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官方网站日前发布消息称,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在北美第一天的预购量便达到了400万台,按照最低售价799美金计算,苹果一天至少入账32亿美金,再次刷新了销售记录!
事实上,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其实十分残酷,随着移动用户的增长放缓,手机市场也趋于饱和,这和地产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有些类似。那么,如何去化存量促进销售,地产人该向苹果学什么?
第一,UGC不等于微博帐号
社会化营销就是社会上的人发出声音,很多传统企业对此表示很不屑,我们也做社会化营销啊,微博时代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时代我们也做营销大号。比如奥迪,不同车系的不同产品都分别开设了微博帐号,形成了营销的矩阵,可是最终让大家记住奥迪品牌的事件却并不是依赖这些微博。品牌不一定需要开一个帐号才能引起UGC的。
社会化营销从来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体现在对用户的把握上。举个例子,苹果的测试样机被视作科技产品与发布领域的圣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经过精挑细选的人士能够抢先试用,这些人对苹果整体都持积极态度,会通过自己的私人帐号传播苹果试用体验,其他的用户自然会争相转发相关信息,试想一下,如果苹果自己发布这些信息,生硬的传播,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地产人如今利用微信这一自媒体,也是一样的,与其主动发布生硬的广告,不如让用户自发传播。点媒最近为万科幸福誉设计了一个“数钱送首付”的小游戏,用户在20秒的时间内能“数”多少钱,首付款就可以优惠多少,很多用户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并将结果转发到朋友圈,人们会暗地里较劲,看谁的分数比较高,一次次尝试游戏并分享最高的分数,无形之中扩大的传播的营销力。利用用户自己的社交关系,以最小的资源撬动了最大的传播成果。
第二,用户体验不等于服务
苹果是一家十分重视用户体验的公司,以至于用过苹果的用户很难接受其他品牌的手机,例如iPhone+5.7寸屏幕的设计,虽然尺寸变大,用户已然可以实现用拇指覆盖到屏幕的每个角落
谈到用户体验,我的一位做地产的土豪朋友很不屑,他告诉我,楼盘花了几十万装修售楼处,入口都是真皮沙发,水果小吃不限量供应,免费专车接送看楼,我们的用户体验不用讲啦,一定是最好的。
听到这种言论,笔者也是醉了。高档的售楼处与良好用户体验没有任何关系,充其量是较好的服务。举个例子:双11你收货迟了一周不开心,打电话给客服说送货投诉,客服说对不起,我给你免运费10元吧,这是服务。如果包裹里有一封信,里面说对不起,附上价值10元的小礼品作为迟到补偿,希望你能谅解,这是体验。前者让用户不再投诉,却再也不会成为你的顾客;而后者,不仅会成为你的老顾客,还会向身边所有的朋友推荐这家店,带动更多消费。
所以说,用户体验和服务的区别十分微妙,还需要地产人好好把握。
第三,营销不等于降价
好的营销都是无声无息的。与三星巨额广告费用相比,苹果的广告费可以说少得不成比例,而苹果的品牌却依然成功,因为苹果做的是营销而非“广告”。
好的营销应该让用户有参与感,满足感和互动性。同样是促销,万科的“淘宝上花多少,买房时就能降多少”就是让人感觉占了大便宜的好营销,而直接降则会引发用户的观望甚至反弹。
再举个例子,为了促进用户到店,碧桂园与点媒合作,设计了一次植入手游的营销,类似于“别踩白块”的小游戏,用户点击游戏中的碧桂园logo就能获得相应数额的购房有优惠款,如果将互动页面分享至朋友圈则优惠加倍,虽然游戏理论上最多仅有15000元的购房优惠,却成功吸引的众多用户的参与和转发,来电率提升三倍,来访率提升一倍左右,另外还有1000多的用户实名注册信息;而与之相对的是,同期投放的报纸上打着大大的“直降五万”的广告却乏人问津。这,就是营销的奥妙。
文本由搜房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一天卖出32亿 地产人要向苹果学习什么
深圳楼市:一天卖了三天的房
寻农会社群100天卖出3000万元赣南脐橙
一天卖出近40亿 楼市热度飙升
武汉一楼盘7天卖出一个月的量 长假成交创新高
北京一天卖地86.749亿 东坝房价进入5万时代
丰台再现楼面价“5万元级”地块 北京12天卖地294亿
48小时卖出10亿元,操盘手汪晓兵笃信线下面对面的力量!
720云助力VR看房——帮助恒大线上3天卖出580亿元
东莞:超七成楼盘平均一天卖不出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