总监刘孜老师。
下面有请彭军老师代表各位带队老师发言。
彭军: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第七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到今天就是一个创意概念的发布,经过4天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辛苦构思,一会儿就将就讲把各自非常令人期待的创意相互进行交流。
材料创作营到现在第七届,这个活动有那么几个特点:首先,它开拓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把传统的高校教学的模式通过这个活动把材
料这个课程形成了几个学校共享这样一个教学方式。参与这个活动几年来,学生和其他院校都从中得到很好的启发和收获,材料无疑是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内容,通过企业大力支持和各位专家、设计师和教师们辛苦的指导,我想几年来学生们在这个活动都获益匪浅,这里杨冬江付出很大的心血,我在这儿不仅代表学生和老师,也代表天津美术学院对这个活动表示支持和感谢。期待着各组把各自向往概念和创意介绍出来,来为后边的制作进行好的作品的发端。
非常感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彭老师,下面有请对我们这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的搜狐运营总监宫素深老师给我们讲两句。
宫素深:今天非常开心有这么同学老师来到我们搜狐媒体大厦来参加创作营概念创意发布会。作为搜狐我们也非常开心,伴着创作营的活动一直见证到第七届,以前的材料营我们也做出了很多报道,上次开营仪式见识到很多同学和老师,今天非常期待各位同学和老师对生长主题的诠释和理解。我们搜狐作为一家大众媒体也非常想通过这个平台,这个机会,给我们更多用户和设计师朋友传达更多设计概念的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我们概念创意发布会正式开始,我们都是搞创意的,今天我们在汇报顺序上稍微发挥一点创意,123456缺乏创意,我们干脆456123,首先有请第四小组先发布它们的创意作品。
第四小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下面由我代表我们第四小组来给大家讲述我们对此次材料营的一个概念,之后是我们一个理念。首先生长,生命与成长。我们选择破茧成蝶,我们把这种生长定义为沉淀再生可持续。之后我们手绘画织茧开始,弱小生命包裹起来不断生长的生命体。下一步意味着他回归,回归到蚕蛹之中,这是破茧成蝶的一个顺序。之后我们引导这个理念,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我们有我们的方式,四个关健词:方式、交织、延续、回归。方式部分简单的方式反映材料本身的美。交织部分随风板表达材料韵律与支点的节奏。我们不断切割这个板子,在板子上做出形状会产生交织。延续的过程希望同一种元素反复交织形成一种延续,什么意思呢?当我们去正面看这个材料的时候,延续这个生长的时候,会发现交织开始的部分与另一个交织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形成一种视觉的感受,有一种不断连续的过程,这也是一种生长。之后我们还有一个回归,就是回归到白,提出白这个概念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颜色的界定,我们在更好寻找一个白的实体,所以为这个材料形成一个统一。
谈到我们实现,三个关健词:材料、结合、节点。材料的部分,我们会主要去运用防火板和木地板。结合简单的工艺,比如说合页部分,结构简单,通过这种简单的结构,能够回归到材料本身的朴素之美。这是我们的节点,结点采用折页,形成这种支撑的张力,重复与再现,把材料部分进行连接。之后有一个我们的形成。这是我们简单做的模型,其中人不是用来考虑它的尺度大小,我们更好去体现模型在环境中一个体验、一个感受、一个交互的过程,可能这种结构会给人带来一种情感的体验。
这一张是我们做的一个实体模型,通过对蚕蛹的理解,从成茧的开始到破茧的开始,不断的去连续,这种连续透过我们在料去把它表现出来,这种交织的部分。这是我们子的实体模型,之后我们分了几组几块去表现这个部分。这个是我们对不同角度的拍摄去看材料它的特性。这个也是,通过不同的交织会形成我们情感的互动。这是我们开营第一天与老师的合影,所以很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
