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继续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同时又把氮氧化物和氨氮列入了约束性指标,指标的减排幅度是8%~10%。
目标确定了,节能减排的技术装备能否跟上?
3月25日,正在厦门参加“2011年中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发展国际论坛”的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业还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政策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一方面是为了完成环境治理任务,满足约束性指标要求;另一方面是我国环保技术装备发展的现状,这些都迫切需要研发、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和有效的环保技术装备。”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副司长高东升说。
技术差距不断缩小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治理的思路也会有较大转变。”环境保护部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告诉记者,国家将持续推进总量减排,用倒逼办法,实现末端治理向中端、前端防治转移。
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坚持源头预防,综合推进,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完善监管减排,推行清洁生产,降低产污强度。吴舜泽说,火电的脱硫、脱硝仍将是“十二五”减排的重点。
以电厂和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脱硝为例,据记者了解,环境保护部近期将颁布实施修订后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称,“这个排放标准比原来的严格得多,达到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而要符合新的节能减排要求,过去大量的环保设备可能都起不了作用。
“这就需要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企业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为重点,强化供需对接。”高东升说。
事实上,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已经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品品种显著增加、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下称“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秘书长陆军介绍,我国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企业财务数据充分体现了该行业的高成长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近期根据各上市公司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汇总分析了节能减排装备的盈利情况,其中,节能装备的毛利率最高,为42.13%,空气污染治理设备、余热发电成套装备和其他环保设备的毛利率分别达到20.58%、25.80%和36.69%。空气污染治理设备的毛利率为20.58%,低于行业总体水平(29.83%)。
该委员会的调查显示,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覆盖了节能减排的各个领域,一般技术、产品和服务可以基本满足市场的需要。
陆军着重介绍了四个方面的成就:
在烟气脱硝方面,成功研制了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烟气脱硝装置,应用SNCR脱硝技术实施了300MW锅炉改造,并有多条引进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R电站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线正式投产。
在烟气除尘方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燃煤电站的袋式除尘设备,使电站烟尘排放浓度仅为20mg/m3,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欧洲为50mg/m3);针对大量电厂现有的静电除尘设备改造需要,开发的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烟尘排放浓度<50mg/m3)、设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在烟气脱硫方面,针对烧结机的烟气脱硫需求,开发出了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成套设备(CFB-FGD)和氨法脱硫系统,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钢铁企业,脱硫效率可达到99%以上,该干法脱硫工艺和袋式除尘器并用,还可以有效地控制二噁英的排放,这些工艺产生的脱硫废渣可以实现有效的利用。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我国开发的碳系载体生物滤池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装备销售收入和利润迅速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40%。
但与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相对滞缓。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从事节能减排装备制造的企事业单位达到5000余家,而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产值约2000亿元,只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六分之一。
“核心技术的缺失阻碍了大型节能减排装备的国产化发展。若没有大量的技术支撑,环保产业难以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亦宁对记者说。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的调查发现,2010年我国节能减排装备进口数量3189万台(套),进口总额达11.7亿美元。大量进口的关键在于国内节能减排装备产品趋同与技术的落后。
政策驱动产业提升
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是政策导向性强、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资金技术密集、社会责任重大的产业。
“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跨越了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两个领域,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4日晚,福建龙净环保[29.77 -1.68% 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由于国家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上马,节能减排技术装备的新增市场是在下滑的。
他告诉记者,由于排放标准提高,大量企业原有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需要升级改造,创造了很大的存量市场。同时,近年来中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已走出国门,一些除尘、脱硫等技术装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上中国设备耐用和制造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但目前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企业普遍遇到的困难是资金问题。”黄炜对记者说,龙净环保虽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节能减排装备生产企业,但从来没有从国家拿到一分钱。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环保装备制造业投资主体依然以企业自筹为主。2010年行业自筹资金174亿元,占年度资金的92.6%,国家预算内资金仅为总投资的0.3%。
此外,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发展相对滞缓还在于整体上的机制和观念的不适应。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总经理任沁新说,从国家层面上看,重视对大耗能产业节能降耗的激励,而对于生产环保装备制造产品的企业缺少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
说白了,就是污染企业拿到了钱,而生产节能减排设备的企业拿不到钱。
在行业层面上,几乎没有能效标志,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组织体系上缺乏有效的机构指导、监督企业节能改造。在节能产品认证方面,认证工作的开展还属于空白。
在企业层面上,企业是全社会节能的关键,技术进步是关键中的关键。由于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很多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等领域并不重视节能降耗的目标,采用节能降耗的产品、技术和工艺的积极性并不高。
“企业的老板买车总想买最高档的,但买环保设备,只要能‘糊弄’环保检查就行,肯定不会买最好的。”黄炜无奈地说。
“围绕‘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单纯依靠现有领域技术装备的增长,难以支撑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翻番增长。”陆军说。
陆军建议,“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企业应努力实现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填补空白,开发一批对环保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成套装备,从而形成新的节能减排增长点。
“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既有重大技术突破,又有巨大市场需求。”何炳光说,“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将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做大做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规模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示范一批节能环保共性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何炳光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应通过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需求。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激励机制,支持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通过强化法规标准约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任沁新也建议,装备制造业应成为节能技术研发投入的一个重要主体,政府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节能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推动节能技术产业化,促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
工信部日前透露,我国将出台《“十二五”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将以技术为主线,提出一批需要研发、应用和推广的环保技术装备,编制推荐目录,以提升环保装备的技术水平。
据工信部与科技部近日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年版)》,被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涉及九大领域,分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资源综合利用、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与药剂、电磁波与放射性(包括核“三废”)污染防治、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其中,开发类项目共72项,推广应用类项目共36项。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已表示,要通过技术研发推动环保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进入《目录》的技术装备将在科研立项上被优先考虑。
相关知识
节能减排遭遇装备制造“不给力”
独立衣帽间需求渐热 小户型方寸之地不给力
iPhone5不给力 被指失去乔布斯灵魂
热水器“不给力” 洗澡成了闹心事
3G不给力?WiFi要出山?
诺基亚全球份额创14年来新低 新品不给力
家具五一促销不给力 促销力度不提涨价陈仓暗度
2010家具市场不给力 2011翻新装修或成主流
板材行情不给力 地板市场冷清难提价
智能家居不给力 十年概念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