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二年可能是成都楼市发展最为迅猛的十二年,也是楼市大浪淘沙的十二年。从中海2002年中海入驻成都,中海名城一战成名,拉开外来开发商攻城略地序幕后。随着房地产开发对资金、运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此后十二年本土房企渐渐失去主流阵地。
取而代之的是,万科、华润、龙湖、保利、恒大、绿地、中铁等品牌房企在成都市场玩得风生水起。截至去年,成都市场销售前14强除了蓝光保利,已经被外来开发商悉数占据。甚至诸如广元龙腾、宜宾同泰置地、攀枝花新宏实业、遂宁正黄置业等开发商已经逐渐淡出成都市场。十二年风云变幻,未来谁主沉浮楼市英雄。
中海入驻成都 拉开外来房企时代大幕
在曾经的置业顾问黄林语看来,2002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中海来到了成都,在桐梓林修建了一个叫“中海名城”的高端项目。当时,双楠基本就是城乡结合部,房价2000元/平米左右。“中海名城的开盘价格着实把人吓了一跳,4000元/平米。”不过随着项目开盘,越卖越贵,最后卖到了6000多元/平米。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海在成都的第一个项目,一举奠定了中海的高端形象,更是拉开了外来房企进军成都市场的大幕。这一年万科在成都开始发力,首个项目万科城市花园在城东开盘,此后多年万科深耕城东。同年,华润成都首发项目翡翠城也亮相成都,开启了一段长达十余年的开发历程,并成功打造了“翡翠城”城市湖居板块。随后,2005年开盘的华润二十四城,从此让中产置业城东成为可能,“中产城东”的标签也被贴上。随后龙湖、绿地、恒大、保利、碧桂园、中铁等全国布局的房企纷纷进入四川。2007年,保利改变了成都房地产市场房企的排名座次,从最初的单盘运作,到如今的18盘同时在售,保利的强势让所有开发商感到震惊。这些外来房企不仅在数量上建造了许多楼盘,更是带来了许多先进的产品理念和管理方式,让整个市场充满活力。
竞争最激烈的城市12年不断有房企消失
“无论是国企还是港资、无论是粤派还是京派、无论是外资还是本土,都能在成都找到其身影。”在华西城市与房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温利阳看来,“这也导致成都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许多房企抱怨房价低,当然购房者反正是觉得房价高的。”
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局面下,不断有开发商因为种种原因离开成都这个市场。特别是在土地市场规范化、透明化之后,中小开发商想要拿地更是难上加难。“其实大多数开发商在成都开发,是因为公司之前以合作等方式在成都有土地储备,当这些资源开发完成后,要继续拿地确实很难。”一位开发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小开发商只能采取在郊区开发,很难形成品牌效应。
吉信行董事、总经理潘海认为,在成都做项目开发对土地、开发、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对发展商的资金筹措能力和流动性要求更高,这一点特别是在弱市行情中对开发商要求很高。
市场格局基本形成未来开发更加精细化
2014年是具有真正转折意义的一年。以前的很多方式不灵了,房地产的开发越来越讲求精细化,稍有差错就可能把房源砸在手上,变成存量房。黄金时代向白银时代过渡的大趋势已经难以阻挡。
“以前卖房就是土地红利前卖房就是土地红利,,就可以挣不少钱,现在越来越有技术含量现在越来越有技术含量,,整个行业都在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放型向精细化转型。”。在保利地产成都公司董事长吴章焰看来长吴章焰看来,“,如今的房地产开发不仅考验房企的资金实力企的资金实力,,更是考验拿地眼光更是考验拿地眼光、、产品定位产品定位、、运营能力等全方位实力运营能力等全方位实力。”。
在温利阳看来温利阳看来,,就整个成都楼市的格局其实已经基本形成实已经基本形成,,本土房企以置信和蓝光为代表,蓝润等新晋开发商发展迅猛蓝润等新晋开发商发展迅猛,,也有机会成为本土房企的旗帜本土房企的旗帜。。外来开发商保利外来开发商保利、、绿地绿地、、恒大恒大、、万科万科、、中海中海、、华润等地产巨头占据着市场份额前列。因此因此,,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只有那些读懂市场些读懂市场,,掌握产品研发等核心竞争力的房企才能真正主宰市场才能真正主宰市场。。 华西都市报记者邹宇
相关知识
成都楼市竞争激烈 大牌房企入驻加速行业洗牌
楼市调整加速行业洗牌 住房投资需求快速下降
地价高企利润下滑 楼市调整加速行业洗牌
家居企业热衷“联盟营销” 市场竞争加速行业洗牌
家居业市场竞争加速行业洗牌
供大于求竞争激烈 多房企因资金链紧张踌躇不前
成都楼市蝶变:房企从“赌政策”到“练硬功”
竞争激烈加速行业洗牌 价值战助力卫浴发展
楼市调整期 长沙大房企营销加速跑
楼市升温不代表回暖 明年将现资金链断裂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