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宣布将取消农村户口和非农村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让长期在郑州打工,处于“城乡双栖”、“人户分离”的宋明看到了“同城同命”的希望。
38岁的宋明已在郑州打工十多年,现在一家国企做司机,工作相对稳定,但户口依然在南阳农村老家,地已租给别人多年。近几年,他居住在郑州的凭证由原来的“暂住证”换成了“居住证”,但他依然感受着诸多不平等。
“由于不是郑州户口,前些年儿子上小学时,掏了一万多的择校费,就这还是等到户籍适龄儿童报完名余下的名额;今年申请公租房,手续特别繁琐,来回跑了一星期,最终因社区无法给妻子开‘无业证明’作罢”,宋明说,“希望政府取消户口差别后,能有实际的措施,让我们这些在城市生活多年的人真正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
宋明愿意舍弃土地落户城市,但对于另一些人,他们并不愿放弃农村户口。48岁的河南潢川县农民杨桂林18年前离开家乡来城市务工,目前在上海一家医院做护工,对她来说,打工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未曾想过要落脚城市。她认为,城市“只有高成本,没有好保障”。
杨桂林念念不忘的是家里“三块地”——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她说:“进城政策越来越好了,但还没有真正好到可以不要‘三块地’,那是赖以生存的根。”对于许多在外打工并不稳定的“杨桂林们”来说,他们并没有信心和能力在城市稳定生活下去,而土地是他们的基本保障。
河南省副省长李亚说,户籍制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础性改革,要坚持“存量优先,有序引导增量”的原则,就是要优先解决那些进城时间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员落户,也就是“半城镇化”人口的落户问题。有序引导增量,就是要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有序引导人口流向,决不能强迫农民落户城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3.73%,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也即2.89亿人“人户分离”。
“人户分离”产生了众多“城乡双栖”者和每年春运期间的人口大迁移,也产生了许多城里人与农村人的不平等,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事实上,今年7月底,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就已经提出取消两者性质区分。此后,河南、黑龙江两个农业大省率先将其付诸实施,专家认为,这一抹平户口纸上的“农村户口”“非农村户口”差别的做法,虽不能完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但仍具有里程碑意义。
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霍清廉说,取消户口性质差别只是捅破了表面上的窗户纸,还需推倒后面厚厚的墙壁。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城市落户制度,兼顾农民落户的需求和城市自身的承载力;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三块地的问题,要兼顾农村的生产活力。
目前,中国多个城市在探索不同的落户政策,如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在实行积分入户的政策,一些中等城市买房即可入户,一些小城市和建制镇正在探索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与此同时,中国农村正在加快土地流转,一部分农民已经脱离土地,一些地方如河南舞阳县正在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试点,探索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的机制。
相关知识
中国逐步破除户籍障碍 推进城镇化进程
广东省地产商会牵头推进城镇化进程
户籍改革演绎城镇化大棋局 房地产业有望率先受益
中央提出推进城镇化六大任务 明确以人为核心
中国城镇化一线报告:目前只是“上楼”
中国城镇化为何没有贫民窟
专家:中国城镇化为何没有贫民窟
户改过渡期力推居住证 将覆盖2亿城市外来人口
转型痛点逐步破除 涂料产业“油转水”加速
城镇化进程推二三线城市发展 家居业迎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