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郑时龄: 建筑中渐被忽视的人类软文化

郑时龄: 建筑中渐被忽视的人类软文化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7月23日13:37 家居装修知识网  

  背景:2014年7月13日,由上海市建筑学会、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起主办,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拉开帷幕。上午主论坛汇聚了380位来自建筑界、文化界、艺术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代表和媒体人士,下午两场分论坛、组委会联席会及近3000人规模的“Massimiliano Fuksas上海演讲会”也成功召开。这是继2012年、2013年两届城市建筑文化论坛之后,又一场以推动和繁荣中国城市建筑文化为目标的年度跨界交流盛会。

  郑时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各位同学,上午好。本次主题是乡愁,而我在想,我们有没有乡愁?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愁,好像就是没有乡愁。我们有上学愁、看病愁等各种各样的愁,而且在座的各位都很年轻,现在谈愁是不是有点早。到我这个年龄各种愁都经过了,只能说“天凉好个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时龄 

  何为文化?何为城市文化?

  我一直在想我们上海缺什么。我一直主张上海应该提倡文化中心,但总是提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而且今天我们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文化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说,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野蛮人群只能满足简单的生存,而城市的形成使人民能够进行良好的正确的生活,城市开启了人类藏匿在蛮荒的地带。我们世博会经常使用他句话,人们聚集在城市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当中追求的是什么。所以对我们来说,一个城市完全表现了我们的追求。

  芒福德所认为的城市文化是什么呢?他说成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最大的限度汇聚体。城市作为一个社会器官,通过它的运行职能实现社会的转化过程,城市积累着包含着本地区的人文遗产,包括一个国家、一个种族、一个宗教乃至全人类的文明。城市是文化创造的制造者,特别是过去农业社会里面也有很多的创造,但是很多的文化创造是在城市,包括技术创新,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民主化,所以我们说成是是人类文明和文化象征的标志,人类文明和文化正是一座座富有个性的城市组成。我们是不是太缺乏那种绿的文化呢,我们重视的是那种硬的文化,软的文化我们太缺乏了。

  去年9月正好我们到伦敦开会,我去看了我们上海芭蕾舞团在那边演出的《简爱》,我们的芭蕾舞很勇敢,去英国演简爱,我看了之后很有感触,他们没有乐队,因为他们早就没有乐队了,而是用磁带或是CD,作曲没有,就把很多英国的曲子拼凑在一起,很多的舞蹈动作跟曲子根本不相配。我就想上海有100多剧场,我们最缺的是什么,其实是文化,缺乏我们的灵魂。这几年我们讨论了不少上海剧场的改造,黄浦区有一大批中国大戏院,星光影剧院等等但是现在都变成了电影院。我记得我们读书的时候王先生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的讲中国大剧院的声音效果是如何的好,但是在90年代改造的时候都没有了。

  城市也是解决人类共同生活的物质手段,也记录着人类共同生活方式和环境下产生的一致性的生活。

  谈到文化,它主要是三层含义。第三层就是人类跟社会发展的历程、思想经审核美学的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培育的过程,不是说你有了文化就有文化性的建设,它是逐渐形成的。它也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群体人类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它还是知性的作品与活动,比如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等。如果缺乏这些,文化的核心就没有了。文化也是创造基因。我们经常谈创新,但是谈创新不谈文化,我觉得很奇怪,没有文化的基因怎么谈创新。

  法国的作家写了一本《二十一世纪辞典》,说文化是创造财富最重要的载体,是全面物质化的最后一道屏障。城市文化表现为制度、空间、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建筑、社会生活、物质文明、行为模式、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交通、素养等等。城市总有自己的文化,他们创造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这张照片拍的是挪威与奥斯陆的歌剧院,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土,它有像挪威白雪皑皑的山崖,它可以一直攀到山上。从这个上面可以看到这个国家是有文化的。它的人文景观、建筑、独特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带着文化主义的强调说它空间构想、建筑的设计都是文化符号的表现。

