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万达面向海外打造“王家马德里”的几天以后,作为产业地产巨擘的华夏幸福完成了中甲球队河北中基的收购,成为又一家进军足球行业的房企。房企进军足球行业已不是新鲜事,在七家千亿房企中便有恒大、绿地和万达三家“涉足”。同时,国务院已通过中国足球改革方案,将大力推进足球运动发展,足球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那么,究竟房企为什么要做足球?撇开那些“大家都懂”的原因不谈,房企“涉足”究竟为何呢?
诸多房企频频“涉球”
1月27日,中甲球队河北华夏幸福宣布新赛季的主帅人选——塞尔维亚名帅安蒂奇,他曾执教西甲联赛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等球队。
值得注意的是,这支中甲球队新东家,是以产业新城模式发家的知名企业华夏幸福。河北中基足球俱乐部的股东将100%股权全部转让至华夏幸福的子公司廊坊京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当然,华夏幸福此次收购中甲球队,付出的代价似乎并不高。此前有消息称,华夏幸福接手河北中基花费超过3000万元,但球队高层以保密协议为由并未给予确认。而就在一年前,同是房企的绿地集团以1.5亿元人民币接手中超球队上海申花。
对于接手球队的华夏幸福来说,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14年底,华夏幸福年度销售额超过500亿元,同比去年大幅度上涨约40%。如今,华夏幸福市值约660亿元,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仅次于万科、保利。目前,已在北京、天津、河北、浙江、江苏等地的20多个区域推进产业新城业务。
而此次收购背后,更是房企对于足球产业的看好。有报道称,国务院已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近日由中央深改小组审议。受此消息刺激,足球概念股暴涨。而河北华夏幸福俱乐部董事长赵鸿靖更是直言,“中国足球的春天来了。”
多元化发展已成必然
房企为何要纷纷涉及房地产以外的产业呢?
据业内人士分析,经历了成长的高峰期,目前的房地产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的楼市让房企的日子也变得不是那么好过。由于土地成本、开发成本、人力成本都在增加,房企的销售价格不再像以前一样实现高速增长,所以房企的利润空间也在收窄。为了寻找新的盈利点,房企们也开始探求多元化发展。
据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在世界100强企业中,超过90%的企业均从事多元化经营,单一业务型企业占比不足10%。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必然会寻求更广阔的市场。
首先,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连连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企的发挥空间,在此背景下,房企在其它行业谋发展也显得合情合理。房地产行业既有机会也有风险,多元化发展可增加机会,也可规避房地产单方面造成的影响。频繁的房企跨界多见于2011年后,这正是房地产调控最严厉时期。
其次,自从上一轮调控之后,房地产逐渐告别了从前“躺着也能赚钱”的黄金时代。多数房企面临净利润下滑的困境,如何适应新环境下的自身定位,如何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盈利模式,是摆在领头房企面前的难题。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预测,2018年前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可能将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销售面积将出现历史性拐点,步入平缓和下滑期,未来5年内,房地产出现系统性调整的可能性非常大,资金回报率将进一步持续降低。
因此,除了打造多元产业链增加利润等因素外,多元化的加速也反映出,房企应对房地产市场可能性萎缩所采取的战略性预案,是追求持续稳健增长的必要举措。
本报记者 徐楠
记者手记
房企能否托起
中国足球?
对于足球来说,“亚洲杯”中国的表现让中国的球迷可谓是“久旱逢甘霖”。但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中国球迷却还有一块“心病”——中国足球的未来,又是什么样?
说到未来,可能是中国球迷一直的痛,每次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甚至是热身赛、友谊赛,中国足球的未来总像是摇摇欲坠的房屋,经不起任何的触碰。
而房企的投入,似让球迷再次见到了曙光。正如恒大的成功,便是因为其托起了中国球迷的梦。
如今,托起中国足球梦的房企,通过金钱投资换取品牌提升;抑或是聪明房企手中的护身“筹码”;但更聪明的房企,则会充分利用政策导向进行模式创新,将足球做成产业和新的盈利点。届时,足球能带来的基本效应也将会数倍放大。
但在房企纷纷扎堆足球的同时,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旧存在。目前资本投资足球大多赔钱,他们在意的,有的是市场投资受益,有的是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不过,如果中超联赛自身造血能力依旧羸弱,那么它很难避免沦为资本的玩物—一旦价值挖掘殆尽极可能被抛弃。究竟房企玩球能玩到什么时候,什么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国足球的未来走势。
相关知识
诸多房企频频“涉球” 多元化发展已成必然
诸多房企联谊电商 楼盘趁热打铁行销
房企融资日趋分化 中小型房企成本达20%
产权交易中心近百亿权益待售 中小房企卖资产自救
地板行业:多元化发展渐成趋势
房企千亿俱乐部将继续扩容 回归核心城市布局
2014房企点兵|保利地产:均衡二三四线布局 央企运营稳字当头
“去库存”大战序幕拉开 多房企一线新房谋涨
七成上市房企盈利报喜难掩毛利率下滑隐忧
评论:房企增长速度下滑 开发商陷“集体焦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