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人工价格、土地价格、物流费用、促销费用、卖场租金等成本不断提升,而销售价格上涨面临巨大阻力的情况下,家具经销商和企业普遍陷入困境。
据调查,上海许多大卖场内经营亏损的经销商占70% 以上,其余未亏损的经销商则在微利中如履薄冰地勉强支撑。与经销商处境类似,许多中小家具企业濒临倒闭,面临“产量越高亏损越大”的尴尬。相对而言,卖场的处境是较好的,尤其是一些大卖场,凭借其对渠道控制的实力,往往能通过提高租金来克服成本问题。因此,当今家具业成本压力是由经销商和卖场来承担的。
那么,作为成本压力的主要负荷者,家具经销商和家具企业该如何克服成本困境,迎来生存发展的转机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经销商和企业应予以尝试的。
经销商:降租金是首务
在经销商的成本中,卖场租金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此,降低成本的最直接方式便需从店面租金入手。一般而言,经销商可通过两种途径来舒缓租金压力。
其一,与工厂联合起来和卖场谈判,要求降租。由于经销商的力量相对薄弱,语话权较小,卖场对于经销商的降租要求一般不予理会。这时,经销商应联合其他力量来提升话语权。上海知名家居流通商圆美家居董事长王新刚表示:“经销商可与工厂联合起来与卖场谈判。一般而言,卖场会给工厂一些面子,在租金上稍作让步。至少一些卖场在谈判之后确实也能体谅工厂与经销商的难处,虽然不一定降租,但起码可以不涨租。”事实上,除联合工厂外,经销商还可联合卖场内的其他经销商,或寻求经销商联盟组织的帮助,就租金问题与卖场讨价还价。
其二,逃离高租,转移中小卖场。今年以来,笔者在上海多家家具卖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大卖场,甚至红星美凯龙等招牌家居卖场,都不乏退场的经销商,且卖场内几乎无一例外的生意惨淡。相反,市内或郊区的一些中小卖场倒是生意正常,几乎无企业退场的现象,并新加入了一些从大卖场退场的商户。显然,一些经销商已忍痛割爱,舍弃高租金大卖场的品牌影响力,而选择低租金的中小卖场。这是一个关于相对成本的选择,从目前看来是可行的。对于这种舍大求小、转移阵地的做法,
圆美家居王总也给予了肯定。王总表示:“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圆美也减缓了卖场扩张的速度,降低了开店的数量和频率,在开新店时更加谨慎。‘五一’前后,圆美新开了2 家店面,都是在中小卖场和郊区卖场。以前,我们看都不看这样一些卖场,但是现在我们开始关注,因为目前只有这些卖场是满租的,这就说明卖场满足了经销商降低成本的需要,经营相比大卖场更健康、生意更正常。”
企业:生产和管理上做“文章”
对于家具企业来说,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相当大,导致成本控制非常困难,主要可从生产和管理两方面入手。
其一,将前期生产向内地转移。生产成本如何降低,是上海家企无法回避的问题。上海的人力资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在全国来说几乎是最高的。因此,要想在上海本土解决生产成本的问题是不太可行的。这时,上海企业不妨将眼光转向内地其他地区,将前期生产转移到内地去,以降低生产成本。笔者了解到,部分上海家企如上海强乐家具,已经尝试将产品的前期生产转移到江西,然后再运回上海做包装和贴牌。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获得价格优势。这种转移的方式,不失为上海家企控制成本、改变生产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
其二,整顿管理,“省”字当先。对于家具企业而言,生产成本虽然是成本的大头,但管理成本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一块。在各种资源价格涨声一片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控制是无法有根本改观的。相反,管理成本的控制更容易。秉着“省一个子儿是一个子儿”的思路,节省管理成本值得家具企业一试。因此,家具企业不妨加大企业内部管理的整顿,加强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苦练内功,节省资金以确保能支撑过行业低迷期,为迎接行业复苏期作好充足的准备。
相关知识
生产销售成本严重超负荷 家具厂商如何抗压?
生产销售严重超负荷 家具厂商如何抗压?
家具环保如何远离“毒气”?
家具采购 如何应对不惑?
新常态下家具企业如何“走出去”?
低碳还是低价?家具厂商如何突破两难困境
家具产品同质化 厂商如何决胜终端?
大件家具配送滞后,千亿级家具物流如何破局?
家具物流不看好第三方 企业如何控管物流?
新消法实施在即 定制家具应当如何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