  现在,我们提倡城市文化。比如说我们关心地球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有效满足人类需求和能源文化,关注健康,培养人们在自觉方面、感情方面,思想方面的文化,城市管制和整体文化,科学哲学文化,技术的文化,生活的文化,艺术的文化和建筑人文景观的文化。它是方方面面,非常广泛的。我们都在谈城市化,像1900年的美国,那时候世界的城市化率是13.3%,美国那时候刚好达到50%,英国已经达到了75%了。那时候没有我们中国城市化的统计,那时候没有电器,没有收音机、电视、冰箱、空调,几乎没有人拥有汽车。美国人平均寿命当时是46岁而现在是77岁,这20年是得益于更加干净的水质,而我们的水质是糟糕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人们的寿命还在增长。城市化不再是意味着被吸引到城市,被纳入到城市生活体系的这个过程,而是与城市发展相关联的特征的不断增强,最后它指出人群中明显受到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

  建筑规划需要“梦想”

  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很好的文化理念,那时候把城市象征是人体,其实我们中国早就有了,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生命体来看待,我们过去也讲城市经济,但是我们现在忘记了。它下面这段话说战国时期的书,量地肥饶而立邑,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以人称业。所以城市环境代表我们人类最协调的,而且是总体上最成功的努力。根据我们心中的希望,说我们心目当中的世界,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世界,这就是我们最后注定生活在城市的世界。人塑造了建筑,建筑也塑造了人。如果我们按照我们的理想建设我们的城市,理想、想象和幻想越丰富,我们的城市也越理想。

  大概在11年前,那时候我们讨论朱家角方案的时候,李祖元先生介绍方案,他说我们要做梦,那时候我们很震惊,因为我们很久不谈做梦了,我们只是知道开发和建设。其实我们是要做梦的,想想我们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子。所以我经常批评说,我们的城市有点像上海人说的“吃泥萝卜,吃一段洗一段”。而我们的规划只是想到10年、20年,而没有想到更多。

  15世纪到18世纪城市发展走的道路是以凡尔赛宫为典型的,就是从普通性到同质化城市,这个思想影响到20世纪的城市文明,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城市走的道路是从大都市到暴走的都市。浦东世纪大道的设计模仿的是巴黎的香榭里舍大道。我们学的就像美国在1939年世博会提出的高速公路的城市,我们城市里面充满了这样的高架道路。德国作家说,一旦城市不再是艺术和秩序的象征物的时候,城市就会发挥一种完全相反的作用,它会使社会解体、碎片化。这里面有一两张图,人类的语言没有办法沟通,思想没有办法沟通,这个大楼就坍塌了。他们谈的不是历史故事而是一种象征,如果人类不重视我们的环境,不重视我们的文化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果。

  我们现在提出很多的城市病,我们不重视绿问题,而是重视硬文化。很多城市病的出现就是因为文化的关系。这是英国金融时报的漫画,题目叫《无效的投资》,这就是忽视绿文化造成的结果。我们举个例子,看一下我们周边的变化,这是1986年的时候长三角周边的变化,到了1991年,1996年,1998年,2001、2004、2008年,这是PM2.5的情况,我们占的最高,就是没有好的空气了,就是这样一个结果。我们经常讲中国是世界第几大经济实体,但是从来没有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空气。上海除了有38%的绿地,这个绿地是包括农田的,我们大部分都是用来建设了。所以现在这一论总体规划提出我们城市建设用地零增长,它带来了很多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要调整我们的思路,调整我们发展的方向。

 

  这张是各国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的城市化还是处在不是那么高的状况下面。这里有三张图,第一张是人口地图我们是最大的,互联网用地我们几乎找不到,2010年12月FACEBOOK的使用我们几乎没有。这是我们的2009年的统计的书店,伦敦每万人拥有3.87家,纽约每万人8点多家,东京4000多家,伦敦6000多家北京1800家,而我们没有统计。所以我们讲建筑业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之一,建筑集中表现了城市价值取向和我们的文化追求。我举个例子,像这个汉堡,我们可以看到,在它最最尖端的地方这里设计了一个音乐厅,它汉堡跟我们还很相似,03年我跟伍校长还参加了汉堡那边的规划。它现在是世界最大的航运中心,汉堡也是空中客车主要生产地,它是欧洲最富裕的城市。这里是它的易北音乐厅,它下面是一个仓库,这个仓库怎么利用讨论了很久,最后就是在上面建造了这儿一个音乐厅。这是波士顿,波士顿原来都是高架,95年的时候大开挖,很多高架都到了地下。西班牙的毕尔巴鄂的第二次城市革命。原来城市在建造以前,在那边过夜的人很少,现在的比例是以前的10多倍,给整个城市经济带来了活力。首耳清溪川,原来跟我们一条河,后来造了高架,在2005年之后又恢复了河道。所以我们说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重组的人创造了十分丰富的城市文化。现在的文化觉得城市文化是促进我们现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再是讲我们过去生产多少吨钢这些硬的东西,而是软的。而且认为,城市跟人一样会思想会进化会跟自然对话。

