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2011年中国木地板市场或将面临“价格战”

2011年中国木地板市场或将面临“价格战”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7月11日14:41 家居装修知识网  

  建材行业又一“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案正在木地板行业重演。据媒体报道,中国木地板企业正在遭遇“史上最严峻”的“双反”案,而此次涉案企业已经达到169家,涉及出口量约100亿元的美国市场。来自木地板行业的专业人士认为,一旦美国商务部的裁定对国内企业不利的话,连锁反应可能将波及国内市场,价格战将有可能出现。

  “双反”案影响已初现端倪

  2010年12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中国输美的多层木地板对美国产业造成损害。目前,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多层木地板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一位国内五强的木地板厂商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制于美国本地木地板生产商的压力,部分美方代理商已停止或减少从中国进口,“双反”影响已开始显现。

  而这还并不是最严厉的后果,因为目前仅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所以美方海关方面尚未征收惩罚性关税,是否征收需要看美国商务部的初裁结果。2011年3月美国商务部将公布木地板“双反”调查的初步裁决结果,6月该部将公布最终裁决结果。如果3月初裁的结果对中国厂商不利,美国海关将根据初裁结果征收临时惩罚性关税。

  最高可受242.2%的惩罚性关税

  这个惩罚性关税最高比例有多大?是惊人的242.2%!

  据悉,此次“双反”调查由美国硬木地板商联盟发起,该联盟于2010年10月21日提出申请,认为中国输美的多层实木地板定价过低,要求对中国此类产品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合并调查,并建议征收242.2%的反倾销关税;同时,要求对中国产木地板征收汇率反补贴关税。

  据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提供的材料,此次“双反”调查中虽然只列举了169家企业,但因为海关税则方面的问题,最后可能涉及的地板企业数目远不止这个数字。

  专业分析人士认为,如若此次国内木地板企业在“双反”案中败诉,将有可能缴纳最高242.2%惩罚性关税。当然,大多数专业人士都认为,242.2%的税率过高,不符合产业实际,美方商务部应该不会支持,可是,由于国内出口企业众多,木地板企业售美利润大多已被压缩在10%左右,利润已很薄,即使是10%的关税也可能成为很多企业不可承受之重,导致很多企业被迫放弃美国市场。

  此案连锁反应巨大

  据了解,美国是中国木地板企业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整体出口量的1/3,因此,如果美国市场受挫,将意味着出口市场的大规模缩减。某知名木地板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认为,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美国的判决结果对其他国家也会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

  之前,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已发起过对中国木地板企业的多起反倾销调查,虽然最终结果是不了了之,但若美国产生新的判例,其他国家的地板企业是否会让诉讼卷土重来?这还不得而知。而此前,美国商务部就曾对铝型材企业裁定以196.96%的反倾销及反补贴双重税率,如此高的税率确实让不少企业不寒而栗。

  国内市场或受牵连

  据介绍,目前木地板协会正在牵头应对这一诉讼,大自然、生活家、圣象、世友等地板领军品牌也在协助参与应对这一事件。

  大自然地板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国的“双反”案对于大自然地板没什么直接影响,因为大自然地板年销量主要来自国内市场,然而,该负责人也表示,如果判决结果不利,大部分的外销品牌可能几个月后就会转战内销市场,地板行业的价格战可能会出现。

  一位资深的建材行业从业人士表示,当初,其公司也打算充分利用国内的销售网络,开拓国内的木地板市场,然而,其最终的调研结果却是放弃这一市场。因为“木地板市场的竞争原本就已经很激烈了,我们这些新加入的企业很难有理想的利润。如果这一次‘双反’案的裁决将带来高额关税的话,相信将大量出现出口转内销的木地板企业,它们将为市场带来一场腥风血雨,当年家电行业‘0利润’的价格战可能将会在木地板行业重演,行业因此将面临新一轮洗牌,消费者2011年说不定也将买到‘跳楼价’的产品”。

(搜狐家居石家庄站编辑刘建硕转载)

相关知识

2011年中国木地板市场或将面临“价格战”
外资入侵中国木地板市场 行业环境面临挑战
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2011年陶瓷展或将遍地开花
2011年生活家『第六届精英训练营』圆满结束
缅甸禁止红木原料出口 中国红木行业或将重新洗牌
2011年中国润滑油行业十大猜想
2010年国内家电市场规模首破万亿大关
解析2015年我国木地板市场的发展趋势
产能大于市场需求 2011年家具企业将遇新挑战
中国建材市场 或将上演国内外品牌平衡格局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2011年中国木地板市场或将面临“价格战”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3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