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驶入快行道。自“两会”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迅速破题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开始,各方进行实质探讨及对接动作频频。在刚刚闭幕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重构京津冀,激活环渤海”更是与会嘉宾讨论的焦点。拥有诸多优势的天津,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搭建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持续稳定的发展。这其中,以天津南站为核心的西南板块,凭借自身位于京津冀枢纽位置以及区域内产业配套完善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高层互访具体方案层出不穷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诞生与发展,一路走来已有30多年的时间。业界认为期间主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到1995年,为经济协作阶段,区域合作交流的主要标的是物资、技术,合作交流整体上处于自发试探阶段。第二阶段从1996年到2003年,主要特点是项目开发型双边合作,合作形式以项目开发为主。第三阶段从2006年到2013年,各方初步形成了区域合作的共识和框架协议,“廊坊共识”和《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是京津冀区域协作的标志性成果,区域合作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金融等经济领域,逐渐向旅游文化、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和人力资源等公共服务领域延伸。第四阶段从2014年开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确定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产业融合等工作的重要性。
相关人士表示,国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进程明显加速推进,各部门进行实质探讨及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2014年驶入“快行道”,区域协作动作不断,涉及产业合作、交通、环境等方面。2014年4月25日,京津冀海关通关一体化署办公会议,确定成立京津冀海关通关一体化工作组,下设9个专项工作组;7月31日,河北省党政代表团到北京考察,双方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共同加快张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议》等七项协议;8月6日,天津党政代表团到北京考察,双方签署了分别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重点工作协议》、《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合作框架协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协议》、《关于加强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协议》、《关于共同推进天津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六项协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成为都市圈之间的竞争,而城市圈的竞争力取决于城市之间功能的有效分工与合作。从国外城市圈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城市圈发展的过程存在一定的角色差异,每个地区由于自身条件、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等差异,在整体战略中将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而京津冀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次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后,将会对区域经济及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其重要的促进,从而把京津冀地区塑造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中国另一大经济增长极。
协议落地天津占据发展高地
有关人士介绍,国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中国经济新一轮机遇已经出现。而拥有多重优势的天津,也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交汇点,在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城市带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是京津冀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2000年以后由于滨海新区的兴起,经济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逐步同天津市主城区成长为“双核”体系,协同发展。数据显示,2013年,天津市生产总值达到1437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68.29亿美元,增长12.1%。目前,天津正在从以传统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为主,逐步向高新化、高端化、高质化产业拓展,已经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八大优势产业。
12下一页相关知识
搭建平台促产业升级 天津西南版块借势发力
滚滚红潮看西南--凭祥年会助推产业升级
谋材料创新 促产业升级 巴德士展示水与科学的兼容
消费驱动产品升级 松下小型多联机发力高端市场
项目带动产业升级 天津大寺镇经济加快转型发展
建筑防水行业将淘汰落后产能促产业升级
直播:粤进成都创富西部 中国家具业发展论坛
文化觉醒促产业升级 惠达引领中国卫浴走向国际化
中国平台•全球共享 第十四届成都家具展7月3日开幕
中国平台·全球共享 第十四届成都家具展7月3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