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家居知识 哈医大发现心房颤动发生新机制

哈医大发现心房颤动发生新机制 2011-04-24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4月24日09:37 家居装修知识网  

  本报讯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领衔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大心脏疾病基础研究”团队,继2006年发现微小核苷酸-1为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关键调控分子后,日前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心房颤动发生的新机制,并观察到微小核苷酸-328调控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循环》近日发表了这一成果。

  心房颤动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几乎见诸所有的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脏病,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血栓脱落、心力衰竭、中风、猝死等,破解其发病机制对于此疾病的治疗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研究人员发现心房颤动的患者微小核苷酸-328显著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

  据悉,为了确定微小核苷酸-328在房颤中的作用,杨宝峰带领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心脏特定微小核苷酸(1,26,328亚型)过表达转基因鼠和微小核苷酸功能敲减小鼠(328亚型),发现微小核苷酸-328的过表达可以诱发小鼠房颤的发生,而微小核苷酸-328功能敲减小鼠,或给予腺病毒联结的微小核苷酸-328反义寡核苷酸则可减轻房颤的发生。为进一步解释微小核苷酸-328降低诱发心房颤动的靶点,课题组运用多种实验手段证明,微小核苷酸-328使编码钙通道的两个基因的蛋白表达和电流大小也发生显著降低。相反,抑制微小核苷酸-328可减少房颤的发生。

  这一研究通过大量离体、在体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最终确定微小核苷酸-328为心房颤动发生的关键调控分子,并锁定了一个可以治疗房颤的新靶点。这是国内外第一次从微小核苷酸领域这一分子水平上解读心房颤动的发气愤制。有关专家认为,该项研究为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潘锋 聂松义 衣晓峰 张好诚)

相关知识

哈医大发现心房颤动发生新机制
气温骤降 “三高”老人需防“眼中风”
研究发现婚前未发生性行为婚后更幸福
白领 警惕功能性心律失常
哪些常用药易诱发中风
=十大“短命”饮食法不要尝试=
新消法规定 装修六个月内发现瑕疵经营者承担责任
家电投诉成热点 新消法施行经营者将成举证方
科学家发现:患疟疾可抑制肺癌生长转移(组图)
直播:室内空气净化产业发展与健康高峰论坛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哈医大发现心房颤动发生新机制 https://m.biud.com.cn/zhidao-view-id-2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