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家居知识 常见的误用成语示例

常见的误用成语示例 2011-04-24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4月24日07:01 家居装修知识网  


    目前,在一些报刊文章中,望文生义误用成语的现象较多。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错误的用法却不断风行,愈演愈烈。为了降低媒体的传播文化不良影响,记者编辑首先要带头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
  只有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文字功底,才是消退成语误用现象的治本之道。
  本文搜集了报刊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误用成语,对其进行分析和释义,以与新闻界的同仁交流。
  "七月流火"
  误例:2005年7月,在一次欢迎仪式上,人大校长致辞道:"七月流火,但布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七月流火"多年来一直被误认为严冬季节的炎热之意,至今仍不绝于各种媒体。它的本义是说夏历(农历)七月,天气转凉。《诗经·豳风》最初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两句话说:七月火星流向西,九月官家裁寒衣。也就是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火:星名。一年自秋季开始,大火星自西而下谓之流火。
  "扫眉才子"
  误例:贾平凹近几年写了很多部畅销小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扫眉才子。
  受"才子佳人"这个成语影响,便想当然以为这个"扫眉才子"也是指男性了。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扫眉:妇女画眉毛。薛涛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美貌,倾倒唐朝诗坛上的文人骚客。后来人们就常用"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上下其手"
  误例:摄影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摄影师喜欢对女模特直接上下其手。一位女模特就表示,摄影师会趁着拍泳装照抹油的机会,直接把手塞进她们的泳衣里。
  该文记者显然把"上下其手"当成"猥亵"理解了。其实本意是串通作弊的意思。此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穿封戌俘虏了郑国守将皇颉,公子围想争功,硬说是他俘虏的,两人争执不下,楚康王请伯州犁裁处。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并向皇颉暗示,上其手曰(把手举高):"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把手放下):"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皇颉见状,遂回答说他是被公子围擒获的。
  "苦心经营"
  误例: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苦心经营,人手不足。
  之所以造成误用,显然将"惨淡"当萧条、不景气讲了,错认为是经营艰难,生意清淡。
  "苦心经营"原指作画前先苦心构思,安排好画面上各部分的位置。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素绢,意匠苦心经营中。"后引申指苦心谋划,从事诗文创作或经营某种事业。
  "差强人意"
  误例:整个赛季下来,罗本只有2个进球6次助攻,对于他这样的世界级边锋来说,真实是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这个词语常被误解为"使人感到差劲"的意思,是将"差"字作"不好"、"差劲"解了。这里的"差"字应作"轻微"解。这个成语意思是大体上能使人满意。
  "目无全牛"
  误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常被错误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褒义误用作贬义词。全牛指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纯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非池中物"
  误例:一市民从商贩手中买下受伤的珍稀海龟,在自家小水池中养好伤后,他认为海龟并非池中物,昨天在海洋动物专家的陪同下把这只海龟放归大海。
  "非池中物",每指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一旦遇到机会终将有所作为。误例望文生义地运用此词。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得知刘备去京口向孙权借荆州,赶紧给信孙权,认为"刘备以枭雄之资,而有关羽、张飞能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今猬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意思是借荆州给刘备作资本,那就会使他像蛟龙得雨,终究不会呆在池中。
  "空穴来风"
  误例:谢娜即将离开湖南卫视,绝非空穴来风。
  在报纸上经常会发现"空穴来风"一词,但总被改成捕风捉影、毫无根据的意思。"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不可收拾"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猎获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媒体经常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贬为褒,这种用法令人忍俊不禁。
  "不可收拾"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长袖善舞"  误例: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深圳市获得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媒体常将它误解为有能力、善于运作的意思。"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赖,事情就轻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对簿公堂"
  误例:黄圣依星爷官司开庭"劳资纠纷"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的意思是指在公堂受审,而众多媒体误用为"双方打官司闹上法庭或告状"的意思。误用率也相当高。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即今所指的法庭。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或误解为"争论"、"辨是非"。
  "美轮美奂"
  误例:一个舞蹈过后,主持人董卿说:"真是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不能用来形容舞姿或动作的柔美,媒体上凡形容幸福事物皆用此语,这是错误用法。这个成语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高大;奂,众多。
  "不赞一词"
  误例:媒体的态度很鲜明,对"藏独"分子达赖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感恩戴德。
  例句误将"赞"理解为"赞扬",遂将成语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赞:添加。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明日黄花"
  误例:舍瓦在意大利的战绩毕竟已是昨日黄花。
  错想为既然比喻过时的事物,那肯定是昨天的黄花了。"明日黄花"语出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连蝴蝶也发愁了。意谓今天当令的事物,到了明天当然是过时了。
  "不刊之论"
  误例:刘晓庆日前见诸媒体的很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的不刊之论。
  这里将"不刊"错误理解"不刊载",或说成是"不能刊载的言论"。刊:削也。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不刊,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指准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刊之论"一词源于汉代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首当其冲"
  误例:交通问题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多用于遭遇不好的情况(有危难、受攻击等)。这个成语经常被当成"首先、首要"之意,用作定语。本意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害,一般作谓语。
  "默默无闻"
  误例: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很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默默无闻的变化。
  "默默无闻"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默默无闻逗秋雨。"原形容箜篌的声响,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颖惊人。
  "危言危行"
  误例: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危"轻易误解为"危险"。原意为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只能用在褒义方面。
  《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
  "不瘟不火"
  误例: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但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超市的环保袋销售一直不瘟不火。
  "不瘟不火"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
  "望其项背"
  误例:"尤文图斯夺冠几乎已经成为传统了。像AC米兰、国际米兰及罗马这些球队,只能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意谓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例句错解为"赶不上,只能望其项背"。这个词一般多用为否定意义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项背"。如果运用者不当心的话,很轻易把这个词用反的。
  "文不加点"
  误例:古代的文学作品多是文不加点,让人不能卒读。
  点:涂改,表示删去。"文不加点"意思是文章不经修改,一鼓作气。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和标点符号毫无瓜葛。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汉代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炙手可热"
  误例:华语歌坛炙手可热的小天后张韶涵……"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媒体扩大其运用范围,经常被用来形容受欢迎的人,热门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唐代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意思是,权势之大没人能比,气焰之热可以烫手。
  "呼之欲出"
  误例:深圳队明日主场战上海申花,首届中超冠军呼之欲出。
  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仿佛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特别活泼。而相当多的媒体望文生义,误解为某种事物、情况或行动将要出现。
  "巧夺天工"
  误例:"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意为人工的精巧赛过自然,形容技艺特别巧妙。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自然",不在人工之列。这里是用错了对象。
  "弹冠相庆"
  误例:施瓦辛格当选州长,奥地利人弹冠相庆。
  用"弹冠相庆"来形容他们的快乐之情,是错误的。"弹冠相庆"语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说的是王吉(即王阳)与贡禹友善,王吉做官,贡禹弹去帽子上的灰尘,也准备做官。后来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参考资料:

http://cjr.zjol.com.cn/05cjr/system/2008/10/27/010068291.shtml

相关知识

常见的误用成语示例
风水:孩子房间常见的风水问题
经验之谈:四个常见的减肥误区
最常见的六种中医减肥法!
进出口业务中常见的风险浅析
家电消费练火眼金睛 对常见的“忽悠”有认知
规避常见的装修遗憾
4种表现:揭示常见的灯具使用误区
装修问题 装修最常见的问题集锦
装修偷工减料常见的十个手段 家装监理师解套提醒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常见的误用成语示例 https://m.biud.com.cn/zhidao-view-id-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