  意大利中部小城市卡尔卡塔保留了中世纪的状况,它不许你建房子也不许你拆房子。意大利是欧洲比较穷的国家,城市化率只有63%,相当于英国、美国90%的城市化,但他觉得这就是我们生活需要的。就像黄声远先生曾说的,不需要建很多的高楼大厦和污染环境的工业,而是要保持它的生态环境。

  如果不知道我们处在何处就很难知道我们将去何方。世界永远处在不可避免的变化当中,作为联续的历史将使我们面对创新,也可以使我们衰退。这是外滩改造好的照片,我们上海这些年也做了很多历史保护的工作,做的非常完善,像这个是科学会堂,也是唐总他们领导做的,恢复了原来鹅卵石的墙面,上面的外滩源是常青教授做的规划,花了10年。这是上海音乐厅,这是宜丰洋行的改造……我们叫做“热水瓶换胆”,我们是在使用当中保护并加以重视。很多工业遗产也在很好的得到再利用。

  当然,我们现在城市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状态普遍存在。除了重庆我们认的出,桂林认的出,其他的城市我们很可能都已经认不出是怎么样子了。我们的建筑,这里面有一张图不是建筑,是证交所,但是我们的建筑跟证交所也是蛮相似的,这缺乏一种特色。如果我们走沪宁高速就会发现,高速公路边上一些建筑如果没有编号肯定会走错。

  我们不是说把我们的建筑变成象形的因素,但是还是要考虑到我们文化的需要。太原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他们2000多公里的新城从来不考虑当地的情况,这个地方是缺水的但是他们做了很多的水源。

  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市叫Spello,每年6月举办鲜花节,这里的人肯定不像我们这么富,但是他们的居民每年都为这个鲜花节做筹备,全城的人都参与到里面,他们就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我觉得我们可能已经静不下心来做这个事了,但我们觉得是浪费时间。我们也有很多城市保存的不错,安徽的宏村还是会引起我们的回忆。桂林、阳朔已经找不到以前的诗情画意了,游漓江的那种感觉就像百万雄师过大江。

  有些景区的船仿乾隆下江南仍造成皇家的,,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太注重一些庸俗的、俗的东西,而对提倡新文化的东西反而我们忽视掉了。我们研究发现有很多用流行形象和历史幻影来追寻历史,更多的是古装戏的演出而不是批评性的话语。还有很多仿欧洲城市,仿法国酒庄,仿伦敦桥塔,试问我们的创作性去哪里了。创新是我们20年里面讲的最多的词,可能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


  反思上海建筑

  我们上海也好不到哪里去。右边这个金融大厦,我们选择了日建的方案,当时的业主提了一个非常荒唐的设计任务书,说要建造一个从中世纪以来的新古典主义建设。他也提了很多SOM等等,三个方案里面华东院的方案最古典主义。美国人做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日本人很聪明,做了很多的没有尖塔的一些古典主义。我在2004年说这个建筑建好之后上海建筑会倒退200年,最后还是建起来了。

  我们的宗教应该是洗涤人的精神引领我们的文化,但是我们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最近我们在讨论玉佛寺的改造,因为它每年香火很旺,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特点,看哪个香火旺。在国外每个教堂都一样,没有说哪个地方旺不旺。玉佛寺就是每年过年年初一来的人很多,然就是说把这个佛堂抬起来,然后中间插一个观音殿,这是你们现代做的。我觉得我们宗教是不是在文化上也有一些问题。去年扬州有一个庙,大和尚100岁生日,我一个朋友说让我看看,我就去了,大和尚出来之后都让大家下跪,这我觉得不理解,怎么能把他当佛来拜。

