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jaume plensa肖像,laura medina摄影 © plensa studio,巴塞罗那 / 由纽约勒隆画廊提供
艺术家jaume plensa出生于巴塞罗那,从1980年起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类和全球化的主题,通过铜、钢、合成树脂、声音、塑料以及灯光等创作介质来实现,他的作品可以在全世界的许多博物馆、画廊和艺术展会上找到,比如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的作品“together”—它是plensa公共空间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里约热内卢的作品“awilda”,以及纽约的作品“echo”。plensa的作品遍布西班牙、法国、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以及许多其他地方,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雕塑家的地位。
设计邦和艺术家进行了对话和交流,主要探讨了他在字母和文字上的兴趣,他创作的驱动力等话题,以及他希望自己的雕塑作品在公共空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015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 圣乔治马焦雷教堂里的作品“mist”
设计邦:请问您感兴趣的主题有哪些?您是如何把它们融入到您的创作过程中的?
jaume plensa:我善于用多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目前我在研究诗和试着写诗,一位叫做william blake的诗人曾经说过一段精彩的话,他说“一个想法就可以填满无限的空间”。我觉得这对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即你不必用实物去填满一个空间,反之你可以用能量。一切在空间里移动的事物和人都有持续的能量,这就已经能够填满一个空间了。
“together”— 一只由8种不同语言的字母组成的不锈钢的手
设计邦:你能为我们举个例子来描述一下你是如何运用这种看不见的能量进行创作的吗?
JP:“world voices(世界之声)”,我在迪拜哈利法塔入口处创作的一个作品,水滴滴在一系列音乐符号上,发出一种交响乐的声音,但是非常平稳……乒乒乒……人们都喜欢听这种声音。创作那件作品的本意就是让所有音符代表世界上196个国家,每个音符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在意大利制作了所有的音符,每个音符都能发出与其他音符不同的声音。这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比喻,我们所有人都是相似的,但每个个体又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例子里的每个音符就像一个国家,当水滴下来的时候,在水面上激起一阵美丽的涟漪。
我喜欢看《碟中谍4》里面汤姆·克鲁斯经过这个作品时的片段,这是整部电影里最好看的部分。
英格兰维克菲尔德,约克郡雕塑公园里的作品“irma”
设计邦:能谈一谈您和其他艺术家或创意家合作完成的一些作品吗?
JP:我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和诺曼·福斯特一起在雪中完成了一个作品。我想制作出你能想到的最精确的风景画,然后我觉得能被称作最精确的就是GPS坐标了。于是我引入了诺曼·福斯特伦敦工作室的坐标,我在巴塞罗那工作室的坐标,以及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塞斯特雷的坐标,这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作品,在一两个星期内就会融化。我花了几乎一年时间才完成,但最终一个星期之后就消失了,但我仍然觉得它很棒。
约克郡雕塑公园里的作品“spiegal”
设计邦:您能谈一谈您在字母和文字上的兴趣吗,您是如何用不同的介质来诠释这些主题的?
JP:我经常用字母和文字进行创作,研究不同的方法来诠释字母、文字,并进行排版。我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门帘进行了许多思考,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诗就是门帘—我还记得小时候住在巴塞罗那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去小商店,他们就用一个塑料门帘挡苍蝇和蚊子,我猜想诗就像门帘一样,为我们挡去生命中的“蚊子”和“苍蝇”。
在上海的一个项目里,我把不同国家的字母混在一个装置中。这件作品造型比较独特,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甚至周围的一切在快速移动时,衬托出它们有多么的疯狂。通过人物的造型,我试图营造出一种精力集中的感觉……让我们暂且说是安静吧。
约克郡雕塑公园里的作品“heart of trees”
设计邦:您能说出你的第一件雕塑作品,特别是大型金属人物装置作品吗?
JP:或许第一件人物装置是位于法国南部城市昂蒂布的一件作品,它面对着河水。那可能是第一件我想邀请人们来参观互动的装置,它就像一位母亲一样想要拥抱和保护所有人。
从一张简单的草图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我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的。最终思考的结果就是要建造一个开放的装置,人们可以进入,在里面抬头观看里面的构造,能够在里面自由穿梭,看到外面的景象,就像冲天炉一样。我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建造过这样的装置,比如迈阿密、英格兰、波尔多、温哥华和波士顿。有时我真嫉妒我的作品,因为他们住在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world voices”细节图—表达了国际社会的多样性
设计邦:对于艺术家来说,有必要考虑自己的作品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吗?
JP:很多时候当艺术家在公共空间进行创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事不是仅仅安装一个装置,而是要试图改变这个城市的明信片。我们通常都是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在阅读历史,历史在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当下,而且它一直在成长。
例如,如今位于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奥林匹克雕塑公园里的一件作品,它原先是在纽约麦迪逊广场上的。这是一件极好的作品,对纽约的许多人来说,它就像一个外星人,它的名字叫做“echo(重复)”,比喻希腊女神爱上那喀索斯后,被惩罚一直重复她说的最后一个字。我觉得人们喜欢这件作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我们是在说自己的话,还是只是在重复我们听到的一些东西。这是那种人们没有想到过的雕塑作品,他们都被震惊了。整整6个月以来,这个被拉长的脸都给公园带来了一种宁静祥和。
迪拜哈利法塔入口处的作品“world voices”
plensa和foster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创作的作品“wher are you”
“nomade”,plensa 2007年在法国昂蒂布创作的作品,是他人物作品的起点
设计邦:说到你在公共空间的作品,你能谈点有关最近在日本刚完成的那件作品吗?
JP:“roots(根)”是去年11月在东京完成的,我特意拉长了字母就像是根从泥土里长出来一样。我一直都很喜欢雨林里的树,它们的根长出了地面,有点像漂在地面上,人们可以在错综复杂的根系里行走。你可以看到字母被我拉长了,我对我的头也做了同样的事,不过是通过字母的拉长实现的。我创作了我的第一个混合作品,一切混合交织在一起。作品的一边是现实存在的,人们可以走进去,另一边是思考,总共有两面,即一面是真实的,另一面只存在于思想里。
设计邦:你的作品怎样迎合更多观众的口味呢?
JP:对我来说,塑造城市的灵魂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要对美进行思考,还要思考如何才能将作品所要表达的信息传达地尽可能远,很多时候我的作品都考虑到了那个方面。
jaume plensa在纽约麦迪逊广场的作品“echo”
“awilda”出现在里约热内卢的瓜纳巴拉湾
装置“roots”象征着文化多样性,人性和团结
法国波尔多的作品“sanna”
加拿大卡尔加里的作品“wonderland”
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内的作品“looking into my dreams, awilda”
相关知识
专访艺术家jaume plensa
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的雕塑作品“一起”
粗犷的艺术家――专访楷模木门总经理马新国
设计邦专访设计北京参展艺术家--吕永中
专访哈博尔:用艺术涂料成就每个人心中的艺术家
乔小刀:创造梦想 坚持善变的行动艺术家
专访:Tony Morgan 橱窗陈列是一种生活方式
【名家专访】《大设计》主创团队揭秘访谈
要做就做最好――专访科勒卫浴河南总经理高峰
《火花》第40期专访张晓莹:享受思想,享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