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号上午,以《中国制造2025》(德国为工业4.0)为主题的学习研讨会在东鹏隆重召开。东鹏邀请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林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翟才忠两位权威专家,为东鹏控股高层解读《中国制造2025》并作主题分享。此次学习研讨会由东鹏控股董事长何新明主持,他首先对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林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翟才忠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全面了解和分析《中国制造2025》,对东鹏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东鹏控股董事长何新明
“工业生产者该如何发展?”在主题演讲环节,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林加首先向与会人员抛出了一个问题。自2013年德国“工业4.0”被推出以来,迅速成为德国的另一个标签,被各地政府列入工业转型的方案当中,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在制造业企业云集的中国,工业4.0的概念也备受追捧。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在5月8日被正式提出,并成为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然而,远远不同于德国制造企业的中国企业,在这场全新的工业革命热潮中,如何寻找适合自身需求的转型之路?工业制造系统构造复杂、子系统相互关系犹如密布的蛛网,一点点的生产效能提升都困难重重,在国家能源、环保等战略目标的重压之下,亟需变革但又无从下手。
作为一位既有实战经验,又有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林加向东鹏高层谈了自己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解读。“中国制造2025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升级,从规模和深度上已经覆盖德国的工业4.0。”林加如此评价“中国制造2025”。林加一直强调,信息化只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要达成这两者的结合,工业生产企业必须建设中央控制系统,而建立中央控制系统的基础,就是生产系统的全范围信息数据通过仿真控制系统全自动、准确、不间断地采集及处理,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时回传控制指令,达成全系统的低能耗、高效率运行。在《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下,传统的规模化生产企业的生产系统对于人力反馈信息数据的依赖必将极大减少,低能耗、高效率的集成控制系统必将成为标配。
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林加
会上,林加分析道,低成本是中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但在新形势下,速度才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制造业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制造装备智能化和生产管理的智能化,使各个生产单元之间的协同更加及时,产品生产质量、整个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可追溯,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可能,并且可实现生产力革命性提升的最终目标。
因此,林加认为,实现信息化改造是工业生产者发展的其中一条路,“把所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分类、甄别和计算,从而得出优化的数据,应用于系统运行优化控制,大幅度提升生产效能、达到与国家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匹配的能源及环保要求,是传统工业企业必经之路”。目前东鹏在生产上智能化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对于东鹏来说,生产系统的信息化变革,也已经迫在眉睫。
据了解,东鹏最新建成生产线已全部采用自动化、节能环保设备与工艺。配置了行业最先进的节能远程控制烧成窑、喷墨印刷与连续磨等生产系统,同时充分考虑了对环保设施与场地的投入,项目在“节能与低碳环保”狠下功夫,力争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化、低碳环保型生产线。东鹏利用好“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机遇,必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本文属企业供稿,仅传递信息,不代表网易家居观点。】
相关知识
东鹏率先开启 “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
陶瓷行业“中国制造2025”战略 全国首个落地项目落户东鹏
“中国制造2025”战略首个落地项目落户东鹏
陶瓷行业“中国制造2025”首个落地项目落户东鹏
海尔互联工厂率先破题“中国制造2025”
创维“智能化+自动化”驱动“中国制造2025”
艾美特九江“智造”展决心 布局中国制造2025
由大到强 展望“中国制造2025”下的家电业未来
国际水性科技产业大会 兰州推动中国制造战略实施
工博会现场海尔展示中国制造2025落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