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上半年杭州主城区土地拍卖收官 3宗宅地刷新区域楼面价

上半年杭州主城区土地拍卖收官 3宗宅地刷新区域楼面价

https://m.biud.com.cn 2016年06月14日08:52 家居装修知识网  

  6月13日,杭州主城区和余杭区同时进行土地拍卖会,4宗宅地、2宗商业地块成功出让,共吸金74.72亿元。在这场上半年杭州主城区土地 拍卖的收官战中,滨江房产以48.3亿元竞得近江单元原杭州味精厂宅地,楼面价39509元/平方米;双浦两宗宅地,最终由祥生和钱江房产分食,楼面价均 超过11000元/平方米;位于余杭区良渚新城的宅地,被“新面孔”和昌地产拿下,楼面价7559元/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这4宗宅地中有3宗刷新了区 域楼面价。

  味精厂地块无疑是当日焦点。地块所处的望江新城,是杭州旧城改造重点区域,近年来宅地鲜少面市。周边能参考的地块,只有今年1月信达拿下的 南星宅地,楼面价36680元/平方米,刷新当时杭州宅地纪录。相比南星宅地22149元/平方米的起拍价,本次味精厂地块的起拍价为28768元/平方 米。经过12轮争抢,最终滨江房产以48.3亿元竞得,楼面价39509元/平方米,但溢价率只有37%。“拿地价在董事会授权以内,我们觉得还不错。” 滨江集团副总经理朱立东向本报记者透露,董事会给出的授权价超出4万元/平方米。

  滨江房产从2005年开始深耕钱江新城,是板块内项目最多的开发商,从金色海岸、金色家园到城市之星、钱塘印象,滨江已在该区域内成功打造 了多个高端产品。信达的南星项目也将由滨江操盘,此次再拿下味精厂地块,足见滨江对该区域的看重。“对这一地块做什么样的产品,滨江驾轻就熟。”朱立东 说,“地价决定这个项目不是要做‘面包’,而是要做‘蛋糕’——这里将是一个精装、高端的产品。”他还透露,味精厂地块的合作方,除了保利,可能还会有其 他“小伙伴”加入。

  13日,杭城楼市还迎来了一位新面孔——和昌地产。在余杭区的土地拍卖会上,和昌地产以6.4亿元拿下良渚新城宅地,楼面价7559元/平 方米,溢价率76%。这个成交价格,也刷新了此前融信创造的纪录,成为区域新高。公开资料显示,和昌集团成立于2005年3月,总部位于北京,下辖和昌地 产、怡丰物业、和昌资本等三大产业,主要负责房地产开发及经营、房地产生产资料及终端服务提供、房地产投资业务及金融服务业务。目前,和昌在南京、苏州、 武汉、合肥等多个城市已经打造了多个项目。

  之江板块的楼面价,同样被刷新。诸暨房企祥生以5.83亿元拿下双浦宅地,楼面价11244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99%,刷新了它自己在 去年9月创造的11156元/平方米纪录。另一块与它一街之隔的地块,则被钱江房产以5.96亿元拿下,楼面价11088元/平方米,溢价率也达到了 97%。

  6月13日的拍卖会后,杭州主城区下一场土拍要等到7月8日。回首上半年的土地市场,从静寂到火热。主城区出让28宗,出让面积1448亩,建筑面积264万方,成交金额505亿元。其中,住宅楼面地价过3万元/平方米的地块,已经出现了6个。

  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回应“一二线城市拍出很多‘地王’”的现象时 表示,总体来看,房地产商的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有三个数据可以证明。第一个数据是房地产投资增速,1至5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比1至4月份回落 0.2个百分点。第二个数据是土地购置面积,1至5月份同比下降5.9%,虽然降幅比上个月有些收窄,但还是在继续下降。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在去年大幅下 滑30%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可以说明房地产商拿地总体上还是比较谨慎的。第三个数据是土地成交价款,1至5月份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增长4.7%,这个速度低 于房地产的投资。

  盛来运认为,这三个数据说明从全国来讲,房地产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并没有出现特别过热的情况。当然,房地产这种“地王”的现象确实需要关注,有些“地王”出来以后对当地城市房价有一种示范效应,需要高度关注。

相关知识

上半年杭州主城区土地拍卖收官 3宗宅地刷新区域楼面价
杭州楼市降价冲击波:新盘入市谨慎 土地拍卖遇冷
杭州楼市降价冲击波:新盘入市谨慎 土地拍卖遇冷
上海七天中止四宗宅地出让 “严防地王”成热点城市年内要务
15宗土地拍卖仅3宗竞价 四新区将建3栋摩天楼
4月杭州主城区无宅地出让 土地出让节奏放缓
北京上半年土地仅成交35宗 宅地供应创三年新低
昌平顺义3宗宅地成交 北京一天土地收入超60亿
北京昌平顺义3宗宅地成交 近期或仍将有地王出现
前3月北京宅地成交十年新低 2016或成供地小年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上半年杭州主城区土地拍卖收官 3宗宅地刷新区域楼面价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65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