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1年,上游楼市遭遇寒冬,“哀鸿遍野,泣声犹在”;被视作经济复苏起承转合之年的2012,更让建陶人意识到,“前行之路任更重,道更难”。国外反倾销紧逼围城,国内楼市宏观调控,市场需求降低、税费变革、成本上涨的年代,既有可能是新的起点,也可以是发展的终点。内忧外患的中国陶企路在何方?
《易经》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转变”是目前许多陶企谋发展的举措。虽然“转型”是老话题了,每次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都有人这么说,但是似乎现在,它的确成为了中国陶瓷人真正去寻找的东西。那么究竟该如何转型?如何拓展新的市场,或是该怎样运作去细分现有市场?主打何种企业或产品特色?
众多中国陶企带着问题云集在陶博会上,试图去寻找答案—— 一个适合中国陶企的模式。
“受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陶企是必然会转的。”新明珠陶瓷副总经理李重光说。关于转型,在他看来,陶企不是今天才开始转,转型是产业发展的一种规律,而不是说今年市场不好了才去转。新明珠陶瓷的转型是从2003年开始的, 走的是集约化的大工业园的模式。李重光认为转型就应按实际的需要去转。
作为起步较早、规模大、集团化的新明珠经验对于新品牌是否也适用?
在此次陶博会上,新品牌施琅在华夏陶瓷博览中心拿下了最大的展位。作为一个新的品牌,在2012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施琅的选择是逆势而上,追求产品和营销模式的差异化。对于如何规避调控风险,施琅营销总经理程思航表示,高端的消费人群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将品牌定位在高端的消费人群,是比较准确的。他认为处于多重压迫下的新品牌,转型的突破在于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和终端专卖店、旗舰店的建设。
作为老品牌的华鹏陶瓷,是鹰牌集团旗下的直辖品牌,至今已有38年。虽然进入行业的时间不同,面对今年的市场环境时,华鹏与施琅的做法却不无相似之处,用华鹏营销副总经理陈方根的话说就是“多条腿走路”,产品和渠道要两手抓。“我觉得作为陶瓷行业来说最核心的还是产品。”陈方根表示,华鹏转型的方式一是产品,他认为一定要不断地有新产品的推出,第二就是要帮扶经销商拓展渠道。此外,面对产品同质化的情况,华鹏的应对方式是体现出差异化的服务,将着力提升经销商团队的素质,加强经销商的团队建设、人员培训、专卖店的打造、整个渠道的升级等方面的建设。
参与市场竞争的国企,也同样面临着转型的问题。鹰牌在经历十年间的亏损之后,到2010年实现扭亏为盈,从09年亏损2千万到盈利1千多万,制胜的法宝就是转型。2010年鹰牌新一代掌陀人林伟接手鹰牌后,针对存在的股权复杂、决策权分散问题,从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架构开始,大力进行了内部重整。两年时间,投入资金三千万研发的一次烧成微晶玻璃复合板终于成功实现批量生产;半年时间鹿鼎记,为盘活终端、提升品牌的奢华大店“壹号馆”在全国四十多个城市铺开;为推动体验式营销的App应用技术也应运而生。在佛山壹号馆的开业式上,对于鹰牌的未来,林伟表示,终端的全面升级,核心技术产品的打造以及新科技的应用将是鹰牌未来发展的三个重要方向。
台资企业诺贝尔在转型方面,其市场部经理江劲松断言,未来的市场将走细分趋势。“之所以说瓷砖里面还有很多品牌都能竞争,就是因为有一些小的品牌抓住了一些小的细分市场。”他认为中国的市场是非常大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未来的市场细分趋势很强。诺贝尔接下来会进行中高档的划分和产品的功能划分。针对细分的市场,会不定期的每年推出更多的一些新产品,以适应市场最新的需求。
行业在变化,企业也在变化。中国陶企带着问题来到了陶博会,大而无当和切中要害的论调同样多,听到的也不全是老生常谈,至少部分陶企已经找到了答案和接下来的方向。时间的力量是伟大的。中国陶企会如何发展,探寻的“C”模式究竟是否会成型,我们让时间来验证。
相关知识
转型与突破 探寻陶企“C”模式,“C=China china”
独家策划:2012年中相对论 说说陶瓷那些事儿
维罗苏美坚:坚持创新 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微电影营销 陶企营销模式新尝试
陶瓷行业趋势“煤改气”或加速陶企洗牌
陶瓷行业趋势探析“煤改气”或加速陶企洗牌
淄博陶企完善产业链,精细化成发展方向
2010年终盘点:陶企上市几多风雨与辛酸(资料)
今日要闻 | 120家陶企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探究陶企借力“外脑”行业风潮