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下午,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群众艺术馆成功举办。团市委副书记丁波、徐汇区文化局党委副书记金建红、团市委宣传与网络工作部部长陈立俊、枫林街道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任琦青、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龚毅、上海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何炯,以及上海部分设计院校领导、知名设计师、参赛选手、相关文创产业企业代表和各大媒体共同参与了此次颁奖典礼。颁奖现场还邀请了文创先锋和设计师进行“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主题分享活动,带来了一场连接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头脑风暴。
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由青年报社、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和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主办,由《生活周刊》和徐汇艺术馆承办,由上海市文广局和徐汇区文化局大力支持,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学术指导。此外大赛还得到了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特别支持,以及世录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的视觉支持。
本届大赛聚焦非遗的传承和再创新,以“寻找‘非遗青春’传承人”为主题,围绕“上海剪纸艺术”展开,寻找创新类和传承类两种“非遗青春”传承人。自2018年9月25日正式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设计学院的学生以及不少专业青年设计师的积极参与,用当代青年的才华和精神面貌,为剪纸艺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为建设“上海文化”品牌助力。
本届大赛作品征集历时近三个月,共收到121件创新类作品,包括工业设计、时尚设计、App设计、VI设计、多媒体设计和环艺设计六大类。大赛评选分为初评和终评两轮。初评评委由上海的设计院校的老师和专业设计师组成,决赛评委由苏冰、奚小琴、姚诞、毛文、侯正光、孙英杰和章莉莉七人组成。他们中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致力于非遗传承和创新研究的高校老师、知名策展人和设计师,为作品评选提供了多元而全面的角度。经过两轮严格评审后,最终决出了10件创新类优秀作品。此外,大赛也收到了许多上海剪纸青年传承人的投稿,展现出新时代下上海剪纸的接续与传承,并决出了2件传承类优秀作品。
这些创新类获奖作品以上海剪纸为灵感,通过丰富多样的载体让人们看到非遗文化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无限可能。例如一等奖作品剪纸拎袋,就是一款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入手,关注到年轻人喜欢“轻饮食”和“打包”习惯,又巧妙利用了剪纸可拉伸的特点,制作而成的环保包装袋。二等奖作品《花鸟屉》巧妙利用了剪纸的镂空特性,对蒸屉进行了再设计,以剪纸图样取代蒸屉洞眼,既美观又实用。再如三等奖作品《RE-CUT极剪》体感游戏,则是从年轻人热爱的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模拟剪纸过程,有较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另一件三等奖作品《黑鲤闹松江》动画为剪纸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媒体的呈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其动画形象融合了剪纸元素和皮影元素,两种传统文化碰撞出了别样火花。无独有偶,另一件一等奖作品《灵》首饰也结合了剪纸元素和旗袍元素,以精巧的剪纸纹样演绎出一件颇具风情的旗袍领口首饰。此次大赛还吸引到留学生参与,三等奖获得者来自法国的Tiana在接触上海剪纸后产生了极大兴趣,设计出了一款可以自由拆合的剪纸图案首饰,足见海派文化的巨大魅力和本届大赛不同一般的影响力。
获奖的设计者们不仅将获得奖金,其获奖作品也受到企业和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的关注。同时,作品还将在上海群众艺术馆,以及2019年上海设计周上进行展览,引导更多市民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青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的重要力量,是“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生力军。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为有责任、有热情、有智慧、有创意的青年提供了一个传承传统技艺、守护传统文化的平台,引发了青年设计者的创意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大赛推动传承活动走进校园、深入社区,走进青年群体,促使非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城市肌理;并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时尚表现形式赋能,传承和弘扬上海的城市精神,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相关知识
寻找“非遗青春”传承人 让上海剪纸艺术走进日常
两木林锐群荣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刘易省:中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要让非遗“活”起来
唐山26人被批准为第二批市级非遗传承人
“新世界城市迹忆”六城市非遗雕塑即将揭幕
让非遗走进生活 让生活更加美好
伍炳亮应邀参加 “非遗汇报展”屡获点赞
非遗传承基地“落户”天津盘龙谷
拥有86年历史的意大利非遗匠艺首次亮相上海大世界,尽展卓越匠心
汇明A+墙布以织锦工艺传承非遗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