  这是上海最近造的一个白玉兰广场。当初做方案的时候有三个方案,一个是SOM的,一个是法国建筑师魏吉尔的方案,还有一个是日建的方案。最合适的是这个法国建筑师,但是后来我碰到这个大老板,是一个印尼华裔,他还没有到上海,就说只要美国的方案,那没有办法,到了上海他说,他坐在外滩中心说这是皇后的皇冠,东方明珠他是国王的权杖,新造的白玉兰广场应该是国王的皇冠。我想我们的建筑怎么成为开发商的王国了。

  我们的文化是典雅的,这是罗马的街头,这些音乐家会在这里街头演奏。而我们街头上演奏的人五音不全。这是一些旅游的景点,也是一些大妈在这里唱歌。我有一次在韩国机场专机,那边也有很多的唱歌的和一些演奏的。而我们中国机场进来只是开发商的广告。其实也有一些其他的绘画等等的。这是我们的硬件,而我们最缺的是软件。

  我们历史上有很多的品牌,大世界、大光明电影院等等,当时上海有400多家书店,而我们现在还没有翻倍,但是我们的人口已经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了。以前我们有很多的艺术家,鲁迅、叶圣陶、张爱玲、刘海粟、林风眠等。而我们今天文化的品牌,世博会、电影节、很多的节日,我们也有大剧院,音乐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文化广场、我们上海音乐学院、戏剧学院等。而我们今天人文的品牌余秋雨、王安忆、葛剑雄、廖昌永、茅善玉、辛丽丽、世纪出版集团……但是比以前我们相差很多。

  受过良好教育的公众对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每个人的教育很重要。这张照片,上海人的业余时间,搓麻将、打牌、聊天、泡酒吧、上网、看电影、读书,逛商店看电影。这两张照片,一个圆明园路,还有一个牛庄路。我去的时候圆明园路每天有很多在那边拍婚纱照的。哪个是我们的真实的上海,牛庄路可能是我们更真实的上海。我们不可能追求干净,连人都不能走进去,应该是文化不断的在进步,不断的改进,而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了跟我们无关的建筑。我们现在当然田子坊大家觉得很不错,下面是成都的宽窄巷。但是我们当时的田子坊险些被拆掉,是我们保留下作为一个创新的园地,而现在也没有了创意性了。下面这个成都的宽窄巷就是居民可以花一两百块钱可以在哪里侃大山。而我们上海没有让我们聊天的地方。

  前几年我到罗马万神殿,回头一看这里有一个小小的一盏灯,就是麦当劳的,它不敢张扬,因为在那边它是弱势文化。在罗马主要的一条街张也是不敢广告弄出来,而在我们这边不得了。我曾经看到过一张照片,后来我问他要,是卓尼斯教授拍的,是在一个很中心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麦当劳的LOGO。

  某一个工商银行开张,我不知道这是哪里的雕塑,把人民币放在这里。这个雕塑很有意思的,米兰证券大厦对面树了一个中指。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是你们带来的,敢于表达我们自己的意思。中国还是不会对证券交易所做这样的动作。

  所以我们讲作为一个创造型的城市,城市发展的动力跟文化有密切关系,它应该是地方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文化是多样性的,我们应该有一个学习型的社会环境,以知识为基础的环境,来促进人的创造力。当然我们很多情况还是蛮堪忧的,包括现在中学里面统计说是中学生里面将来愿意做科学家、工程师的是倒数第二位,这样下去我们的文化应该怎么样。我们有高品质的设计,愉悦的环境,先进技术的结合,良好的市政设施,具有创造精神的都市机构和自我价值和国际化。其实这是文化也不是文化。谢谢大家。

  

相关知识

郑时龄: 建筑中渐被忽视的人类软文化
装修前必看 | 家居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
装修中常被忽视却又很重要的电路细节
装修十大最易被忽视的细节及解决方案
郑时龄院士:“立体”将是高密度人口城市发展方向
安卓硅藻泥:建筑装饰材料工装渠道的福音
节能建筑中怎样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养生须知:生活中最该防范的10种疾病
床垫沙发等软装 是被忽视的甲醛“杀手”
吉思美中韩合璧 找回被忽视的时装设计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郑时龄: 建筑中渐被忽视的人类软文化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1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