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朋友一起去十渡游玩,两天时间去了六渡孤山寨、七渡竹筏场和六渡村。我们一致认为在六渡村的闲逛时光是这次出游最美好的经历。
六渡村是我们寄宿的农家院所在的村庄,村庄背靠石山,前临拒马河。十渡地区由于数亿年前的地质作用,许多山是刀劈一样的断层山,山脚下就是平坦的土地,所以村庄路面十分平整。村庄里的院墙多是用鹅卵石累积起来,几乎所有的墙面上都爬着南瓜藤,藤上悬挂着或青或黄的大南瓜。家家户户的门口两侧和院子里都种着柿子树,柿子成熟却无人摘取,黄橙橙红彤彤的柿子挂了满树,一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摔得汁水四溅。
村子里卖糖葫芦的大叔推着自行车转悠,3块钱一串,没有城里的山楂大,但味道可真鲜。在河边等回家的公交车时,看到对面几家院子里种着大棵的山楂树,满树的红山楂玲珑惹人爱。于是,我们就开始猜卖糖葫芦的大叔究竟是哪家的?
回去的路上,公交车经过一渡,一渡山下和拒马河岸边密布着许多高端住宅,是有钱的北京人休闲度假的地方。这些房子除了位置在山下河边,和北京其他的高端住宅区看不出多少区别。联想到最近要做的高端住宅专题和闲逛六渡村的美好经历,当时我突然想:这些人为什么不干脆直接住在六渡村里?把村子里闲置的房子略加改造,一方面同样可以满足舒适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享受纯正的山野风光和山村风情,岂不比住在千篇一律的高端住宅区更清新自然?
作为一个房地产行业的记者,我看过许多的楼盘,也看过许多的开盘。有时候真的怀疑这些楼盘到底有什么好?除了昂贵的价格和令人不得不接受昂贵价格的现实,难道房子本身就只是一个在城市居住的场所?不是,也不应该这样!
在快速城市化和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绝大多数年轻人注定要离开家乡,终其一生在城市生活。房子除了居住之外,更是在城市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的载体。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房子是连接个人和城市的桥梁,好的房子能够让人从生活和精神上对城市产生归属感,进而将城市视为第二故乡。
但是,很可惜!中国的房地产长久地执着于“与国际接轨”,从建筑、园林到小区名字一味地标榜“英伦”“法式”“公馆”“国际”,让真正了解国外的人笑之东施效颦,让不了解的人住起来心存隔阂。平心而论,如今的城市建筑早已没有国界之分,关键在于建筑是否让居住其中的人更美好,让城市更美好。然而,我们今天买房,多数时候能看到的无非是夸张的广告和华丽的效果图,甚至连地基坑还没看到,就被开发商刻意营造的“开盘抢房大战”热潮席卷,乖乖上缴数百万房款。如此匆忙的金钱导向的市场化运作,哪里来的耐心和闲心把一个小区打磨出文化和生活的情趣?
印象中,我所走过的让人难忘的小区有宣颐家园、南海子周边小区和八斗。宣颐家园是一个位于大兴旧宫镇的有十多年历史的小区,小区内江南小园林的亭台楼阁和徽派院落,营造了一种安静雅致的居住氛围。南海子公园周边有中信府、枫丹壹号、紫禁壹号院等在卖的楼盘,有的只是路过,之所以印象深刻,主要是我太喜欢南海子公园的缘故。因为之前住在附近,所以经常去,对它非常熟悉。我觉得南海子公园是北京最适合郊游的公园,可以和园博园一比,虽不比后者精致,但却野趣十足。八斗是一个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小区。其实这个小区只有三栋楼,园林面积也不大,但是它的细节之处令人动容,正如古典园林的“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这里青藤、红墙、长廊,松柏、石榴、海棠,喷泉、影壁、绿地,亭台、小径、修竹……一应俱全。漫步在小区里,可以时不时看到鸽群绕着小区上空飞翔,这是小区自己喂养的鸽群。
雷军曾说:我们生活中99%的产品都需要重新设计。我比较赞同这句话。房子作为多数人一生中购买的最重要的产品,应该对得起这一代有知识、有尊严的人。
相关知识
终其一生在城市生活,我们应该要什么样的房子?
完美的诱惑还是实用的生活,真是一种艰难的取舍?
家庭用水为什么要进行处理,需要处理到什么样的程度?
请问我家装的 地板是实木地板, 门应装什么样的门?
人居环境空气污染监测与净化技术研究高端论坛实录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建筑
天津设计周直击 中央美术学院“福建土楼”研究展览
我们真的需要住100平米以上的房子吗?
墟释——情景乡村 土筑木造
设计师&筑巢奖,谁将是2016金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