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长白林海,层峦叠嶂、满眼碧绿、气候宜人。在这诗一般的季节,第二届东北、内蒙古四大森工集团年会如期隆重召开。四大森工集团在这里济济一堂、交流学习、集中智慧、加强合作,共谋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发展大计。
被访人: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 柏广新
【记者】:柏总您好!去年,首届东北、内蒙古四大森工集团年会在内蒙莫尔道嘎林业局举行,今年则是吉林森工集团接过年会大旗,能否为我们谈谈我们四大森工集团联合举办年会的初衷?
【柏广新】:四大森工集团都是从东北林业总局分离出来的大型森工企业,大家地理相接、文化相近、使命相同,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四大森工集团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更新跟上采伐的方针,累计为国家贡献木材近10亿立方米,上缴利税400多亿元,提取育林基金近600亿元,更新造林近千万公顷,承担社会性支出500多亿元,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东北、内蒙古四大重点国有林区遇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森工企业的生存压力,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林业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但完全靠体外“输血”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点国有林区面临的困境。特别是随着四大森工集团采伐量进一步缩减,单靠传统的林木采伐已难以为继。生态要保护、职工要富裕、林区要繁荣,这是历史和时代给予我们的使命和考验,是摆在四大森工集团面前的首要课题。
《易经》中有句话,叫“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四大森工集团资源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相互之间联起手来,一定能为我国林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我们可以探索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林业银行和中国林业投资总公司,创建生态建设基金和林业产业发展基金等,做大林业资本运作平台;建立双边或多边定期会晤机制,就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深入交流、形成共识;合作开发所辖林区的旅游、矿产、水电、风电等资源;整合林下种植产业,联合资本、统一品牌、共打市场……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国内、国际的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同步壮大。
【记者】:能否为我们介绍下吉林森工集团“十一五”以来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情况?
【柏广新】:吉林森工集团是吉林省十大企业集团之一,集团是以经营森林资源为基础产业的企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木材生产基地。大家现在看到的郁郁葱葱的长白林海,都是一代又一代吉林森工人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更新跟上采伐的理念,大力营林造林的结果。同其他三家兄弟森工集团相比,吉林森工集团所辖林区面积最小、所属林业局最少、林木采伐量也最低。正因为这样,吉林森工集团始终在森林资源经营培育、林木精深加工和开发林区多种资源上下功夫,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总结出一条森工企业坚持走集团化、多元化、市场化,综合开发林区多种资源的发展道路,坚持“生态优先、产业优化、产品优良”的经营方针,实现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该“模式”以保护和科学经营森林为根本,以开发林区多种资源为载体,以“三六九八”发展战略为目标,以开拓市场、改革创新、文化建设为动力。
一、实施国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吉林森工集团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
通过2005和2006年两年的企业改制,全集团整体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破解了长期困扰集团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大型国有控股森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给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起使,共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员工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主人。
二、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大力管护和经营森林,是吉林森工集团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根本
吉林森工集团坚持落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着力加强森林管护和经营”的批示精神,“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森林培育资金6.73亿元,比“十五”增长了93.4%,更新造林10.3万公顷,森林抚育44.6万公顷,完成松江河、露水河林业局FSC森林认证工作。同时我们还努力研究森林经营问题:
一是加强森林抚育,大力推广以采育兼顾为目标的“采育林”经营模式。通过坚持采坏留好、间密补稀、大面积、低强度、保护幼苗幼树、补植(移栽)珍贵树种、加快中幼林生长速度的原则,培育以针阔混交、复层异龄为主要特征的林分。我们在松江河林业局与东北林业大学进行的“人工促进天然林生长”研究表明,科学培育森林可以显著提高天然林的生长速度。