世界永远属于后来者,顾头不应该埋在地下,应该变成绳子或者梯子,种子必须埋在地下,只有埋下地下才能生成人类手中的火爆,永远坚信设计可以拯救你的国家,可以改变世界。谢谢各位老师、谢谢各位同学。
主持人:你们忘了最重要的环节,你们得介绍一下各位同学。
第四小组:大家好我是来自天津美术学院张国卫,我是来自中央美院王以晴,我是中央美术学院肖婷,
主持人:下面请各位带队老师对第四小组作品发表一些点评。
杨冬江:我们小组因为这几天他们一直也很辛苦,一直在把自己的创意争取能够融合到小组里面,能够变成最终完整概念。创作营主要从设计和材料两方面来训练大家思维的能力。设计本身还是为人民服务,设计出的东西和艺术品相比,可能设计更多是能够让人体验,而艺术可能更多让人去体会。我们如何在通过这次创作营当中,如何把体验和给人的思考体会这部分把它结合在一起,可能是大家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话题。我们组最后把生长落实在一个形体交叉这么一个结构当中,我想下一步可能更多如何去实现,因为设计我们最终一定要把它实现才好,如何去实现,用什么样的材料,通过材料能够表现出来。大家都可以出,发挥材料更大主题和特性,真正特性发挥出来还是有困难,因为我们每个组限定的材料也有限,木地板等等,有限数量拓展你的设计和思维,我们小组下一步要做更多一些工作。虽然设计的想法还是比较连贯,思路比较清晰,但是最终能不能呈现,下一步工作会更加的艰巨。
我们材料创作营希望把各个不同学校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在老师带动下激发同学的创意,在一点希望后边各个组同学和老师有更多的交流。
刘孜:同学们可以不用坐着那么直,感觉像训话一样的。你们PPT渗透你们追求的风格,第一页看到你们直奔主题,用破茧成蝶诉说生命关于成长的部分。你们讲到蝴有痛苦、有孤独、有繁衍、有生长、有变化、有魅力,这个非常美,最后回归白色,这是非常美的故事,我为你们创意给你们鼓掌。但是在最终的执行,我看到你们的模型稍稍少了一点你们的点题,整个模型给我的感觉在视觉上没有太多的冲击力,可能你们也想要说人与你们这个作品有互动、有体验,我想知道你们最后实际作品尺寸是多少?
第四小组:我们开始在设想的时候其实算了很多尺寸,一个尺寸可以让人继续体验,还可以尽量支撑有一定变化和动作,中间节点用合页连接,保证可移动起来。我们量的材料,觉得材料不够,最后尺寸做的1.7米×1.2米,一共有五组,交织做一起。
刘孜:如果要体验1.7米我们进去还是有压力,我们老师都会超过1.7米,最终没有1.7米。
第四小组:高度差不多1米,我们按在第二层,第二层高度本身有1米,最后实际高度有2米左右。
刘孜:千万不要是一个很尴尬的东西放在哪儿,我觉得是很具像的一团,让我看不到延展,看不到它的延伸,让我看不到你们关于生命的解读,我还是希望能够再有一些延续,再有一些变化,我们互动的感觉可以多一点。我想你们用的材料,我感受到相对单一一点,可不可以不同材料撞一下,比如说阳刚的美和阴柔的美撞一下,灯光成为点睛之比,延绵不断一条线继续深化。
主持人:谢谢刘孜老师,有请黄国涛老师。
黄国涛:我觉得理念很好,认为用他们工艺展示材料特点这方面也是很有智慧,这回我当一回救火队员,你给一张模型的图片。这个工艺是有智慧了,发挥了大家智慧,他用的一个巧劲,是一张平的卡纸,通过不同的位置用刻刀划开有无限的形态,材料上目前倾向于风木板,他不同于硬质材料能刚能柔,我们用硬质材料可能很锐利、很整齐、很美。在工艺体现材料特点上,我认为大家做到了智慧。
现在有一点不太完美的,接下来得干点实事,我们做装饰作品和雕塑作品不一样,根本要体现材料本身。今年每个材料都有一点,单一从一个材料来讲是有限制的,如果想用一种材料做一个东西想做的很多很多,有可能走不通的,尽可能既体现材料本色,又能够体现材料多样性,做成一个圆满的作品。
这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黄国涛老师,也谢谢第四小组的同志们,谢谢大家。接下来我们有请第五小组上台发布他们的创意作品,大家鼓掌。
第五小组:下面由我们第五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创作营这几天来的成果。首先我们自己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自清华大学袁伟权。中央美院王庆,天津美院苏雯,上海大学燕星彤,中央美院武星,中央美院何晓甜,清华大学黎珠,清华大学陈志丹。
