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深圳楼市大涨后广州复苏:200多套房源1小时售罄

深圳楼市大涨后广州复苏:200多套房源1小时售罄

https://m.biud.com.cn 2015年06月09日08:06 家居装修知识网  

  6月6日上午,酷热的天气依然难挡购房者的热情。位于广州南沙区的越秀滨海悦城推出新货,吸引了600多名买家到场,200多套房源一小时售罄,炽热的销售场面仿佛回到了楼市最火热的年代。

  继深圳楼市领涨全国后,广州楼市复苏的势头日渐明显。根据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5月份广州新房成交量创出近五年的同期新高。与此同时,政策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了解到,广州住房公积金新政于6月7日上午出台,新政不仅降低了公积金贷款的申请门槛,二套房贷款首付的比例更降低至30%。

  在市场回暖与政策松绑双双支持下,广州楼市能否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

  二套房贷款“松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了解到,从6月8日起,广州将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其中包括放宽贷款的申请条件以及降低二套房首付款比例。

  根据原来的政策,非广州市常住户口的居民,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需要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以上(含12个月),但根据新政的规定,连续缴存的时间将下调至6个月或以上,这意味着外地买家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门槛将降低。

  更令人关注的是,公积金新政还对首付款比例进行松绑。根据原来的政策,对于购买首套住房且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购买首套住房但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60%。

  新的政策则规定,首次置业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划分为20%,对于购买二套房的家庭,如果首套房无贷款记录或者已经结清购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如果贷款还没结清,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40%。

  此次公积金新政的“松绑”力度令人意外,去年10月11日,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曾对公积金新政进行审议,按照当时的方案,对于已使用过住房公积金的贷款人,将不再给予贷款,并因此引发广泛争议。

  广州公积金贷款供应不足

  在深圳楼市重现火爆后,广州楼市也出现明显的回暖势头。根据网易房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今年5月广州新房成交网签量达到9313套,不仅创下今年以来成交新高,同时还是自2010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成交水平。

  公积金新政的出台,能否为复苏的广州楼市注入强心针?无疑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次公积金新政的调整力度出乎市场意料。”满堂红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今年前五月的二手房成交为例,根据满堂红的统计,纯公积金贷款与组合贷款(即公积金与商业贷款搭配)的比例达到33%。

  与此同时,尽管楼市的“3·30新政”已经对二套房贷进行松绑,但根据满堂红的调查发现,广州多数银行仍在执行二套房七成首付的旧标准,公积金新政预示着政策层面对市场的支持,对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不可小觑。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广州住房公积金自去年起陷入“钱荒”。由于公积金资金池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导致自去年8月起公积金贷款额度告急,不仅连续3个月当月可贷款额度在月初首日被用光,放款时间也长达1~2个月,因此本次新政的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家和集团副总裁张建勋向记者表示,虽然住房公积金利率不足商业贷款基准利率的七成,很受广大购房者的欢迎,但由于广州公积金的可贷款额度不足,导致放款时间过长,无论是新盘还是二手房业主都不太愿意接受公积金贷款的方式,很多买家不得不被迫采用商业贷款。照这一情况来看,如果广州公积金的资金池无法扩容,新政的效果也许要大打折扣。“尽管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下降,但贷款额度的上限并没有上调,无论是个人50万元的最高限额还是夫妻双方80万元的最高限额,在目前的房价水平下,买家很难实现3~4成的首付比例。”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认为,公积金新政对于市场的刺激作用也许相当有限,鉴于广州楼市的后续供应量依然充足,市场能否持续攀升,将取决于商业银行何时执行新的二套房贷标准。

相关知识

深圳楼市大涨后广州复苏:200多套房源1小时售罄
深圳楼市大涨后广州复苏:200多套房源一小时售罄
燕郊楼市热持续发酵 某盘百套房源1小时内被抢光
广州放松公积金贷款 资金池紧张成掣肘
深圳楼市现降温迹象 部分投资客抛盘套现
青奥停工令后首周南京900多套房源入市 销量微升
苏州湾壹号单价降9000元:200套房源全部售罄
从深圳楼市大涨看政策应对
股市暴跌楼市大涨 投资市场冰火两重天
红木家具大涨30% 专家建议:短期投资仍需谨慎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深圳楼市大涨后广州复苏:200多套房源1小时售罄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55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