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红木家具的“身份证”是本人的吗?

红木家具的“身份证”是本人的吗?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8月18日10:11 家居装修知识网  

红木家具有升值空间这毋庸置疑,然而这指的是正品。日前,在走访了河北各大家具市场发现,很多红木家具店都不提供材质鉴定证书,有的家具出具的材质检测则存在水分。因此,九正建材网提醒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最好到权威机构进行鉴定,以免上当受骗。

市民王女士前段时间花了几十万元买了一套交趾黄檀沙发。尽管在购买时卖家向她提供了木材鉴定书、出厂合格证,但她还是担心"沙发是不是真的交趾黄檀材质?店家单方面出具的木材鉴定书是否靠谱?"

日前,走访了本市一家较小的红木家具店。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店里的红木都是有保证的,有整批木材的鉴定书、出厂合格证明,还保修五年。"当提出单独的家具是否有材质鉴定证书时,该工作人员则称,要单独的家具材质鉴定书得自己拿去鉴定机构鉴定。"我们会在合同上写明是哪类红木,家具的其他信息也会在合同上标明,不用担心的。"该员工补充说。九正建材网注意到,该店里的红木家具只有红木树种名称和价格,没有悬挂相关合格证书。

在本市金河家居基地的一家红木店,每套家具都悬挂了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一张保修卡。当询问这些家具是否有材质鉴定书或其他出厂合格证明时,该店员称,那些鉴定证书、合格证明都掺有很大水分。"我不怕跟你说,一套家具花800元就可以买到一张材质鉴定证书。出厂合格证明也可以向厂家拿。"

"如果我拿去鉴定机构鉴定,发现你的家具不是红木,那怎么办?"九正建材网提出疑问后,该店员说:"不是红木你可以拿回来,我把钱都退给你。"他还指出,每一套家具都打上了他们家具店的名称,不怕自己不认账。他多次提醒记者,不要相信鉴定证书,要学会自己看红木,"我不想花几百块钱去弄个鉴定证,这样一来,成本提高了,几百块钱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家具会不好卖"。

连日来,走访了多家红木家具店,均发现商家提供的红木家具"体检证明"有水分。

"我花了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买的红木家具,就是指望它们有升值空间。如何才能保证自己买到的是正品?"有市民发出这样的疑问。业内人士提醒,由于市场上的红木家具体检证明鱼龙混杂,因此,消费者最好去专业机构检测,给家具一张"身份证"。

普通消费者如果想确定红木家具的材质,最好不要轻信商家自行出示的体检证明,而是应当拿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业内人士说,红木的检测要从木材的特征进行宏观上和微观上的分析。

现在,除了红木家具生产厂家和销售、海关等专业机构、单位前来检测红木材质之外,也有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前来检测红木家具的材质。很多消费者会将红木家具拿到检测中心检测家具的材质。一般检测一套常规红木品种的红木沙发检测费用为1000多元,检测黄花梨、檀香紫檀等比较昂贵的红木家具,费用大约为2000多元。

一般专业的红木检测机构,检测红木的方式分为切片和"拍片"方式。切片是比较传统、科学的检测方式,它能全面细致地观察木材的内部结构,切片需要提取家具小部分材质进行检测,但对家具影响不大。

也曾有消费者担忧,检测机构检测的红木家具,是否能精确到木种。因为即使同属同一科属、同一类别,但树种不同,其价格也会各不相同,甚至千差万别。以"红酸枝木类"为例,其包括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巴里黄檀、微凹黄檀等7个树种,每个树种的价格相差都较大。目前的检测水平,能否检测到具体树种呢?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市场上的红木比较容易检测出其所属类别,能不能检测到红木的种,其主要看要检测材料的情况,材料够大、够新鲜,就容易检测出来。材料比较旧、没有足够的信息量,就比较难检测。材料的信息量足够的话,要检测出它的类别并不难。"

据调查发现,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90%左右的红木家具都能比较顺利检测到所用原材料具体的树种。按照木材的宏观特征、微观构造判断,基本上可以检测到树种。例如,小叶紫檀、大叶紫檀 、黄花梨等都可以检测到树种。当然,也有个别红木树种不容易检测出具体是哪种树种,特别是当样品较小时。比如白木、红酸枝,两者结构类似,很不容易检测。

(来源:九正建材网)

相关知识

红木家具的“身份证”是本人的吗?
宣明典居傅军民:设计与工艺才是红木家具的精髓
我是定做红木家具的厂家,想在阿里巴巴上找一些经销商定做;或者找一些众筹之类的,走量,这样可行吗?
动辄百万元的红木家具难觅“身份证”
红木家具的“身价”倍增 市场合格率仅为40%
熟人介绍的“红木家具” 原来确是“傍红木”
红木家具的品牌是最大的投资
红木家具代工是公开的“秘密”
红木家具的配料主要是哪几个方面
小编为你介绍 红木家具的设计与风水有关吗?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红木家具的“身份证”是本人的吗?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2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