第五小组:我们对生长做出理解方面的探索。这是第一组第一个作品,生长联想到沉淀和蔓延,我们组从蔓延理解真这个词。首先联想到生长,我们可以联想到裂变这样空间上由少到多这样的词,也可以联想到由发展带有时间概念的词,我们认为蔓延这个词是既带有空间上概念,又带有时间上的概念。这是我们的一张意向图,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是由一个单元,中间这个大的单元向周围蔓延出第二级别的单元,比第一个单元小四分之一,再有它向周围蔓延生长出第三层单元,这样不断向周围蔓延,生产完整个空间。这个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这是我们做的草模,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这是第一步,立方体集中一个面打开会有第二个单元,再往下还会打开。通过这个结合场地,在我们3×3其中一个角展开向周围生长继续蔓延,直到布满整个空间,我们有两到三组,有XYZ三个轴沿着空间生长,这是我们生长的理解。
这是我们一个概念,我们还有一个概念的方向,是生长的沉淀。因为这是一个创作营,我们更希望通过材料与效果这两个方向来对生长沉淀做一个诠释。
提到生长我们第一个想到就是沉淀,时间的流逝在一个物体就会留下时间的烙印,我们就会想到一些生长。所以我们不由自主想到太湖石这么一个概念,本身它是一个完整的石头,经过时间的流逝,水对它进行物理和化学一些反映,经过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会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品。所以说太湖石的身上布满时间的烙印,所以说我们想到采用太湖石的概念。本身太湖石形体比较美,可以称为一种艺术品,我们就从太湖石基础上提取出来一些元素,进行下一步研究。这是我们设计草图,太湖石有自己特点,我们形成了现在这个草图,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由一个平面形成三维的模型。我们是材料营,我们如何应用已有在料塑造出来这样的形态,我们进行了结构上的研究。
只有一个外形还是不够的,当然他需要材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于是我们对它进行一些探索,我们希望用树脂板进行制作。第一个可能是比较直接耿直一些方法,是树脂板直接插结,第二个是改进一点中间扣掉一部分。有几个问题:每个环都是非常大的一部分,实体模型也非常大,这是一个非常不好加工的地方,再一个比较浪费材料,浪费材料的原因因为环特别大,而且材料比较少,很难以用有限板把这个做出来。再一个方面,可能显得比较笨,每个环不一样,用非常复杂形状形成之前那个形态,所以由一个复杂到复杂的过程,所以这是一个不太讨巧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一些改进。这两个都是十字插进的方法,受力点都在十字上面,十字交叉是受力点的地方,我们做一些改进,我们发现把这些地方打断,这个体系依然可以保证,也能保证它的稳定性。但是只有小点的突破,同时把之前三个问题解决了。不好加工,办理一块板特别小便于加工。之前是复杂形,现在变成简单形,这样好一些,这是我们单元的节点。刚才每一小块就是这样一个折线,每个节点的地方就是一个螺丝,一个直角连接件,每个螺丝钉放到钢架上,每一个有受力点,整个结构显得比较轻盈、比较坚固,我们用一种折线用那种电解方式布满整个形态,这是一个简单的展示。
我们做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第五小组同学,首先带队老师对作品进行点评,首先有请聂影老师。
聂影:我们组同学修养非常好,大家在一起都温文尔雅比我强很多,相比较老师很没有修养。这两个方案我们在讨论中都出现过,两个方案是两个逻辑下的结果,盒子方式叙事性强与结构本身,做了几种方式今天说的不是很详细,下一步盒子的方案结构的特点和你工艺本身需要更细化。第二个方案,我们也说过这个方案有点像是一个电脑设计的奴隶,这个方案整个做法先有一个概念由电脑生长,某种程度由人手模拟电脑的效果。某一个角度来说可能不适宜,另外一种更具有挑战性,你有了当代作品能不能用手工来完成。杨老师强调你怎么完成你整个结构,今天后边这些最近这两天刚刚完成,我们希望他们下一步能有更好的结果,但是也不排除因为你的结构方式和你原来理念产生了初衷两者不完全匹配,最后它的样子和感受跟你原来想象不大一样,这一点也是我们组需要下一步需要深入考虑的。