二是进行理论创新,探索在森林分类经营背景下的林木经营理论。目前,我国虽然按照分类经营原则把森林划分为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三大类,但在如何经营商品林的问题上却缺少理论指导和政策措施,无法充分发挥商品林的功能和作用。根据吉林森工集团多年的营林经验,我们初步搭建起对商品林进行商品化经营的理论框架,称之为“林木市场成熟理论”。该理论主要核心有两点:一是在自然、工艺、数量、经济等成熟理论的基础上,以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来确定商品林的成熟龄,二是以市场需求和预测来确定商品林的经营规划。吉林森工集团主持的“‘林木市场成熟理论’及相关问题研究”获得了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过去的两年里,吉林森工集团临江林业局积极运用“林木市场成熟理论”指导森林经营工作,根据市场和木材售价合理确定和调整伐区,依照市场行情调减和结转采伐指标,特别是2009年金融危机,在木材降价的情况下,主动将采伐指标结转到2010年和2011年采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充分证明了该理论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按照“林木市场成熟理论”,我们提出了对少部分低质低效林进行科学改造,建设落叶松和杨树速生丰产林的设想。以杨树为例,在吉林省东部山区,杨树每年每公顷平均生长量可以达到15立方米,是天然林的3倍以上;轮伐期为15年,而天然林则需要120年;速丰林在15年后成熟,平均胸径22厘米,平均树高19米。在吉林森工集团122万公顷林地中,如果将其中15万公顷低质低效林进行改造,每公顷密植3000株,第5年间伐1000株,第10年再间伐1000株,到第15年保留1000株,公顷蓄积可达225立方米,15万公顷就是3375万立方米。以每年采伐1万公顷,出材率0.6计算,每年可采木材135万立方米。现在杨木每米800元,一年仅此一项就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并且间伐和主伐过程中生产的大量“三剩物”可以为人造板和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充足的原料。
三、明确发展定位,实施“三六九八”发展战略,是吉林森工集团做大做强的纲领举措
我们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从吉林森工集团的实际出发,着力发展六大产业:一是以经营、培育森林资源和种、养、培为主的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产业;二是以人造板、地板、家具为主导产品的林木精深加工产业;三是以开发林区矿产、水电资源为主的森林矿产水电产业;四是以矿泉水、中药材及各种林特产品加工为主的森林食品医药产业;五是以建设森林公园、建立森林旅游体系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六是以资本运作、金融证券和建筑地产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九大经济板块:一是以8个林业局为龙头的森林经营板块;二是以股份公司为龙头的人造板、家具板块;三是以金桥地板集团为龙头的地板、装饰板块;四是以吉森丰华集团为龙头的森林矿产板块;五是以泉阳泉饮品公司和健今药业为龙头的森林食品医药板块;六是以旅游集团和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的森林旅游板块;七是以森工物资公司和进出口公司为龙头的商贸物流板块;八是以建筑公司为龙头的建筑地产板块;九是以财务公司、投资担保公司为龙头的金融证券板块。
经过实施“三六九八”发展战略,“十一五”以来,吉林森工集团经营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六大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原木、人造板、地板、矿泉水、复合门和家具六大主导产品,其中人造板、地板、矿泉水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60万立方米、1000万平方米和50万吨,“露水河”牌刨花板、“金桥”牌地板和“泉阳泉”牌矿泉水均被评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金桥”地板去年铺进了人民大会堂,创造了基尼斯世界纪录,获得了“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的赞誉。今年长春金桥地板工业园落成投产,该项目是我国最大的地板生产基地,年产值达11.5亿元。吉林森工集团通过上市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多个投融资平台,实现了实业和金融业的互动发展,2010年金融证券版块实现净利润4794万元,占集团净利润的四成。我们还以林业棚户区改造为契机,进军建筑地产业,努力把木材、人造板、地板、木门、木屋、橱柜、装修装饰包括绿化苗木等多个产业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环保的生活方式,去年人造板、装修装饰和地产的收入占集团总销售收入的50%。
四、实施文化战略,建立吉林森工文化体系,是吉林森工集团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吉林森工集团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塑造吉林森工文化。通过长达五年的提炼和总结,我们形成了一整套集团文化体系,提出了“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集团核心价值观,“忠诚做人、和谐创业、奉献绿色、造福人间”的企业精神,“企强人富、基业长青”的经营目标,编发了《绿色宣言》集团文化手册,统一了集团视觉识别系统,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工程,集团文化在全集团5.6万名员工的心里落地生根。
通过实施以上各项战略举措,到“十一五”末,吉林森工集团初步形成了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共赢互补的较好局面:乔木公顷蓄积达141.58立方米,位列西藏、新疆之后,居全国第三,其中露水河林业局公顷蓄积达178.06立方米,至今保存着我国最顶级的红松针阔混交林。同“十五”末期比较,有林地面积净增1.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89.2%提升到90.6%,森林蓄积净增572万立方米,森林消耗量减少84.2万立方米,实现连续3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1.8亿元、资产总额100亿元,净利润11621万元,企业支付员工平均年收入2.75万元,以上指标同2005年相比各增长了82.4%、150%、220.5%、310%。一、二、三产业比例也由“十五”末期的30:51:19调整为28:46:2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木销售收入12.8亿元,仅占集团全部销售收入的24.9%,实现了“森林增长、企业增效、员工增收”,做到了“少砍树,也能富”。
【记者】:我们看到“十一五”期间,吉林森工实现了森林蓄积、企业效益、员工的收入齐增长的态势。但在国家限产期间,我们如何少砍树而实现员工致富呢?
