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一线城市取消限购的消息不绝于耳。在近期的地方“两会”上,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表示,北京房地产价格正有所回落,房价正理性回归,取消限购暂不在考虑范围内。上海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也表示,上海目前未考虑放宽住房限购政策。
2014年房地产市场整体调整、表现低迷,一线城市在前三季度表现较差,但四季度表现可圈可点。从CRIC监测数据来看,2014年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量437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9%,商品住宅累计成交约3210万平方米,同比下跌22%,整体供求比为1.36。但一线城市由于其潜在需求量大,购房人群支付力强,第四季度均有不俗表现,成交反弹的力度和持续性却为最强。尤其是2015年1月上半月,在其他二、三线城市后续需求不济的情况下,唯独一线城市成交量维持上涨,且势头不减,同比大涨31.5%。正基于此,城市库存消化周期快速下降,北京、深圳由年中的20个月降至年底的12个月,上海由13个月降至9个月,市场中长期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挥之不去。
从购房需求来看,在一线城市2014年的楼市表现中,上海成交表现最为稳定,商品住宅成交总量为971万平方米,为近5年来第二高,仅低于2013年。成交价格依然小幅稳定上涨,到去年12月均价已达30030元/平方米;北京楼市成交表现与上海并无二致,成交量在四季度上涨明显,需求依然非常旺盛,不同的是成交均价一路下降,房价理性回归。
另一方面,从开发企业对一线城市市场预期看,战略上延续回归一、二线的大势,行动上各路房企甚至中小企业也积极布局一线市场,直观表现就是土地成交金额和楼板价双双突破历史最高点。根据CRIC数据,2014年北京土地成交总金额达到1916.9亿元,同比微涨5%,楼板价高达11527元/平方米,同比涨幅达51%。上海2014年土地出让金额与2013年同期相比虽有所滑落,但整体而言,上海土地市场热度不减,从“方兴地王”到“董家渡地王”,再到“前滩地块”一天两次刷新全国土地市场的最高成交单价;火爆的土地市场、频频刷新的地王,无不宣示房企对京、沪等一线城市市场的信心和预期。
行业正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市场进入 “新常态”,城市市场、需求结构等诸多方面分化加剧,尤其是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购房适龄人口减少等也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部分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将持续低迷,此时更加凸显一线城市不动产巨大的投资价值,土地交易不断升温、资金集中流向一线城市的背后,也折射出市场预期的变化,一线城市楼市的投资需求依然大量存在,未来可能会更加聚集。
北京和上海分别作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口吸附力短期不会有改变,刚性需求依然大量存在。对于需求量巨大,购买力十足的一线城市来说,假若放开限购,被抑制的需求集中释放,成交量迅速暴涨,打破目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性平衡,引发的市场过热于房地产发展无益。
2014年可以说是中国楼市调控的“拐点”,诸多“去行政化”措施相继落实,还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市场化发展之路。未来随着长效机制逐渐完善,一线城市“限购令”必然要退出舞台。但短期内贸然取消限购,可能时机并不成熟,既没有取消限购的紧迫性,也没有取消限购的必要性。
我们认为,虽然短期内全面取消限购会有问题,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无益。但局部调整并不无可能,对一些“不合理”的条件进行调整。比如北京要求必须缴纳社保或者个税5年以上方能购房,上海的非户籍单身不能买房等,的确“误伤”了大量有真实自住需求的在京沪两地工作、生活的非户籍购房者。另外如限购的区域、产品类型也可以不用“一刀切”,比如存量较大的区域进行政策放松;14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或者高端住宅完全交给市场,供求自由匹配。如若这样,无疑将会更加有利于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杨科伟
(作者为CRIC中心研究员)
相关知识
杨科伟:京沪限购不取消 但微调又何妨
业内:京沪限购不取消 但微调又何妨
北京上海限购不取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志伟:广州松绑限购势在必行
杨科伟:意料之中的降准 对楼市资金面谨慎乐观
依诺维绅总裁杨建伟:从沙发床的竞争转向客厅空间竞争
上海被传取消住房限购 官方:没听说
两会释楼市信号:一线城市限购难松动 住房消费料趋稳
任志强:取消限购不能完全解决库存问题
杨建伟:原创和抱团是把北京家具推向全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