杨宇:这个阶段更多是概念方案汇报,不是一个总结会,所以不光第五组,其他组也有这种情况,现阶段有一到两个方面,大家有各自不同的意见,这个挺好的,这个事给大家来看一看大家思维碰撞一种状态,我想两个方案虽然代表两种思维体系,包括方盒子美院同学更多来考虑这些问题,相对更理性一些,更多从空间角度来讲。第二组挺有意思的,它其实用一种非理性的东西,我个人认为电脑都是非理性的,我觉得对两种东西再往后自我否定的状态,现在必须要突破自己,就是在现有思维情况下,你怎么去反向考虑,现在来讲第二组同学更进一步,他们考虑如何用一种理性的方法去反向解释它之前所谓非理性的成果。至于说细节问题就不在这儿讲了,我觉得大家第一步也有这个问题,我说刚才第三组、第四组同学对板材期望太高,过于理想化,我提醒大家一句,咱们这次面对的板材它的特点都有柔韧性一面,我们用直板做或者木头棍做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真实的东西是有柔韧性,我只是提醒大家一些,柔韧性的东西要是忽视了把你搞的很惨,玩好了就很有意思,我只是从这一点上提醒大家一句。
主持人:谢谢杨宇老师,下面有请王强老师给我们做一个点评。
王强:刚才杨宇老师最后提醒我也有感触,有的时候我们在做一个微缩模型和实际制作有一些距离,缩小尺寸有一定强度没有问题,真正板材裁成一定宽度会变形、会弯曲,像微缩做那么挺拔不太容易,技术上还得再考虑。
主持人:谢谢王强老师,也谢谢第五小组的同学们,谢谢大家。接下来请第六小组同学上台,大家欢迎。
第六小组:清华大学余明伟,清华大学柏思宇,清华大学金善庆,中央美院金善庆,中央美院曹冲,中央美院赵易乔,天津美院裴元,天津美元李文静,上海大学田婷仪。
我们主要想表达的是我们对生长的理解,我们对生长理解是,生长是从零到零的过程,一个从零到零无限循环的过程。最传统意义上生长,生长给我们第一印象也许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然而我们认为生长是包含着一个生命的全过程,它是从最开始到不断的长大,到不断的分裂复制,到特别繁盛的时期,再到衰老,再到重获新生整个过程才是生长的全部过程。
人为的一些重复利用也可以被视为生长的过程,同时它是一个大量复制的过程。我们想的是也许我们第六小组同学和老师讨论过之后,我们不想作为一种艺术家的姿态,就是有一种视觉或者形态语言传达给大家生长的感觉,包括我们和参观者、老师都是一种参与者的姿态来做这件事情,我们希望我们的行为,比如说我们搭建了这个东西,大家在开始参观者进去参观的时候,可以对它形成一种塑造,可能他们会带回家给每个东西赋予一种新生,我们就希望它不再是一种视觉的传达,而是一种真真实实的一种参与。
我们认为生长是从零到零的过程,我们创作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对应自然状态下生长,我们期望达到效果生长阶段到创意阶段相对应,把单元体拉到现场进行搭接组合的过程,繁盛时期就是作品搭好,观众来欣赏我们的作品。消亡消失过程是一件件撤走我们单元体,重生阶段带走我们单元体重新赋予它的意义,这是整个循环。
我们作品搭起来可能性,可能是一个本子,可能是一个小抽屉,或者是一个小灯,或者是小花盆,各种可能性。想过这些之后,最终讨论出来两个结果。
其中一个是转角遇到爱,是一个转角相册作为一个单体,选取它一是它可能比较好玩,大家都愿意拿一个回去使用它。其次它比较容易加工,而且它本身L的形状,如果是一个薄片会增强它的强度,所以我们就选择它作为一个基本的单元。我们考虑它的材料,根据提供给我们的材料,其中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材料组合形式,其中一种相框软木树脂,地板软木做的。还有一种相册软木树脂做,底板树脂板做,还有一种全都是树脂板做的,这样的话在形式上可以统一起来,而且在光线上也可以做一种不同的变化。搭接方式我们选取一种咬合的方式,这样能增强它的一种强度。我们还想了一下它们的组合方式,可以围合出一种空间,人可以在之间穿行,这种不同组合方式,有一种是更秩序的,有一种是更无秩序的。
现在总结我们概念特点,从搭接到展示到消失再到重新赋予功能意义的很好诠释了生产的巡回过程。单元体选取,单一、重复、大量复制,从其他角度诠释生长的概念。搭接方式单一单元体进行插接,无辅助搭接构建,纯粹统一。材料应用我们用树脂透光性,我们做的时候再看看有什么其他的,我们看一下照片。
还有一些其他组合可能性,我们没有实体模型表达,其中一种是储物盒,边上采取咬合的方式,其中有一个面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不同光线不同反射面反射初步统的光,人在行走的时候产生光线变化丰富多样的感觉,可能组合起来是一种状态。
差不多就这样。