【柏广新】:确实,我们减少了60%的产量,整个我们集团的主营业务受到了冲突。最大的矛盾产量减少,企业的收入降低,职工群众的收入也降低。那么吉林森工集团重点是往产业发展,我们的产业利润更好。再有一个我们最主要在森林资源方面,进行了研究。吉林省创造了一个产业林的模式。现在我们搞了一个项目,三年初步拿出一个结果,就是它的森林增长率由3.5%增长到8%。我们消耗量,前几年我们的产量仅仅每公顷消耗木材0.5立方米,消耗量非常低,仅仅是生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我们土地的森林资源利用可以进一步深入。同时,我们把仅有的采伐限额,把它变成了终端产品,拉成一个产业链,一是增加就业,二是节约成本。所以我们人造板、地板,从我们上端的资源管理、森林培育、植树造林,到家具、地板职业技术厂,这样完成一个产业。同时我们开发,现在我们的森林资源不仅仅是林木资源,咱们林区有很多的综合性资源,比如说矿产等。发展林业产业,更重要的是油,从东北的情况来看,非常好的油资源基本上都在林区。所以我们这次搞了一个水上的航线。通过这几个产业的发展,我们子公司企业增长主要在这个方面。实际我们木材产量是大幅度下降,仅仅依靠木材的话,那我们可能也是一个很贫困的企业。我们去年全年销售收入511亿,其中木材销售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0%,利润也是在20%左右。其他的,像人造板卖了15个亿,地板5个亿,矿产10个亿,金融证券、地产还有10个亿,这样节约了森林资源。森工企业做强作大,就得在非森林产业里面发展,林木的这个领域越来越窄,它是一个夕阳产业。综合开发,吸纳资源,不断的降低对森林资源的依赖,也同时我们能够把企业做好。
【记者】: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呢?
【柏广新】:这也是有的。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商品林进行商品化经营和综合开发林区非林非木资源两个政策性难题。在这里,我们恳请上级领导部门从保护森林资源和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吉林森工集团进行“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示范区”试点,让我们精心培育保护大面积的公益林,科学经营辖区内的商品林,实施“采育林”工程,通过把极少部分低质低效林改造成速生丰产林,用10%的林地解决100%的用材,有效维护国家生态和木材安全;同时赋予森工企业对所辖林区非林非木资源进行优先开发的权利,缓解国有林区的困难,为我国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双丰收、两促进”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记者】:这次年会主题是“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您认为生产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吉林森工集团如何找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
【柏广新】:生产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国家把它作为一个生态陆地,同时又是支柱产业。产业和生态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我们国家确立了以生态为林业的关系。我理解在一个相应的阶段或者说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在生态和产业发展方向矛盾的时候,还要去接触新东西。同时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生态的建设。
【记者】:好的,非常感谢!
相关知识
吉林森工柏广新:探寻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最优化
龙江森工魏殿生:抓好生态产业民生 确保转型发展成功
第二届东北内蒙四大森工集团年会长白山林区隆重举行
内蒙古森工集团王彦伟: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大兴安岭森工集团黄安柱:务实合作 共谋发展
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莅临霍尔茨木门展位
行业大事件:国有四大森工集团联合发布绿色宣言
马可波罗瓷砖于广平:在二三线市场与品牌齐发展
直播:蓉城论道 2010中国家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引领承德绿色崛起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