主持人:谢谢第六小组的同学,可以给你们起一个小的小组名叫转角小组。下面有请带队老师对第六小组作品进行点评,有请何崴老师。
何崴:首先我也被他们临场发挥被深深的震撼,特别高兴他们能够很淡定来做整个对话。概念讨论过程中,和同学们讨论生长过程中,大家一直在探讨,我觉得很有意思他们最后得出这个结论,生长是一个从零到零这么一个过程,其实也很符合这个题目里面提到的重复利用也好,或者说现在大家说的比较火低碳也好或者怎么样,也许可能用是零碳或者怎么样。很有意思他们利用这几种材料,用简单折角方式,转角遇到爱,这个词用的特别好,很有爱。把它组合在一起,形成像丰富机理墙的状态,让大家参与进来。
唯一让大家注意的,现在小尺度模型在搭接和构建的时候是容易搭接,一旦到了到的尺度的时候,材料的重量和稳定性,就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可能不是你的很浅浅小尺就能扣得住,在实现方面要仔细考虑怎么去做。我和杨老师也在讨论,概念是一部分,胜利的起始,完成才是胜利的结束,把好的概念实现出来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谢谢何崴老师,彭军老师您说两句。
彭军:这组同学对生长的概念阐述有独到见解,这一点富有创意性。说到怎么通过自己概念设计来解读对生长的理解,同学们花了很多心思,注意构造和材料材质的特性,这一组同学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些,现在目前的作品对你们生长的阐述形象化的东西稍稍欠缺一点,从零到零如何体现。第二,同学们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做的草图或者小的模型,不仅是你们这一组,前面两组也有这样的情况,一定带有尺度概念,如果现在小的模型和草图阶段看着比较灵巧,如果它放大到作品本来的尺寸的时候,它是不是还可能是这种灵巧的感觉,这个就特别重要,这是经验的问题,也是课程所给同学们带来的益处,不然的话真的到了1:1程度就可能笨拙,和自己想象东西不太吻合,这也是我们锻炼非常重要的过程。另外,一定要注意构造,这组同学相对考虑构造合理性,一般意义上讲材料构造尽量回避最简单的方式,比如说胶粘或者螺钉固定,用材料本身特点完成构造体才是设计最本质的方法,最后没有办法用胶粘。
刘东雷:创意非常好,稍微跟创意结合度稍微有一点点脱节,既然从零到零,你如何来体现,最后就变成转角相册,相册是你原始创意的延续性,我听的过程中稍微有点断节,这是我一个切身的感受。但是我非常非常喜欢你们最后的呈现的效果,包括你们做小品模型效果非常好,包括利用灯光效果非常好,如果1:1优势能保持下去就非常好。
主持人:也谢谢转角小组的同志们。
第六小组:从零到零我们是这样想的,本利是空旷的场地,通过我们搭建起来这些相册,可能参观者参观完了,每个人都可以拿走一个,最终这个场地什么也没有剩下,在每个参观者房间里或者手里放上他们的相片之后,可以让他有一个新生,是这样一个意思。
主持人:谢谢大家。接下来有请第一小组。
主持人:谢谢大家。接下来有请第一小组。
第一小组:清华大学朱云帆,清华大学周雪娇,中央美院韩嵩,中央美院张凤,中央美院韩颖,天津美院马双,天津美院关国蕊。
我们方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生长概念的部分,一个是方案的部分。对于生长概念的部分,我们打算从基本生长这个词来发散到一种联想,方案部分元素采集、元素分析、场地分析达到模型到实际的过程。这是我们开营第一天所见到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在此过程当中,我们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对生长概念产生很多发散性的思维。我们产生这样生长概念的同时,我们想到一种很有趣味的东西,就是蒙得里安树的造型,树的造型是符合一种生长的概念,另外可以体现出由一棵树具像到抽象的过程,是横和树组合的关系,同样我们发现它的趣味性,就是对意象图一些联想,包括所画一些草图的展示和灵感的来源。我们考虑到操作和实际性,我们考虑到连接一些构建,从古代连接的方式产生的。我们考虑到它的生长主题趣味性,我们考虑积木拼接的方式,打破传统螺丝和胶粘的方式,回到原始的感觉。
材料的分析,从应用型的考察,我们给的材料六种:防火板、模板、3form板、天花射灯、LED灯带,这是我们工作模型。我们目前阶段第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我们采取形式上由面及体围合上升。这是由线及面穿插连接,使整体效果相对前者而言更家有视觉冲击力以及灵动。通过深入讨论和板材趣味性考虑和实际出发,我们选取更加稳定插接方式,以300×300见方个体积少成多集少成实来体现围合。
这个方案从形态上来讲,这面是入口面,观众从这边进来,在高挺空间进来可以参与到其中各个板块的互动,这个形态的塑造是根据一个起点,从地上生长这么一种状态,不断的完善变化,或粗或细或简单或复杂,像一棵树旺盛生长最后衰落回归到终点,起点也是终点。插接方式四面开口,我们把其中某些块观众互动的块,拿下来插到他想塑造的地方,所以这个形态还是在展览过程中不断变化,也是一种轮回。人在动或者静都和模型相结合,这个东西展览出来不是用来看,要深入其中把大家兴趣集中在这方面。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对灯光的应用,主光源采用射灯,射灯总下面部分和四周来放置。另外点光源通过LED灯带进行装饰。底部采用射灯,我们考虑底部采用材质是3form板,有一定透光性,我们在材质表面进行装饰和颜色的添加,达到辩驳和变化的效果。上面LED灯带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通过顶部灯带和底部形成流动感和层次感。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的方案,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第一小组的同学,请带队老师对第一小组进行点评。
彭军:这一组同学最后草图和模型,用三种不同材料作为不同的部件由实变虚,由实体变半透明,尽量打破模型看着相对呆板的效果,要注重光照的效果,总的来说下了一番心血。怎么在形态内在逻辑性方面,组合形态方面再下下工夫,能让观者体会到形态的展示。
王强:我们同学比较理性,很快达成共识,大家对生长理解达成共识,有很多时间研究构造和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现在看时间的关系,没有来得及用软件做一个模型,现在大家看到东西略显得有些粗糙,创意也没有表达出来。我也做一点补充,在创意阶段也考虑到,因为我们现有的材料最终对生长理解通过作品来体现,要根据我们给定材料表达出来,我们要通过材料它的表现力来诠释我们的主题。讨论当中有很多好的创意,我看刚才介绍没有充分表达出来,我们组考虑半透明材料3form材料,营造非常轻盈明快的效果,达到生长的快乐和生长非常阳光这种感觉。软木板和木板局部做一些穿插拼接,软木板本身不透明,颜色比较沉着,甚至我们还考虑可以上一些颜色,利用一些颜色来表达,甚至有一些断裂变化表达生长中也有一些痛苦或者烦恼,甚至还有挣扎,最后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眼下看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这个效果,接下来从技术角度和材料应用上怎么考虑把自己创意表达出来。
黄国涛:第一组同学作品完成度相对成熟一些,无论从节点的构造还是整个形体完整性相对成熟。如何接下来更好体现材料本身的特色,这一点加进去作品也会更加理想,因为已经很好了。
主持人:谢谢第一小组的同学们,谢谢大家。下面有请第二小组。
相关知识
第七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概念创意发布会
第八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概念创意发布会
第五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概念创意发布会
第六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概念创意发布会
直播:第七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开营仪式
第五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开营在即
直播:第五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开营仪式
生活家赞助第六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
第六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
直播:第六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